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土力学基地及基础陈兰云第9章 】是由【88jmni9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土力学基地及基础陈兰云第9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主要内容
9 区域性地基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01
知道区域性地基的概念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知道山区地基的特点
知道地震区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及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知道膨胀土地基的特点及分布范围
知道湿陷性黄土地基特性及工程措施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教学目标
CONTENT
重 点
难 点
区域性地基的概念
各种特殊性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地震区地基基础抗震设计原则及措施
膨胀土的黏土矿物成分中含有较多的蒙脱石、伊里石和多水高岭石等亲水性矿物,这类矿物具有较强的与水结合的能力,具有吸水膨胀性。膨胀土是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其黏粒含量很高,塑性指数Ip>17,一般在22~35之间。膨胀土的含水率接近或略小于塑限,液性指数常小于零。
膨胀土一般强度高、压缩性低,因此易被误认为是良好的地基。实际上,由于膨胀土具有明显的膨胀和收缩特征,在工程建设中,如不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很容易导致土体变形、基础沉降、建筑物开裂及倒坍等严重的工程事故。
膨胀土特征:
膨胀土地基
膨胀土地基的工程措施
设计措施
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应选择在符合以下条件的地段:①具有排水畅通或易于进行排水处理的地形条件。②避开地裂、冲沟发育和可能发生浅层滑坡等地段,避免受到地下水的强烈作用。③土质均匀,胀缩性较弱等地段。
建筑物的体型应力求简单,不宜过长,必要时可用沉降缝分段隔开。对变形有严格要求的建筑物,应布置在膨胀土埋藏较深、膨胀等级较低或地形平坦的地段,场地绿化,宜种植蒸腾量小的树种。
基础埋藏深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以及大气影响深度等因素,基础不宜设置在季节性干湿变化剧烈的土层内,一般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基础的埋深不应小于1m。当膨胀土位于地表下3m,或地下水位较高时,基础可以浅埋。若膨胀土层不厚,则尽可能将基础埋置在非膨胀土上。
施工措施
膨胀土地区的建筑物应根据设计要求、场地条件和施工季节,做好施工组织设计,严格执行施工技术及施工工艺的规定。基础施工前,应完成场区土方、挡土墙、排水沟等工程,使排水畅通、边坡稳定。施工用水应妥善管理,防止管网漏水,应做好排水措施,防止施工用水流入基槽内。临时水池、洗料场等与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应少于10m。基础施工宜采取分段快速作业,施工过程中不得使基坑曝晒或浸泡,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水措施。施工灌注桩时,在成孔过程中不得向孔内注水。基础施工出地面后,基坑(槽)应及时分层回填并夯实。填料可选用非膨胀土、弱膨胀土及掺有石灰或其他材料的膨胀土,每层虚铺厚度300mm。
湿陷性黄土地基
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及特点
具有天然含水率的黄土,如未受水浸湿,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但黄土在一定压力下用水浸湿后,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其强度也随着迅速降低,这种性能称为湿陷性。湿陷性是黄土独特的工程地质性质,具有湿陷性的黄土,称为湿陷性黄土 。
黄土
非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
01
颗粒组成以粉粒为主,粉粒含量常占土重的60%以上;
05
一般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能保持独立的天然边坡;
03
含水率小,其天然含水率一般在(10~15)%左右;
02
含有大量的碳酸盐、硫酸盐等可溶盐类;
04
孔隙比大,天然孔隙比在1左右或更大;
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发生显著的附加下沉。
06
我国的湿陷性黄土具有以下特点:
黄土中胶结物的成分和数量,以及颗粒的组成和分布,对于黄土湿陷性的强弱有着重要的影响。胶结物含量大,则结构致密,湿陷性降低;反之,则结构疏松,强度降低,湿陷性增强。
01
黄土的湿陷性与孔隙比、含水率以及所受的压力大小有关。
02
黄土发生湿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土力学基地及基础陈兰云第9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