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国学经典第八册.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国学经典第八册 】是由【wxq36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国学经典第八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国家958工程项目子项目
中小学国学经典教育课程于教学研究总课题组审核通过
202X
第 八 册
制作人:徐梅芳
简约工作汇报模板
小 学 国 学 经 典 教 材
国 学
(GUO) (XUE)
汇报日期
单击此处可添加副标题
目 录
第一单元 性善 第 8课 何必曰利
第1课 人性善 第 9课 仁者无敌
第2课 心之四端 第10课 不为与不能
第3课 牛山之木 第11课 与众乐乐
第二单元 修身 第12课 得道多助
第4课 反身而诚 第四单元 教育
第5课 浩然之气 第13课 明人伦
第6课 舍生取义 第14课 君子有三乐
第7课 大丈夫 第15课 教之道
第三单元 仁政 第16课 生于忧患
第一单元
性 善
当我们看到蹒(pán)跚(shān)学步的孩童即将落入井中,心中都会为之一颤。如果善是一条河流,那么这饱含同情和怜悯的一颤,就是河流的源头。只要珍视它,呵护它,善良之水自然涓涓而来,仁爱之花就会处处盛开,礼仪之木必将参天如盖;如果忽视它,冷落它,善良的河床就会干涸,生命的花木也将枯萎。
经典诵读
第1课 人性善
告子曰:“性犹湍(tuǎn)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sǎng);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告子上》)
诗歌赏读
瀑布联句
(唐)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日积月累
君子远庖(páo)厨
有一天,齐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个人牵着牛从堂下经过。他看到牛瑟瑟发抖,于心不忍,便问道:“你要把牛牵到哪儿去啊?”牵牛人说:“屠宰场。要杀了它来祭祀大钟。”齐宣王说:“牛并没有罪,却要被送进屠宰场。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那颤抖的样子。”于是,牵牛人就把这头牛放了。
孟子听说了这件事,对齐宣王说:“您真有仁爱之心啊。君子看到禽兽活着,就不忍心看到它们死去;听到它们死前的哀鸣,就不忍心再吃它们的肉。所以,君子总是把厨房设在远离自己的地方。”后来,“君子远庖厨”就用来指贤德的人因为人性中的善良而不忍杀生。
经典诵读
第 2 课 心之四端
今人乍见孺(r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chù)惕(tì)恻(cè)隐(yǐn)之心,非所以內(nà)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一要(yāo)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 wù)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日积月累
清朝时,安徽桐城有个叫张英的人,在朝廷做官。有一天,他收到家人的一封信。打开一看,原来是家人为了宅基地的事和邻居发生了纠纷,想让他出面向邻居施压。张英虽然身为高管,但觉得这样做不妥,于是就提笔写了一首诗作为回信:“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后,明白了张英的意思,就主动将地基退后了三尺。邻居见张家退让,大为感动,也向后退了三尺。于是,两家院墙之间就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小巷,被当地人称为“六尺巷”。
六尺巷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六尺巷”现在是桐城市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您的内容已经简明扼要,字字珠玑,但信息却千丝万缕、错综复杂,需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表述;但请您尽可能提炼思想的精髓,否则容易造成观者的阅读压力,适得其反。正如我们都希望改变世界,希望给别人带去光明,但更多时候我们只需要播下一颗种子,自然有微风吹拂,雨露滋养。恰如其分地表达观点,往往事半功倍。当您的内容到达这个限度时,或许已经不纯粹作用于演示,极大可能运用于阅读领域;无论是传播观点、知识分享还是汇报工作,内容的详尽固然重要,但请一定注意信息框架的清晰,这样才能使内容层次分明,页面简洁易读。如果您的内容确实非常重要又难以精简,也请使用分段处理,对内容进行简单的梳理和提炼,这样会使逻辑框架相对清晰。
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呢。
诗歌赏读
过津口(节选)
(唐)杜甫
jǐ cén
和风引桂楫,春日涨零岑。
回首过津口,而多枫树林。
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
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
1
2
第3课 牛山之木
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于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美乎?是其日夜之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méng)蘖(niè)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zhuó)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其日夜之所息,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则其旦昼之所为,有梏(gù)亡之矣。梏之反覆,则其夜气不足以存;夜气不足以存,则其违禽兽不远矣。(《告子上》)

国学经典第八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q362
  • 文件大小4.65 MB
  • 时间2025-01-2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