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正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正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rongfun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正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
1.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凹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D.丁图:天文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放大镜,目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2.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12km/h B. C.13km/h D.
3.如图所示,四个同学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其中使用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
4.小华同学放学回家的路上,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得(  )
A.小华步行的速度为90m/min B.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1800m
C.小华骑车的速度为360m/s D.小华在图中AB段的是骑自行车
5.某同学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先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观察到游码己在标尺的零刻线处,但指针偏右,下列能使天平横梁平衡的正确做法是( )
A.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B.将横粱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C.将标尺上的游码向右移动
D.在左盘内添加砝码
6.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s-t图像,从0时刻计时开始,则关于它们运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
A.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甲运动15s追上乙
B.甲乙同时出发,甲运动8s追上乙
C.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
D.甲比乙先出发7s,第15s末,甲乙的速度相等
7.汽车开了空调后,前挡风玻璃表面有时会出现“水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的
B.无论冬夏,水雾是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后形成
C.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
D.夏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内表面;冬天,水雾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
8.寒假,小华一家人驾车出去旅行时,小华发现汽车的前窗玻璃出现了一层水雾.打开除雾开关后,不一会玻璃上的水雾消失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B.水雾出现在前窗玻璃的内表面
C.水雾是空气液化形成的
D.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二、多选题
9.如图所示是小青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凸透镜的像距v和物距u的关系的图象,由图可知(  )
A.当v=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放大的像
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C.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D.当物体从无穷远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像离凸透镜的距离变大
10.在如图所示的十字路口处,有一辆长5m、,厢货车正以10m/s速度正常匀速行驶在马路中间,当它与斑马线的中点B相距60m时,马路边上的小明同学正好在斑马线中间A点出发沿AB穿过马路,A、B间的距离为8m,小明同学要能安全穿过马路,运动的速度为(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A. m/s B.大于
C. D.
三、填空题
11.如图甲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_____℃。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中均气温为﹣25℃,最低气温可达﹣℃,依据图乙提供的数据,在南极长城站测气温时应选用 _____温度计。
12.在课堂实验中,模拟了伽利略制成的第一个空气温度计。图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当用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细管中的水柱将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温度计利用了气体_______的原理。
13.我们常用“频闪照片”(a)所示,记录了甲、乙两个运动小球每隔0. ,______球运动快,(b)图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_球的运动.
14.亲爱的同学,请你应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为了让读数更精确,应选择______刻度尺,所测块的长度为______cm。
(2)清晨,王爷爷绕小区花园步行锻炼身体,借助手机中的秒表测量了自己步行一圈的时间为2min24s,如图所示,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为______,分度值为______s。
15.太阳光是白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光的_____;人们把红、_____、蓝叫色光的三原色。
16.如图甲所示,该木块的长度是_____cm;如图乙所示,该停表的示数为_____。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请用笔画代替导线,将如图中带开关的电灯和三孔插座接入家庭电路中
(____)
18.如图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请你画出平面镜,帮他们把太阳光竖直反射到井底。(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__)
19.(10分)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小明让光线贴着垂直于镜面的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并用量角器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结果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小明应该多次改变_________方向,重复上述操作,最终才能得出“_________________”的普遍性规律.
(2)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若此时通过平面镜观察纸板,则看到的图像应为丙图中的_________(选填“①”、“②”或“③”).
五、计算题
20.(6分)从上海到南京的某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1)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的时间是_____h,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2) 假设该动车以全程的这个平均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长2200m的隧道,所用时间是72秒,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____
21.(6分)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求:
(1)0~4s内甲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0~2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4s时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是不是相等?(用数字加文字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C
【详解】A.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故B错误;
C.显微镜的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实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故C正确;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相当于照相机,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相当于放大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1)近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增强,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2)远视眼是晶状体会聚能力减弱,使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需要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
(3)光学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成倒立的像,放大倍数较大.物镜焦距短,目镜焦距长,是为了使像放大更大的倍数;
(4)望远镜是由两组透镜组成,物镜成缩小的实像,目镜成放大的虚像。
2、A
【详解】总路程为2s,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则前半程的时间为
后半程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温度计在使用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即要浸入被测液体中.故A错误.
B、此图所示的情景,玻璃泡全部进入被测液体,并且没有与容器底或容器壁接触;且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符合温度计的使用规则.故B正确.
