下载此文档

2022年四川省武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年四川省武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四川省武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下列图标,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A. B. C. D.
2.用推拉注射器活塞的方法可以检查如图装置的气密性。当缓慢推动活塞时,如果装置气密性良好,则能观察到( )
A.瓶中液面明显上升
B.长颈漏斗内液面上升
C.瓶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D.长颈漏斗下端管口产生气泡
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碎 B.酒精燃烧 C.汽油挥发 D.冰雪融化
4.稀土是储量较少的一类金属的统称,有“工业的维生素”的美誉。铕(Eu)是稀土元素中化学性质最活泼的元素,Eu2O3中铕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作如下操作,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  )
A.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
B.甲溶液一定饱和,乙溶液可能饱和
C.甲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不变,乙溶液中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D.两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只有钠离子和氯离子
6.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t2℃时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b>a>c
C.降低温度一定可使不饱和的a溶液变为饱和
D.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a>b
7.概念之间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3中关系。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一组概念是( )
序号
X
Y
Z
A
氧化物
纯净物
物质
B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化学反应
C
单质
化合物
纯净物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溶液
A.A B.B C.C D.D
8.下表列出了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
CO
将气体点燃
B
N2
O2
通过灼热的铜网
C
Cu
Zn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FeCl2溶液
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A.A B.B C.C D.D
9.下列关于2CO + 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C.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10.已知在标准状况下,氮气的密度为,空气的密度为,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氮气在空气中的质量分数是
C.稀有气体通电后能发出有色光,所以在电光源方面有重要的用途
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
11.下列有关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木炭在空气燃烧发出白光,产生白雾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等关系。下列各图中概念关系不正确的是
A
B
C
D
A.A B.B C.C D.D
13.地壳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是()
A.氧气 B.氧化硅 C.氧化铝 D.氧化钙
14. “一带一路”是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下列技术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蚕丝织布 B.谷物酿酒 C.烧制瓷器 D.冶炼青铜
15.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常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过多的二氧化碳。氢氧化锂中锂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2
D.-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我国是一个钢铁大国,钢铁产量为世界第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加铁麦片中含微量铁粉,食用后可与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反应转化成可被人体吸收的亚铁离子,亚铁离子符号为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图一实验模拟炼铁。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处红棕色固体全部变为黑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检验A处产物是否只有铁
①初步检验:用物理方法证明A处产物有铁,操作及现象为_____________。
②进一步验证:取A处的产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现只有部分变红。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说明 A处产物只有部分是铁。
(4)工业生产中,若用490万吨含氧化铁60%的赤铁矿炼铁,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计算:
③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万吨。
④得到含杂质4%的生铁质量为_____________万吨()。
(5)改进模拟炼铁的装置进行实验,探究气体及黑色粉末成分(如图二)。当某纯净气体通过C装置发生化学反应时,观察到B、C处现象如下:
⑤若B处石蕊试液不变色,C处无明显实验现象,则C处的黑色粉末是_____________。
⑥若B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C处固体减少,则C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6)通过学习知道,铁与_____________同时接触易生锈。请你写出防止车船表面锈蚀的具体做法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
17.(8分)小江同学为了寻找含碳酸钙质量分数超过85%的石灰石,对一样品进行了如下定量实验(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与盐酸反应).
实验步骤
将适量盐酸加入烧杯中并称重
称取少量石灰石样品加入烧杯中,使之与过量稀盐酸反应
待反应完全后,称重
实验数据



试通过计算,分析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否符合要求?_____
18.(8分)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石灰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如下方法:取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第4次
10

