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北京市北京大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北京市北京大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北京市北京大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
1.自行车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和质量的变化是
A.质量和密度都不变 B.质量和密度都变小
C.质量和密度都增大 D.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2.下列物体中一定属于光源的是(  )
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 B.晴天的月亮
C.夜空中闪烁的星星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
3.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3s内,乙的平均速度为5m/s
B.3~5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
C.t=5s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
D.甲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相等质量的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水升高的温度会更高
B.热值是燃料的特性,它与燃料是否完全燃烧无关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随着科技的发展,汽油机的效率达到100%是可能的
5.在教室里听不到说话的回声,原因是(  )
A.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
B.回声被学生挡住
C.教室里没有回声
D.声音分散传出去,回声太小听不见
6.下列四个表达式是某班四位同学在学录,其中正确的是
A.=×104cm=×104cm
B.×106cm=×106×10﹣2m=×104m
C.30min=30min×60=1800s
D.2h=2×60=120min
7.关于近视眼和远视眼成因及矫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①是远视眼矫正原理图 B.图②是近视眼的原理图
C.图③的问题应该用凹透镜矫正 D.图④是近视眼矫正原理图
8.估测是初中生应具备的一种技能,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是37℃ B.初中生的身高大约为170mm
C.普通铅笔的长度大约为40cm D.中学生百米赛跑速度大约为12m/s
9.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
A.放大镜离物体越近,像越大
B.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遇到光滑的墙壁发生色散现象
C.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
D.近视眼成像与视网膜后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医生使用听诊器可以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 B.月球上的同伴可以直接对话
C.在教室里讲话听起来比旷野响亮 D.高、低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
11.月球不像地球,、乙两人在月球上进行考察,若甲向上发射信号弹,则乙( )
A.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 B.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
C.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 D.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
12.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形中,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
13.每年6月6日“全国爱眼日”的主题是“关注青少年眼健康”,图表示田甜看物体时的光路图,医生为学生体检时发现田甜_______(填:近或远)视了,她需配戴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透镜,才能在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像.
14.一个运动物体在前4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6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它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_____m。
15.一捆铝导线,测得其横截面积是5mm2,,则这捆铝导线的体积是____________m3,长度是________m。(ρ铝=×103kg/m3)
16.在研究“固体熔化过程的规律”和“水沸腾的规律”实验中,共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__________。晶体熔化和水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____________。某一时刻在水中的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则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小林在物理活动课上用橡皮筋(粗细不同)、图钉、宽木片、纸盒等器材制作“四弦琴”,如图所示。制完,调节后就可以用该“四弦琴”演奏简单的“乐曲”。
(1)甲图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______的关系;
(2)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
18.(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移动到b端的整个过程中,电流表示数I与电压表示数U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伏?
(2)则电阻R1的阻值为多少欧姆?
(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19.(8分)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如图甲所示。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当指针静止时指到分度盘的中央或摆动时相对分度盘中央左右的_______一样时,天平就平衡了;
(2)接下来进行以下3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由图乙可知老醋的体积为_______cm3,老醋的密度是_______g/cm3。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所示,试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1.(8分)如图所示,凸透镜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即: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 请作出通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以及折射入水后的光线(方向大致符合物理规律即可).
(_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在高速公路上设有“区间测速”。所谓的“区间测速”就是在两监测点安装监控探头,测出车辆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再根据两点间的距离算出该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如果这个平均速度超过了该路段的最高限速(120km/h),即被判为超速。若监测点A、B相距30km,一辆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的时间如图。
求:(1)轿车通过两个监测点用了多长时间?
(2)轿车在这一区间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大?是否超速了?
23.(12分)在军事学习中,一门反坦克炮直接瞄准所要射击的静止的坦克模型, s,射手看到炮弹在坦克模型上爆炸, s听到爆炸的声音,设炮弹做匀速直线运动,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为340 m/s。则:
(1)坦克模型到射手的距离为多少米?
(2)炮弹运动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分析】对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是把外界的空气充进轮胎内,轮胎内物质增多,轮胎内空气体积是一定的,然后根据密度公式来分析密度的变化.
【详解】(1)把外界的空气充进轮胎,内部的物质增多,故气体质量增大;
(2)轮胎的体积一定,内部的气体质量变大,根据公式=可知其密度变大.
故选C.