C、此图所示的情景,温度计的玻璃泡与容器底接触.故C错误.
D、此图所示的情景,温度计的放置没有错误,但读数时的视线没有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D错误.
故选B.
4、A
【详解】A.由图象可知,因为OA 段斜率大于AB段,所以OA段是骑行,AB段是步行,小华在AB段的速度
所以小华的步行速度为90m/min,故A选项符合题意;
B.从图中可看出小华家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在AB段的速度
所以骑行的速度6m/s,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小华在图中AB段的是步行,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B
【解析】在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需先将游码归零,此时指针偏右,应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故选B。
6、C
【详解】A.由图可知,出发前乙在甲的前面10m处,甲物体从0时刻开始出发,而乙物体不是从0时刻开始运动,乙运动15s时被甲追上,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乙物体从0时刻开始出发,而甲物体不是从0时刻开始运动,即甲乙不是同时出发,故B错误;
C.甲乙的运动图像都是直线,可知甲乙在运动后都做匀速运动,运动10m,甲比乙运动的时间短,由v=可得,甲运动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正确;
D.由图知,乙比甲先出发,故D错误。
故选C。
7、C
【详解】夏天汽车使用空调,车内温度低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外空气温度低,车外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为小水珠凝结在玻璃外表面;寒冷的冬天使用空调,车内温度高于车外温度,车玻璃比车内温度低,车内的水蒸汽遇到冷玻璃液化,小水珠凝结在玻璃的内表面,故选C.
8、B
【详解】A. 水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车内的温度相对较高,车内温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在玻璃内表面液化形成小水滴,即水雾,故B正确;
C. 水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
D. 水雾消失是液态水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是汽化现象,故D错误.
二、多选题
9、BD
【详解】C.由图知道,当物距为20cm时,像距也为20cm,由于,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是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与物距相等,所以
2f=20cm
则f=10cm,故C错误;
A.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当v=15cm时,即2f>v>f,则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
B.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B正确;
D.当物体从远处逐渐靠近凸透镜的焦点时,即u>f且物体离透镜越来越近时,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越来越远,像越来越大,故D正确。
故选BD。
10、AB
【详解】(1)若车刚穿过时人再穿过,客车穿过B点所用时间
小明恰好通过时运动的速度
(2)若人刚穿过时车再过线,客车到达B点所用时间
小明恰好通过时运动的速度
由上可知, m/ m/s时,他能安全过马路,故AB符合题意,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11、-3 酒精
【详解】[1]由图知,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低于0℃,为﹣3℃。
[2]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因为酒精的凝固点是﹣117℃,在﹣℃的情况下,酒精是液态的。水银的凝固点是﹣39℃,在气温低于﹣39℃时,水银是固态的。当南极的温度很低时,酒精仍不会凝固,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测南极的温度。
12、降低 热胀冷缩
【详解】[1]根据题意知道,用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烧瓶内温度升高,细管中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增大,管中液面将向下运动。
[2]根据题意知道,这个温度计利用了气体热胀冷缩的原理。
13、乙 甲
【分析】比较相同时间通过路程的多少即可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先根据图a判断甲乙的运动状态,然后根据s-t图象判断所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从而得出结论.
【详解】根据图a可知,在相同时间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因此乙的平均速度大;由图a知甲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的是加速运动,而图b中,s与t成正比,因此描述的是甲的运动状态.
14、乙 s
【详解】(1)[1]甲刻度尺,1cm之间有2个小格,,乙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其分度值为
=1mm
使用乙刻度尺测量较准确。
[2]乙刻度尺,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L=
(2)[3][4]由“时间为2min24s”结合秒表示意图知,秒表外圈示数的单位是s;在1s之间平均分成5等份,,。
15、色散 绿
【分析】太阳光是混合光,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经过三棱镜可以分散为各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光的三原色:红、绿、蓝。
【详解】[1]太阳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这种现象是光的色散;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16、 100s
【详解】[1]由图甲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2mm,物体的长度为
[2]由图乙可知,在停表的中间表盘上,1min分为两个小格,,指针在“1”和“2”之间,更偏向2,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在停表的大表盘上,1s之间有10个小格,,由于分针偏向“2”一侧,所以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0s,即该停表的读数为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2022年河南省安阳市正一中学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联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ngfunian
  • 文件大小549 KB
  • 时间2025-01-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