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随着菏泽市内一些影城的建造成功并投入使用,电影又回到了我们的身边,成为娱乐休闲的一个主要选择,如图为简易的电影放映机,下列关于它的使用及原理的介绍中正确的是( )
A.在屏幕上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B.电影片距镜头的距离很近,应在一倍焦距以内
C.电影片中的人物景物等,正立地在镜头左侧快速移动着
D.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镜头应向左,同时增大镜头与屏幕的距离
2.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3.如图所示,一个足球在草坪上沿直线运动,速度越来越慢,测得AB的长度等于BC的长度。AB段长度为3m,,则该足球从A经B到C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4m/s B.5m/s C.6m/s D.7m/s
4.在《旧唐书·魏徵传》中记载:(太宗)尝临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其中以铜为镜意思是用磨光的铜面做镜子.人在铜镜中所成的像是
A.正立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虚像 D.缩小的虚像
5.如图所示,利用特大“人体万花筒”可以看到自己无数个像。人眼能观察到像,是因为进入人眼的光是由
A.人眼发出的 B.平面镜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镜中的像发出的
6.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7.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某些路段“禁止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B.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调
8.实验室中有一根镍铬合金丝,若要增大它的电阻,下列方法中正确的是(不考虑温度变化)(  )
A.使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变小
B.将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
C.将镍铬合金丝拉长后接入电路中
D.将镍铬合金丝剪去一段后接入电路中
9.扶贫工作队为了帮助村民从当地的一种中药材资源中提取某种抗生素,他们采用加热使水沸腾的方法除去抗生素与水的混合液体中的水分,但这种抗生素在温度超过80℃时会被破坏,你认为下列最有效的办法是(  )
A.保持容器内为标准大气压,使水在100℃沸腾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C.缩短加热沸腾时间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
10.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噪声的传播环节减弱噪声的
D.蝙蝠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
11.学习物理,必须会分析图像,如图四个图像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表示钢水浇灌成火车轮时,受热时间与温度变化的图像
B. 图中是水的沸腾图像,表示水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且此时水面气压不是一标准大气压
C.图中表示物体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D.图中物质A的密度比B的密度要大些
12.据人民网报道:近日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合作开展的防治儿童近视研究项目前期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近视发病率高达50%~60%,全国近视眼人数竟已近4亿!中国学生的近视率排到了世界第二,仅次于新加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  )
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D.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
二、填空题
13.,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米,像高___米,,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4.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15.如图所示为水的密度在范围内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根据图象可知,温度等于______时,水的密度最大;在
范围内,水具有______的性质(选填“热胀冷缩”或“热缩冷胀”)。
16.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_____次功。,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______J。(q汽油=)
三、实验题
17.(8分)小华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将平行光______凸透镜,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将点燃的蜡烛、光屏放在凸透镜的两侧,调节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这样做目的是使像呈现在______;
(3)将蜡烛移动到图乙所示位置,需向______侧移动光屏,直至在光屏上找到______的倒立、缩小的实像。
18.(8分)小明自己调制了一种盐水,想知道其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移到_____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选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g,盐水的密度为_____kg/m3。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会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4)小华不小心将量筒打碎了,老师说只用天平也能测量出盐水的密度。于是小华添加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和适量的水,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你补充完整。
①调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为m0
②用一个烧杯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用另一个烧杯 _____,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④则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19.(8分)一杯盐水因溶入不同质量的盐而密度不同,某同学自己用盐和水配制了一杯盐水,他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这杯盐水的密度。
(1)请画出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______)
(2)他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天平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调,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3)天平调好后,将装有适量盐水的烧杯放在天平的_______盘,天平再次平衡时,另一盘中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与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F为凸透镜的焦点,一束射向平面镜点A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从凸透镜射出,射出后的光线恰好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请你画出这一过程。
21.(8分)如图所示,已知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焦点,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五、计算题
22.(10分)一辆汽车以25m/s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有紧急情况,(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刹车,,求,
(1)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大小;
(2)这段时间内该汽车的平均速度大小
23.(12分)G8544高铁从重庆沙坪坝开往成都东,下表列出了该次高铁的时刻表。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结果保留1位小数)
(1)列车由资阳北开往成都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2)列车由沙坪坝开往成都东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分析】(1) 凸透镜成像规律: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
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
【详解】A.电影放映机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即利用2f>u>f 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A项错误;
B.电影片距镜头的距离尽管很近,但应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B项错误;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2f>u>f 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要想使屏幕中的人物景物等,正立地在屏幕上快速移动,那么电影片必须是倒插着,故C项错误;
D.由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要想使屏幕上的像大一些,镜头应后缩(即向左),同时增大镜头与屏幕的距离,故D项正确。
故选D。
2、D
【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3、D
【详解】由题意知
AB=BC=3m
足球由A运动到C,速度越来越慢,tBC=,所以tAB<tBC,tAB<
tAC=tBC+tAB=+tAB<+=1s
s=AB+BC=3m+3m=6m
从A到C的平均速度
因此足球的速度可能为7m/s,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铜镜成像时平面镜成像,所成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C.
