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是由【sanyuedoc201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6章
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演讲人姓名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交叉编译的含义:就是在一个平台上生成另一个平台上可执行的目标代码。
01
平台的含义:
02
处理器的体系结构;
03
运行的操作系统。
说明:操作系统或处理器体系结构不同则是不同的平台
04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搭建
在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中一般把进行交叉编译的主机称为宿主机,也就是普通的通用计算机,而把程序实际的运行环境称为目标机,也就是嵌入式系统环境。
编译的过程包括编译、汇编、链接等几个阶段,因此,嵌入式的交叉编译也包括交叉编译、交叉汇编、交叉链接等过程。
嵌入式交叉编译
嵌入式交叉编译环境模型
下载器
嵌入式应用系统
目标机
编辑器
交叉编译器
交叉链接器
交叉编译器的安装过程
1)在/usr/local/目录下新建arm目录,并进入该目录。
[******@vm-dev local]# mkdir arm
[******@vm-dev local]# cd arm
2)使用cp命令,把拷贝到新建立的/usr/local/arm目录下。
3)解压交叉编译器安装文件()。 [******@vm-dev arm]#
说明:上述命令执行完毕,在当前目录下将会增加文件夹,这就是交叉编译器所在目录。
4)增加编译器路径。
[******@vm-dev arm]# vi /etc/profile
......
#Path manipulation
If[ `id-u`=0 ]; then
pathmunge /sbin
pathmunge /usr/sbin
pathmunge /usr/local/sbin
Fi
说明:编译路径保存在/etc/的profile文件中,因此打开的是profile文件,并在路径字段添加上,示例中的下划线语句。也可以使用环境变量添加编译器路径。
U-Boot移植
系统启动程序Bootloader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程序,类似于通用计算机中的BIOS程序。通过这段程序,可以完成硬件设备的初始化,并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的功能,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最终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做好准备,通常称之为引导系统。
BootLoader就是在操作系统内核运行之前运行的一段小程序。通过这段小程序初始化硬件设备、建立内存空间的映射图,从而将系统的软硬件环境带到一个合适的状态,为调用操作系统内核准备好正确的环境。
大多数引导系统都分为stage1和stage2两个阶段。
Stage1:依赖于处理器体系结构和板级初始化的代码通常都放在stage1阶段,用汇编语言实现;
Stage2:则通常用C语言来实现,这样可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同时具有更好的可读性和可移植性。
引导系统简介
引导系统stage1实现的功能
(按先后顺序):
硬件设备初始化;
为加载引导系统的stage2准备RAM空间;
拷贝引导系统的stage2程序到RAM空间中;
设置好堆栈;
跳转到stage2的C程序入口点。
引导系统stage2实现的功能
(按先后顺序):
初始化本阶段要用到的硬件设备;
检测系统内存映射(memory map);
将操作系统内核映像和根文件系统映像从Flash读到RAM空间中;
为操作系统内核设置启动参数;
调用操作系统内核。
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平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