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麻醉科 王天龙 教授
202X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病因与处理
围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CONTENTS
01
 1970年 %~%
Add a title
02
(文献总结)
 70年代晚期 84%
Add a title
03
(Holter监测)
 90年代 %
Add a title
04
(大样本研究:17,201病人)
Add a title
心脏电生理学
 心肌细胞分型
1. 工作心肌细胞
受到电刺激后,发生抗负荷性收缩
电生理特征:
电刺激→去极化→心肌细胞膜物理特性变化→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跨细胞膜离子流改变→钙离子进入细胞→激活细胞收缩器
2. 传导系统细胞
心肌细胞按序收缩心肌传导系统协调
电生理特征:
传导系统细胞去极化→电活动向工作心肌细胞传导(特异性、协调性和时间顺序性)→心肌细胞有序收缩。
传导系统细胞异常将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 心肌细胞去极化与复极化
# 静息膜电位(Resting potential)
工作心肌细胞RP接近-90mV
取决于跨膜电解质的分布,特别是钾和钠
钾离子向细胞外流动→细胞内外的电失衡→RP形成
# 动作电位(Action Potential)
足够电流通过细胞→RP负值变低(阈值电位:-65mV)→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急速增加→足够钠离子快速进入细胞→电位由负转正+20mV(AP)[去极化]
动作电位通过电流向临近非极化膜区传播→临近细胞膜电位达阈值电位→临近心肌细胞去极化
 细胞膜去极化的离子通道
细胞膜对钠和钙通透性改变1毫秒即启动去极化
# 跨膜离子通道及其特性
-钠离子通道
特性:允许钠离子快速进入细胞内
具有-65mV的阈值电位
其传导性会被河豚毒素所阻断
-钙离子通道
特性:允许钙离子缓慢进入细胞内
具有-30mV的阈值电位
其传导性会被二价离子和钙通道阻断剂阻断
心肌对膜去极化的收缩反应需要细胞外钙离子参与
前提:达到钙离子阈值电位(-30mV)
钠离子阈值电位(-65mV)
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4相)
4相:静息期
# 离子分布特点
钠离子:细胞膜外高内低
钾离子:细胞膜外低内高
# 细胞膜特性决定这种分布特点
Nernst方程:
E = RT/nf  log[C0]/[Ci]
E:膜电位;R:气体常数;T:绝对温度
n:离子价;F:Faraday常数;
[C0] 和[Ci]: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
# 离子浓度的影响
钾离子:正常由外向内的钾离子浓度差:预测跨膜电位90mV
直接测定电位与细胞外钾离子浓度成反比
严重低钾血症影响静息膜电位
钠离子:并不影响静息膜电位
严重影响动作电位的幅度
形成:去极化开始;快钠通道短暂开放;
钠离子经浓度阶梯跨膜流入细胞内;
细胞内电位较细胞外高20mV
与ECG的对应关系:
此期与ECG的QRS复合波相对应
0相:去极化期
形成:快钠通道关闭
形成向0相恢复的短期膜电位
1相:复极化期
形成:慢钙通道开放
持续性钙离子进入细胞内
电位为0或轻度增加
与ECG的对应关系:
对应于ECG的ST段
2相:动作电位平台期
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4相)
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分期(4相)
3相:静息膜电位恢复期
形成:钾离子外流
膜电位恢复正常
但离子的跨膜阶梯仍未形成
(4期细胞膜上钠-钾离子泵启动
完成跨膜离子阶梯)
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示意图
mV
0
-100
跨膜电位
4
0
1
2
3
4
ECG

K+
Na+
Ca2+
K+
Na+
K+
ATP
K+
细胞内
细胞膜
细胞外
# 静息膜电位不稳定(4期)
缓慢的膜自动去极化
持续性钾和钙跨膜通透
# 舒张期去极化达到阈值电位→AP
# SA和AV结的AP 0期形成
钙离子通过慢通道进入
传导系统细胞(SA vs AV)AP特征
01
# SA自动去极化的斜率取决于自主神经系统活性
右侧交感神经链活性
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
减少达到阈值电位的时间
增加去极化的频率
迷走神经活性增加→减慢去极化频率
乙酰胆碱增加钾离子传导→膜超极化→延缓4期斜率→阈电位增加→去极化频率减慢
0期上升斜率小于心肌工作细胞
02
 传导系统细胞的动作电位
 心律失常产生的电生理基础
# 兴奋性
心脏组织对给定刺激发生去极化的特性
↑--- 对较弱刺激可发生去极化
或对正常刺激的反应放大
心律失常发生的主要原因
# 不应期
绝对不应期---AP的0期、1期、2期和3期早期,细胞不会发生去极化而产生新的AP
相对不应期---AP的3期后期、4期早期,超常刺激会引起AP传播。
易损期----此期的任何刺激,均可诱发重复性但非同步性心脏去极化,如室颤和室性心动过速。
有效不应期---以上两期的总和

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xh2875
  • 文件大小3.49 MB
  • 时间202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