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是由【88jmni9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一节 目的和内容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第三节 土地资源结构分析
单击添加副标题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规划后评价
现状分析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编制规划
的重要依据。分析现状,为了警示未来
目的:(1)了解区域土地利用条件(自然、社会)
(2)土地利用的历史演变及其未来趋势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及其特点
(4)土地利用的效果及其评价
(5)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内容:(1)土地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2)土地资源利用的数量和质量分析
(3)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4)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目的与内容
第二节 土地资源数量分析
土地资源均以一定量存在于地表空间。土地资源的数量分析,首先分析已利用土地如耕地、园地、林地、牧划、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等用地和未利用土地的数量及其占规划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重。其次,掌握各种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不同坡度等自然状况下的土地资源的数量。
例:耕地 着重分析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耕地内部水田与旱地的比例关系,人均耕地占有量,耕地生产力水平结构,耕地的地域分布,利用差异,制约耕地利用的主要因素等
1949-1996全国土地资源数量变化
第三节、土地资源结构分析
土地资源结构是在一定地域内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类型给合的空间格局,或者说,在一定地域内土地资源子系统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地域组合即土地资源在空间上的组分结构。
对土地资源结构,或土地资源组合进行分析,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土地资源系统内的组分结构(子系统结构)分析,二是包括土地资源在内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三大系统的组分结构分析。前者可称之为土地资源单项分析,后者可谓土地资源综合分析。
第四节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评价程序流程图
二、评价步骤
评价指标的选定
01
评价指标权无量纲化
0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03
评价综合指数的计算
04
评价等别的划分
05
评价指标的选定
土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8)
人地关系条件(8)
土地利用程度(11)
土地利用效益(6)
考虑指标的科学性、目标性、简明性、易得性等项原则,最终选4个方面33项指标
2.人地关系条件
(1)水蚀面积(平方公里)
(1)人均土地
(公顷/人)
(1)土地利用率(%)
(1)单位土地产值率(万元/公顷)
(2)15°—25°间耕地率(%)
(2)人均耕地
(公顷/人)
(2)农地利用率(%)
(2)单位利用土地产值率(万元/公顷)
(3)25°以上耕地率(%)
(3)人均园地
(公顷/人)
(3)土地垦殖率(%)
(3)单位土地农业产值(万元/公顷)
(4)人均国民收入(元/人)
(4)人均林地
(公顷/人)
(4)林地利用率(%)
(4)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
(公斤/公顷)
(5)区位商
(5)人均牧草地
(公顷/人)
(5)森林复盖率(%)
(5)耕地单位面积产值
(元/公顷)
(6)工业化水平指数(%)
(6)人均市地
(公顷/人)
(6)建设用地率(%)
(6)单位市地产值
(万元/平方公里)
(7)人口平均增长率(%)
(7)人均交通用地
(公顷/人)
(7)公路密度
(公里/100平方公里)
(8)城市化水平(%)
(8)人均水域
(8)铁路密度
(公里/100平方公里)
(公顷/人)
(9)有效灌溉面积率(%)
(10)单位产值占地率
(公顷/万元)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指标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