5、C
【解析】人看到物体是因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进入人眼的缘故,本题中人眼能观察到万花筒中无数个像,是人反射的太阳光再经平面镜反射后射入人眼中的。
,故错误;
,故错误;
,故正确;
,故错误。
6、D
【详解】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
B.物体吸收了热量,若不同时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就会增加;若同时对外做功,就不好确定其内能变化,故B错;
C.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引起的,故C错;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记住解决问题的诀窍.
7、C
【详解】A.禁鸣喇叭是在噪声的产生处进行减弱的,故A错误;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物体不振动就不会发出声音,故B错误;
C.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
D.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所以“声纹锁”是通过音色辨别主人的,故D错误。
8、C
【详解】A.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流的大小无关,使通过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变小时,电阻不变,故A错误;
B.将镍铬合金丝对折后接入电路中,此时镍铬合金丝的长度变短同时横截面积变大,所以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变小,故B错误;
C.将镍铬合金丝拉长后接入电路中,此时镍铬合金丝的长度变长同时横截面积变小,所以电阻变大,故C正确;
D.将镍铬合金丝剪去一段后接入电路中,此时镍铬合金丝的长度变短,所以镍铬合金丝的电阻变小,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保持容器内为标准大气压,使水在100℃沸腾,这样抗生素会被破坏,A项不合题意;
B.降低容器内的气压,那么水的沸点也会降低,当水的沸点低于80℃时,水再沸腾,抗生素不会被破坏,选项B符合题意;
C.假设不降低气压,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还是会达到沸点100℃,抗生素还是会被破坏,C项不合题意;
D.假设不降低气压,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水的温度还是会达到沸点100℃,抗生素还是会被破坏,D项不合题意。
10、C
【解析】A.太空中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所以太空中两名宇航员不能直接对话,故A正确。
B.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吉他同一根弦,弦振动的幅度不同,响度不同,故B正确。
C.市区“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蝙蝠飞行过程中能够发出超声波,利用超声波确定目标的位置,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正确。
11、A
【详解】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晶体的凝固过程,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图中温度一直降低,故A错误,符合题意;
B.该图是水的沸腾图像,表示水沸腾时要吸热,温度保持在98℃不变,水的沸点为98℃,此时沸点低于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100℃,所以当时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图为速度-时间图像,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20m/s,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图像可以知道,两种物质的体积相同的时候,A物质的质量要比B物质的质量大。也就是A物质的密度要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分析】近视眼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要戴一个凹透镜来矫正。
【详解】小华能看清近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远处的物体,小华的眼睛患上了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凸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选B。
二、填空题
13、3 5 不变
【详解】[1][2]人位于平面镜前3m处,根据物像到平面镜距离相等,所以人的像到平面镜距离是3m;,根据物像大小相等,;
[3][4],人和像到平面镜距离都为
3m−=,
人和像的距离为
+=5m,
人向镜面走近,人大小不变,像大小不变。
14、65° 镜面
【分析】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
【详解】首先做出法线,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5°.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
故答案为65°;镜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此题还考查镜面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15、4 热缩冷涨
【详解】[1]由图像可知,水在4℃的密度最大,当温度低于4℃或高于4℃,密度都会减小。
[2]在范围内,温度越高,密度越大,当质量一定时,由可知,4℃的密度最大所以体积最小,0℃密度最小所以体积最大,即在范围内,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16、30 ×107
【详解】[1]一台汽油机飞轮的转速为,在1s内飞轮转动60圈,飞轮转动2圈对外做功一次,则在1s内汽油机对外做了30次。
[2]若这些汽油完全燃烧,可放出热量
三、实验题
17、正对 主光轴 光屏的中央 右 烛焰清晰
【详解】(1)[1][2]由图甲可知,将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焦距是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凸透镜的焦距为
f=-=
(2)[3][4]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需要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3)[5][6]由图乙可知,物距
u=-=>2f
像距

2023届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439 KB
  • 时间2025-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