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是由【hezhih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30题,45分)
1.中华诗词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以下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已是悬崖百丈冰”,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B.“斜月沉沉藏海雾”,雾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吸热
D.“露似真珠月似弓”,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2.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某些动物可能能够听到
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一定能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
C.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懂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B.红绿黄是色光的三原色
C.透过蓝玻璃看红花,看到的花是黑色的
D.红光照在穿白上衣、蓝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4.如图所示,当用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关于瓶内液面变化正确的说法是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先上升后下降
5.放入密闭瓶子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不变的是(  )
A.体积 B.质量 C.密度 D.状态
6.有甲、乙、丙三列火车,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看到丙车向西行驶,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车一定静止不动 B.丙车可能静止不动
C.乙车可能向西行驶,但速度比丙车慢 D.甲车可能向东行驶,但速度比乙车慢
7.小红推着购物车,站在商场的自动扶梯上下楼时,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小红选择的参照物一定是
A.商场里的柜台 B.营业员
C.推着的购物车 D.墙上的广告牌
8.如图所示.“海巡01”轮配备有强声设备,可遥控定向远距离发射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主要用于对付海盗等人员.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声波具有能量
B.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
C.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强声设备发出的声波是次声波
9.如图所示,户外温泉是人们喜爱的一种休闲方式。下列有关冬季户外温泉的一些描述正确的是(  )
A.温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泉水吸收热量汽化形成的
B.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头涉及光发生了折射
C.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涉及光发生了折射
D.温泉池边树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固形成的
10.关于物体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
B.一个杯子随飞船进人太空后,质量和密度都变为零
C.一块冰全部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D.密度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11.下列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  )
A.英德市夏季最热的室外温度
B.健康中学生的体温
C.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
D.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2.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13.机器运转时常用皮带来传动,如图所示。传动时皮带要张紧,其目的是
A.使外形更加美观 B.增大主动轮的转速
C.增大摩擦,有利于传动 D.减小摩擦,有利于传动
14.衬衣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
A.m B.dm C.cm D.mm
15.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6.下列做法中,为了加快水分蒸发的是(  )
A.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 B.用吹风机把湿头发吹干
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
17.下列数据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八年级上册物理课本质量约为2kg B.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C.真空中光速约为3×105km/h D.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0~100℃
18.如图,加装声屏障是我市解放广场立交桥改造工程项目之一。加装声屏障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止噪声的产生 B.阻止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收集立交桥上声波传递的能量
19.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 )
A.天空下落的雨滴 B.足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
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D.某同学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
20.被踩瘪的乒乓球(但没有破)放在热水里烫一会,被踩瘪的地方重新鼓起来了。就球内的气体而言,变形过程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形状 D.体积
21.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控制灯泡的开关应串联在火线和灯泡之间
B.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要接触笔尾金属体,以防触电
C.家里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电路发生了短路
D.在卫生间洗手后顺便用湿手按开关
2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A. B.
C. D.
23.如图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了方便,与直接拿手机自拍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A.减小物距 B.增大像距
C.增大人像的大小 D.增大取景范围
24.下列对图中四幅图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图在太空中的宇航员只能用无线电才能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B.乙图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丙图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
D.丁图B超检查身体应用声能传递信息
25.工人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下工作时,要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改变噪声的传播路径
26.如图所示的光学现象中,下列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b)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c)中,平面镜中是狗狗的虚像,若狗狗后退像将变小
D.图(d)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所以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7.关于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A.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听小骨--大脑
B.听小骨--鼓膜振动--听觉神经--大脑
C.鼓膜振动--听小骨--听觉神经--大脑
D.听觉神经--鼓膜振动--听小骨--大脑
28.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29.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谁家玉笛暗飞声"中的笛声由笛管的振动产生
B.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卷"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C.蝴蝶翅膀振动的声音我们听不到,是因为它的翅膀振动幅度太小
D.嘈杂环境里戴耳塞,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30.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经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值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约为1m/s
B.
C.中学生心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大约在3s~5s
D.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
31.一列高铁列车车长200m,以32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5740m的高架桥需要_______s,当高铁通过高架桥时,列车上的旅客发现桥上的路灯向后“跑”,这是以__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32.如图所示,用不同的力敲击音叉,则音叉发出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重做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越大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选填:“大”或“小”),说明响度与振动的_____(选填:“频率”或“振幅”)有关。本实验中,用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显示音叉振动的幅度,这种实验方法叫做_______法(选填:“控制变量”或“转换”)。
33.,站在平面镜前3米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___米,像高___米,,人和像之间的距离为_____米,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4.光的世界非常奇妙,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光在_______中的传播速度最大;牛顿让一束白色的太阳光通过一个三棱镜,白光分解成彩色光束,再将所有那些彩色的光通过一个凸透镜,在其后适当位置用一张白纸板承接,会观察到彩色光束又复合成了白光,说明白色的太阳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_________而成的。
35.站在平静的湖边,既可以看到水映出蓝天白云,也可以看到水中的鱼。前者是由于 _______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 ________形成的。
36.有一空瓶质量是15 g,装满水后测得总质量是60 g,则该瓶子容积是多少mL;若用此空瓶装满另一种液体后总质量是69 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m1.