2、D
【详解】A.反射阳光的平面镜自身不能发光,不是光源,故A不符合题意;
B.晴天的月亮反射的是太阳的光,不是光源,故B不符合题意;
C.星星是恒星的能发光,不是恒星的反射太阳光,不是光源,故C不符合题意;
D.收看电视时看到的电视机屏幕可以自身发光,是光源,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A
【详解】AB.由s-t图可知,0~3s内乙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运动的距离是15m,3~5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0~3s,乙的平均速度为
故A正确,B错误;
C.由图可知,5s时,甲的速度是3m/s,乙是静止状态,速度不同,故C错误;
D.由图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A.利用水作为发动机的冷却液,是因为相等质量的水,吸收相等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则水升高的温度会更低一些,故A错误;
B.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故B正确;
C.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气体,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C错误;
D.由于热机在工作过程中总有能量损失,所以汽油机的效率不可能达到100%,故D错误。
故选B。
5、A
【详解】,因此人耳区分开原声和回声最短距离是
在教室里,由于我们说话的地点离墙较近,当我们说话时,声音传到墙壁上反射回来的时间与我们说话的时间几乎是同时的,时间差太短,因此人耳区分不开原声与回声,故
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B
【详解】A、在运算过程中, ×104cm中是将km转为cm不应该在运算过程中带km,且1km=1×105m,故A错误; 
B、该运算符合演算过程,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1min=60s,正确的运算过程是30min=30×60s=1800s ,故C错误; 
D、2h=2×60min=120min,2×60没有单位,故D错误;
【点睛】
物理量的单位换算,,,只是对后面的单位km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到合适的单位,最后整理成最简结果.
7、C
【解析】A.由图①可知,配戴的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故错误;
B.由图②可知,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因此是远视眼,故错误;
C.由图③可知,来自远处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是近视眼,可以用凹透镜矫正,故正确;
D.由图④可知,配戴的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故错误.
8、A
【详解】A.正常人体温在36℃至37℃之间,孩子的体温一般会略高于成年人,大概在36℃℃之间,故A符合题意;
B.初中生的身高大约为160cm,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支新的普通铅笔长度大约是18cm,故C不符合题意;
D.,百米赛跑的成绩比步行快得多,在7~8m/s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C
【详解】A.放大镜成虚像时,物距小于焦距,物距越大,像越大;故A项错误;
B.遥控器的红外线正对电视机对面墙壁发射,也能控制电视机,这是利用反射现象;故B项错误;
C.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C项正确;
D.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D项错误。
故选C。
10、B
【详解】A.医生使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声音的响度,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月球上的同伴不能直接对话,故B错误,符合题意;
C.在教室里讲话,因为声音的反射,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不能区分,回声使原声加强了,听起来比旷野响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无论是高音还是低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都是相同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月球表面没有空气,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声音无法在月球表面传播;而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故可以看见光;
A. 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符合题意;
B. 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不符合题意;
C. 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不符合题意;
D. 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不符合题意.
12、B
【详解】A.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两个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故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B.图中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还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故是一对平衡力,符合题意;
C.很显然,图中两个力大小不等,故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D.图中两个力虽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但两个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故不是平衡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3、近 凹
【详解】[1]由题图可知,物体的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所以田甜患上了近视眼;
[2]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近视眼需要佩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14、 20
【详解】[1]由可得,物体在前4s内的路程:
s1=v1t1=3m/s×4s=12m,
物体在后6s内的路程:
s2=v2t2=5m/s×6s=30m,
它在10s内的路程:
s=s1+s2=12m+30m=42m,
则它在10s内的平均速度:

[2]湖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与像大小相同,且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m的上空飞行,小鸟所成的像离湖面也是10m,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20m。
15、4×10-3 800
【详解】[1]这捆铝导线的体积
V==4×10-3m3
[2]这捆铝导线的长度
L==800m
16、停表 持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23℃
【分析】“固体熔化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的实验都要用到温度计和停表;液体沸腾和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
【详解】[1]“固体熔化的规律”和“液体沸腾的规律”的实验都要用到温度计和停表;
[2]晶体熔化和液体沸腾过程中的共同点是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3]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所以其温度为23℃。
三、实验题
17、粗细 不合理 因为琴弦的粗细不相同 (没有控制琴弦的粗细相同)
【详解】[1]甲图中弦的长短和松紧相同,粗细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与琴弦粗细的关系。
[2][3]小林在乙图中依次用相同力度拨动木片左侧的“琴弦”探究音调与琴弦长度的关系是不合理的,因为琴弦的粗细和长度都不相同,无法采用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18、 (1)3V;(2)10Ω;(3)
【详解】(1)由题意可知,滑片P滑至b点时电压表示数,由图象可知电源电压为3V。
(2)由图像可知,电阻R1的阻值
(3)当滑片滑至a点时,电路总电阻最大
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变阻器最大值R2为
答:(1)电源电压是3V。
(2)电阻R1的阻值为10Ω。
(3)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20Ω。
19、摆幅 BCA 40
【详解】(1)[1] 横梁平衡的标志有两个: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或者指针偏离分度盘中线的幅度相等;
(2)[2]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再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故正确的顺序是:BCA;
(3) [3]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老醋的体积V=40 mL =40cm3;
[4]乙图中,,,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1=20g+10g+5g+=,
甲图中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1=20g+10g+5g+=,
量筒中老醋的质量:
m=m2−m1=−=45g,
老醋的密度:
ρ= ==。
四、作图题
20、
【详解】由图知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所以入射角为90°-60°=30°,首先过入射点画出法线,然后在法线右侧画出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为30°,如图:

2023届北京市北京大附属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323 KB
  • 时间2025-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