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C.激光具有能量 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5km/s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在底片上得到的像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
3.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室温,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以下是小洋学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5.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浴室镜面“模糊”的原因是 ( )
A.水发生汽化 B.水蒸气发生液化 C.水发生凝固 D.水蒸气发生凝华
6.、、、,则这本书的平均宽度为(  )
A. B. C. D.
7.一块石头在下列各种情况中,它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是( )
A.把石头加热
B.把石头磨成粉
C.把石头加工成石像
D.把石头运到月球上
8.很多车主都在车上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
B.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
C.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
D.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
9.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音响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实验中,小“人”在音乐声中跳舞不能说明的是(  )
A.固体可以传声 B.真空不能传声
C.声音是由振动产生 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10.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40cm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D.骑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m/s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3伏,闭合开关S,电路正常上作。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将开关S断开;②将电源电压替换为4伏。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的操作有(  )
A.只有①可行 B.只有②可行
C.①②都可行 D.①②都不行
12.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 )
A.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B.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C.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
二、填空题
13.在春季运动会上,班级的男同学吹气球时发现:用手轻轻一压,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说明力可以改变_____.
14.如图所示是足球比赛中的精彩瞬间,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说明_____,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
15.如图,甲、乙、丙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_____;响度相同的是_____,图丁所示两种声音的_____不同。
16.如图所示,练功房中,演员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姿势,,,则她在镜中的像高为_____m,像与她相距______m;若演员远离镜面一些,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实验题
17.(8分)某小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一些现象:
A:一杯水和半杯水的质量不同;
B:同样的眼镜架,铜合金和钛合金的质量不同;
C: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
D:铁盆比塑料盆的质量大;
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些猜想:
根据以上现象中的________,可以提出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这个猜想,可以在下列材料中选择________来进行研究(选填序号):
(a)10cm3的铜块;(b)10cm3的铝块;(c)10cm3的铁块;(d)20cm3的铝块;(e)30cm3的铝块;
另一小组同学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分别选甲、乙、丙三种不同的液体进行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甲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1
10
18
2
20
36
3
30
54
乙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4
10
10
5
20
20
6
30
30
丙液体
实验序号
体积(cm3)
质量()
7
10
8
8
20
16
9
30
24
①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同种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________可归纳出的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对于第①问结论中的“同种物质”的依据,小王认为是三种不同液体都要符合①的规律;而小李认为只需要一种液体符合①的规律即可。请你判断:________是正确的。(选填“小王”或“小李”)。
④为了使①的结论更科学,他们还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某实验小组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该组小阳同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1