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
19.(8分)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华民族奋力谱写新篇章。
,我国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正式入列。
(1)建造航母时,常用氮气或稀有气体作焊接金属保护气,因为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造航母用到钛合金,构成金属钛的粒子是__________(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3)航母外壳用涂料覆盖,是为了防止钢铁材料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触而锈蚀。
(4)为了探究锌、铁、铜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每步均充分反应),其中能达到目的是_______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铜粉,最后加入锌粉
B.ZnCl2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后,再加入CuCl2溶液
C.ZnC12溶液中加入足量铜粉后,再加入铁粉
Ⅱ.文化自信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易经》记载:“泽中有火”,“上火下泽”。泽,指湖泊池沼。“泽中有火”是对X气体”在湖泊池沼水面上起火现象的描述。这里“X气体”是指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6)战载沿海古人“煤饼烧蛎房成灰”并把这种灰称为“蜃”。“蜃”与草木灰、水混合后所得的碱液可用来洗涤帛丝。(“蛎房”即牡蛎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蜃”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草木灰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钾)。得到的碱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
1、A
【详解】A. 一只手接住了一滴水,利用了“接水”与“节水”的谐音,是“国家节水标志”,此选项符合题意;
B. 是节约能源的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 是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B
【详解】当缓慢推动活塞时,瓶中的气体被压缩,压强增大,瓶中较大的压强将瓶中的水压到长颈漏斗中,从而使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上升,故选B。
点睛: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
3、B
【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详解】A、矿石粉碎是物质形状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酒精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正确;
C、汽油挥发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D、冰雪融化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故选B。
4、C
【详解】在Eu2O3中,氧元素显-2价,设:铕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C。
5、A
【分析】根据室温时,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经过转移、加入50mL水,结合溶液的均一性、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转移后甲、乙溶液的质量相等,向乙溶液中加入50mL水,此时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乙中溶剂质量大,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溶液,故A正确;
B、甲是饱和溶液,甲、乙溶质质量相等,乙中溶剂多,乙一定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
C、溶解度与温度有关,室温时,二者溶解度相同,故C错误;
D、两杯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都是既有钠离子和氯离子,还有水分子,故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没有指明温度,不能确定a的溶解度,故错误;
B、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故正确;
C、如果a的质量很小,溶剂的质量很大,降温时溶液也可能达不到饱和,故错误;
D、由于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将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至t1℃时析出晶体质量关系,故错误。
故选:B。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7、B
【分析】图中,XY是交叉关系,XY和Z是包含关系。
【详解】A、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含有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Y和X是包含关系,故选项错误;
B、氧化反应、化合反应都属于化学反应,由氧气参加的氧化反应是化合反应,因此它们是交叉关系,故选项正确;
C、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单质和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D、溶液分为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属于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物质包括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含有单质和化合物,氧化物是化合物的一种。
8、A
【详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Zn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过量的铁粉和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9、D
【详解】A、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分子个数由3个变为2个;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故选:D。
10、B
【详解】A、空气中氮气78%、氧气21%,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的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氮气的体积分数是78%可算出其质量分数为:,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露天焚烧垃圾、工厂排放的烟尘、汽车排放的尾气都会造成空气污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解析】A、木炭在空气燃烧,红热,不发出白光,不产生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故选项说法正确;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点睛】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2、A
【详解】A、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纯净物和化合物是包含关系,不正确故符合题意;
B、化合物包含含氧化合物,含氧化合物包含氧化物,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是交叉关系,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并列关系,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C
【详解】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铝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
故选:C。
14、A
【详解】A、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B、谷物酿酒,有新物质酒精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烧制瓷器,有燃烧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D、冶炼青铜,发生了燃烧反应,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5、A
【详解】氢氧化锂(LiOH)中,氢氧根显-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锂元素显+1价。故选A。
【点睛】
熟练掌握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够根据化合价原则来判断指定元素的化合价,在判断时要注意是“先定后变”,即根据具有唯一价态的元素的化合价并结合化合价原则来解答未知的化合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
16、Fe1+ 用磁铁吸引A处产物,能被吸引 194 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 氧气和水 在车船表面喷涂油漆
【详解】(1)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Fe1+;胃酸的主要成分盐酸与铁反应生成氢气,化学反应式是:1HCl+Fe=H1↑+FeCl1;故填:Fe1+;1HCl+Fe=H1↑+FeCl1;
(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在高温下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1O3+3CO1Fe+3CO1.故填:Fe1O3+3CO1Fe+3CO1;
(3)①初步检验:用物理方法证明A处产物有铁,操作及现象为:用磁铁吸引A处产物,能被吸引。故填:用磁铁吸引A处产物,能被吸引;
②进一步验证:取A处的产物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发现只有部分变红。写出生成红色物质的化学方程式:,说明 A处产物只有部分是铁。故填:;
(4)③赤铁矿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490万吨×60%=194万吨。故填:194;
④设所得到的生铁中最多含铁的质量为x。

2022年四川省武胜县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18 KB
  • 时间2025-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