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湖南邵阳区六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年湖南邵阳区六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是由【fuxiyu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湖南邵阳区六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九上化学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氧化铝的化学式:Al2O3
B.两个氢分子:2H
C.两个氮原子:N2
D.一个钙离子:Ca+2
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2H2O2H2+O2↑
B.H2O+CaO=Ca(OH)2
C.Mg+O2MgO2
D.4Fe+3O2=2Fe2O3
3.电解水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D.a管收集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
4.某物质R完全燃烧,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R由碳、氢、氧元素组成
B.一个R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
C.物质R中氢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
D.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为1:2
5.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 )
A.Cl B.2Cl2 C.2C1 D.2C1-
6.中国是核电大国核电站中的核燃料是铀或钚,如图为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钚是金属元素 B.钚的化学符号是Pu
C.钚元素的质子数是94 D.钚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g
7.洗发产品中含有的柠檬酸(C6H8O7)能使头发柔顺有弹性且气味清香。下列关于柠檬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柠檬酸属于氧化物
B.柠檬酸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
C.柠檬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8:7
8.为探究锌、铜、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学习小组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如图乙所示,则有(  )
A.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可能不含铁
B.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固体可能含铁
C.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一定含有铁
D.烧杯中最后所得固体的质量一定大于2a g
9.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资阳市政府正在实施的一项民生工程,下列做法不利于该项工程实施的是:
A.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 B.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
C.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 D.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10.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与“后”对实验结果、师生安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后,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后停止加热
D.称取规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先向左盘加入药品,再往右盘加砝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某小区下水管道中的气体样品进行研究。
已知:下水管道气体中常常有二氧化碳、甲烷、氧气、氮气、硫化氢(H2S,有臭鸡蛋气味)等成分。
(1)要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除味后通入_____(填写所选试剂名称)。
(2)收集1小试管样本气体(除味处理过的),移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此气体中除了含有可燃的甲烷还含有的气体是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下面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先燃着,酒精灯加热薄铜片中间部位的目的是__________。该实验探究的燃烧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二能够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实验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后验证燃烧产物时,为什么要等集气瓶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向其中倒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它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
(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地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火山爆发
D 雾霾天气
②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
①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该同学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
14.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加热到50℃时现象如图2,甲、:
(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____。
(2)图3中N表示的是 ______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甲一定是__________溶液,乙__________是不饱和溶液。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石灰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如下方法:取8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10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第4次
10

请计算:
(1)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m的数值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所加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___。
16.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变小。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多少?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A
【详解】A、氧化铝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Al2O3,该选项说法正确;
B、两个氢分子可以表示为2H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两个氮原子可以表示为2N,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1个钙离子可以表示为Ca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2、B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反应反应方程式:,故选项书写正确
C、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铁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3、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电解前后元素种类,原子个数都不变,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由实验可知,水电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但不能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水在通电的情况下才能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a管收集的气体为氢气,能燃烧,b管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B
【分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8,反应物中氧原子个数为6和2R,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R中含有2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物质R的化学式为CH4O。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R的化学式为CH4O,R由碳、氢、氧元素组成,故A正确;
B、R的化学式为CH4O,一个R分子中含有1个碳原子,故B错误;
C、水中氢元素全部来自物质R,故物质R中氢元素的质量和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相等,故C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分子个数比=2:4=1:2,故D正确。故选B。
5、B
【详解】分子的表示方法是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表示2个氯分子2Cl2。故选B。
6、D
【详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钚,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钚的化学符号是Pu,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94,表示原子序数为94;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钚元素的质子数是94,故选项说法正确;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7、C
【解析】试题分析:A选项柠檬酸属于氧化物是错误的叙述,氧化物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是氧元素,而柠檬酸中含有三种元素;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为1个柠檬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7个氧原子组成的;C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由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大小可知;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为柠檬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8:7 ,故答案选择C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8、D
【解析】由于三种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锌>铁>铜,所以甲中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乙中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将试管①、试管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铁又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所以:
A、由于甲中铁不会与氯化锌反应,所以甲图试管①中反应后固体一定含铁,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甲图试管②中反应后的固体一定不含铁,故B错误;
C、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铁会置换出氯化铜中的铜,但是氯化铜的量不能确定,所以反应后烧杯中的固体中是否含铁,不能确定,故C错误;
D、通过题中的分析可知,加入铁的质量是2a,每56份质量的铁会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所以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大于2a克,故D正确。故选D。
9、B
【解析】A、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B、将农田中产生的秸秆就地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选项错误,但符合题意;
C、大力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环境,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保护环境;故选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详解】A、 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气体的纯度,防止可燃性气体不纯导致的爆炸。故A不符合题意;
B、制备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防止开始反应后发现气密性不好,再重新组装部件,导致药品浪费。故B不符合题意;
C、 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后,为防止倒吸使试管炸裂,要先将导管移出石灰水,后停止加热。故C不符合题意;
D、 称取规定质量的固体药品时,先往右盘加砝码,配合游码调节好所需质量数后,再向左盘加入药品。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澄清石灰水 氧气
【详解】(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要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二氧化碳,可将气体除味后通入澄清石灰水;
(2)收集1小试管样本气体(除味处理过的),移近酒精灯火焰,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甲烷气体发生了燃烧,说明此气体中除了含有可燃的甲烷还含有的气体是氧气。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乒乓球碎片 使乒乓碎片就和碎纸片的受热温度相同 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左边试管有气泡产生,右边没有气泡 Mg+H2SO4=MgSO4+H2↑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会因为温度较高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影响产物的检验
【详解】(1)实验一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先燃着,因为乒乓球的着火点温度低,酒精灯加热薄铜片中间部位的目的是:使乒乓就和碎纸片的受热温度相同。该实验探究的燃烧的条件是:燃烧时,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实验二能够证明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的现象是:左边试管有气泡产生,右边没有气泡,因为镁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而铜不能,实验二中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硫酸镁和氢气的化学方程式:Mg+H2SO4=MgSO4+H2↑。
(3)实验三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后验证燃烧产物时,要等集气瓶温度冷却到室温后再向其中倒澄清石灰水的原因: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温度没有冷却到室温,会因为温度较高氢氧化钙从溶液中析出,影响产物的检验。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主要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即可) 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g
【详解】(1)碳的几种单质中,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
(2)①A、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故有关;
B、化石燃料燃烧可能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气体,易形成酸雨,故有关;
C、火山爆发与化石燃料的燃烧,故无关;
D、雾霾天气可能是由于大量的燃烧化石燃料,产生了烟尘而引起,故有关。故选C。
②乙醇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
③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造林都可以降低我要退货的排放量,符合低碳生活的理念。
(3)①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体现了木炭的还原性,故属于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澄清石灰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③由题干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5g-=;
设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解得x=24g,即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24g。
14、相等 乙 饱和 不一定
【详解】(1)p点表示30℃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2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分别放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甲物部分溶解,乙物质全部溶解,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甲物质,所以图3中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3)图1中甲固体有剩余,一定是饱和溶液,乙固体全部溶解,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1)85%(2)3(3)%
【详解】(1)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为杂质,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2)第一次加入10g盐酸后,,说明10g盐酸完全反应,,表中m的数值应为:8g--=3g

(3)。设10 g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x=
则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
答:%。
【点睛】
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16、;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34g+-=;
(2) 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解得:x=,
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为:×100%=5%,
答: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2022年湖南邵阳区六校联考化学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uxiyue
  • 文件大小163 KB
  • 时间2025-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