2

3

4

5

6
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50
53
56
59
(1)请将表中各个时刻的温度在图的坐标系中描点,并绘制出本次实验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________)
(2)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__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实验过程中,同组的小红同学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值,你认为_________(选填“小红”或“小阳”)记录的数据更便于找到规律,理由是_________。
19.(8分)如图甲是观察物质熔化和凝固现象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随时间 变化的图像.
(1)安装图甲所示的器材 A,B,C 时,先固定_____的位置,实验中,需要观察试管 内物质的_____,并记录加热时间和_____.
(2)分析图乙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其凝固点为_____℃, 该物质第 15min 时处于________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的木块正在沿斜面下滑,画出它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____)
21.(8分)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在平面镜后面所成的像。(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救援车队首先以匀速行驶50min;之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接着车队继续以匀速行驶40min到达指定地点。问:
(1) 为多少km/h?
(2)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多少km/h?
23.(12分)小明在百米赛跑时,在前8s内加速跑完了36m。接着他又以8m/s的速度匀速跑完了剩余部分。求:
(1)小明百米成绩是多少秒?
(2)小明跑百米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塑料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内能变大,故A错误,B正确;由题意知道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故激光具有能量,C正确;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8 m/s=3×105 km/s,故D正确,故选A.
2、C
【详解】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景物时在底片上形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选C。
3、D
【详解】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说明气压、液体都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不变,当水的质量减小时,由可知,水升高的温度较快,水达到沸点的时间缩短,故图线④符合题意。
故选D。
4、B
【详解】AB.无论是平面镜成像还是凸透镜成像,其虚像的特点是: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正立,不能成在屏上,所以A是正确的,B是错误的;
CD.只有凸透镜可以成实像,平面镜只能成虚像,其实像的特点是:实际光线的会聚,倒立,异侧,可能放大也可能缩小,可成在屏上,所以CD是正确。
故选B。
【点睛】
实像与虚像的区别: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而虚像则不能。
5、B
【详解】冷天在浴室里洗热水澡时经常发现浴室镜面“模糊”,这是因为浴室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子液化形成的小液滴附着在镜面上造成的。
故选B。
6、C
【分析】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即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详解】,应去掉;所以本书的宽度是:=.故选C.
7、C
【详解】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位置、温度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把石块磨成粉是状态变了;把石头加热是温度变了;从地球运到月球是位置变了;但石块所含铁的多少没有改变,所以其质量不会改变,把石头加工成石像所含铁物质会改变,所以质量变了。
故选C。
8、A
【解析】试题分析:摄像机的镜头与照相机的镜头类似,应用的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D错误;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凸透镜,故B错误;红外线属于不可见光,人肉眼是不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故C错误;故应选A.
【考点定位】生活中的透镜
9、B
【详解】A.硬纸片是固体,小“人”在固体上振动,能说明固体可以传递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在题目的这个情境中,没有提及真空的空间,所以不能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符合题意;
C.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C不符合题意;
D.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能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0、D
【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在160cm左右,课桌的高度大约是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80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B不符合实际;
C.成年人的质量在65kg左右,中学生的质量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kg=50000g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人正常骑自行车的速度大约是:
18km/h=18× m/s=5m/s,
故D符合实际。
11、A
【详解】开关S闭合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A1测R1电流,由干路电流大于支路电流可知此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大于1。将开关S断开时,电路为R1的简单电路,两电流表示数相等,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
A1示数的比值等于1,故将开关S断开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为
即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与电源电压无关,将电源电压更换为4V,这一比值不变。
综上所述,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B
【详解】响度指声音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动幅度有关,还有用力大小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做广播操时,操场上各年级的同学们听到声音的强弱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正确选B.
二、填空题
13、物体的形状 物体的运动状态
【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详解】用手轻轻一压,手对球用了力,气球就变扁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用手轻轻一推,气球就向一侧飞走了,气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4、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相互的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
【详解】(1)运动员使用头球改变球的运动轨迹,足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运动员顶球的过程中可能头部受伤,这是因为头部顶球的同时也受到足球的作用力,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5、甲乙 甲丙 音色
【详解】[1]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2]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3]图丁中的波形是不同的,所以图丁所示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
16、 不变
【详解】[1]由于像与物大小相同,,;
[2]由于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他与像的距离就是
+=
[3]当人远离平面镜时,视觉上感觉像在变小,但实际上像的大小并没有变。
三、实验题
17、C (b)(d)(e) 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1、4、7(或2、5、8,或3、6、9) 小王 更多种物质,每种物质在更多不同体积下进行测量实验
【分析】分析时,要运用控制变量的思想,对表格中的数据关系进行分析,获得结论;在描述结论时,要体现出相同量以及变化量之间的关系。 ①分析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质量和体积都按相同的倍数增大,得出结论;②要得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需要找出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即可;③多次测量找普遍结论。
【详解】[1]根据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就要选取体积不相等的同种物质的物体来进行比较,从现象中可以知道,选项C中一块橡皮比半块橡皮的质量大,体积不相等,质量不同,说明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2]为了验证猜想:物体的质量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就要选取同种物质做成的体积不相等的物体来进行研究,下列材料中符合要求的有:(b)(d)(e)。
[3]①表中实验序号1、2、3(或4、5、6,或7、8、9)的液体是相同的,故对比同表格内的三组数据,其液体相同,质量和体积都按相同的倍数增大;可得结论:同种物质,物体的质量与其体积成正比。
[4]②根据得出的初步结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故应选择表格中的体积相同的、不同种液体来进行研究,故选择实验序号为:1、4、7(或2、5、8,或3、6、9)。
[5]③小李认为只对一种液体进行实验,这样实验结论会存在偶然性;为排除偶然性,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意义,则必须选用不同的液体来进行实验,故小王的想法是正确的。
[6]④为了使①的结论更科学,更具有普遍性,他们还应该用更多种物质,每种物质在更多不同体积下进行测量实验。
18、 固态 48 小阳 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更多
【分析】(1)按表中数据在坐标格中先画点,再描线;
(2)熔化的过程是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关键的分界点在物质的熔点,分界点以前该物质为固态;晶体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2023届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九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614 KB
  • 时间2025-01-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