37.哈夏音乐会上,优美的小提琴声是由琴弦的_________产生的,琴声是通过_________传到台下观众处的.
38.外科医生可以利用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平时说的“B超”也是超声波,可利用它为孕妇做常规检查,这是利用了声音可以____。
39.如图所示,观光电梯里,乘客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景色,此过程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_____(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_____(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_____(静止/向上运动/向下运动)。
40.使用量筒时,按正确的读数方法,小明应沿如图所示虚线______的方向观察量筒刻度,此时的读数是_____mL.
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
41.为了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小明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1)当沿着AO发出入射光线时,请在图中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_______)
(2)小明想探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他应该如何操作。______
(3)小明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测得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________。
(4)如果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射出,这说明:_____;
42.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将纸板垂直镜面放置,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由此可知:反射角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
(2)为了使(1)得出的结论更可靠,我们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选填“A”或“B”)。
A.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
B.沿ON向后转动右侧的纸板
(3)保持两侧纸板在同一平面内,将它们如图乙所示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发现纸板上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
43.小明和几个同学根据所学密度知识进行了如下测定:首先用天平称出一盒牛奶的质量是250g,喝完再称得空盒质量是26g,然后认真观察牛奶盒,发现牛奶的净含量是200mL。问:经他们检测计算同学们喝的牛奶是否符合纯牛奶标准?(纯牛奶的密度为(~)×103kg/m3)
44.下表格是北京到上海D301的列车时刻表。
车次
站次
站名
到达时间
开车时间
里程/km
D301
1
北京
始发站
21: 35
0
D301
2
常州
06: 29
06: 31
1298
D301
3
上海
07: 39
终点站
1463
请根据列车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D301次列车由北京到上海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多少千米/小时?
(2)某次列车速度为120km/h,如果此列车从北京开往常州,那么从北京到常州此列车需要多少小时?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45分)
1、D
【详解】A. “已是悬崖百丈冰”,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
B. “斜月沉沉藏海雾”,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错误;
C.“月落乌啼霜满天”,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错误;
D. “露似真珠月似弓”,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由图可知,低于20Hz高于1Hz的声音,人听不到,大象可以听到,故A正确;
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但发声响度较小的时候,听不到别人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
C.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不能发出超声波,故C错误;
D.狗的发声频率范围为452∼1800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20000Hz,所以大象可以听到狗的叫声,故D错误。
故选A。
3、B
【详解】A.雨后天空出现的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由于透明的物体只能透过和自身颜色相同的色光;所以,蓝玻璃只能透过蓝光,红光不能通过,即没有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红花就是黑色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于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所以,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时,白衣服能反射所有色光,故观众看到她的上衣呈红色;而蓝色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所以,裙子呈黑色,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4、A
【分析】热风和相对低温的烧瓶底存在温度差,会发生热传递,瓶内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发生变化,同时遵循热胀冷缩原理,进而引起瓶内压强变化;
【详解】吹风机对着倒扣在水中的圆底烧瓶吹热风时,热风的温度高于烧瓶的温度会发生热传递,热量传递给烧瓶内的空气,空气受热膨胀,瓶内气压随之升高而大于外界大气压强,进而使瓶内液面下降,故A选项符合题意;
5、B
【分析】(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2)可以根据公式来判断体积的变化。
【详解】放入密闭瓶子中的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状态发生了变化,但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因为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根据
可知,体积将变小。
故选B。
6、A
【详解】甲车上的人看到乙车向东行驶,有以下情况:
①甲车静止不动,乙车向东行驶;②甲车向西行驶,乙车向东行驶;③甲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乙车的速度;④甲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
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向西行驶,有以下情况:
①甲车静止不动,丙车向西行驶;②甲车向东行驶,丙车向西行驶;③甲丙两车都向西行驶,甲车的速度小于丙车的速度;④甲丙两车都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丙车的速度。
若丙车静止不动,则甲车一定向东运动,此时乙车也向东运动,但速度比甲车快。
综上分析可知,A错误,符合题意,BC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C
【详解】A.以商场里的柜台为参照物,小红相对于商场里的柜台发生位置的变化,则小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B.以营业员为参照物,小红相对于营业员发生位置的变化,则小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C.以推着的购物车为参照物,小红相对于推着的购物车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则小红是静止的,符合题意;
D.以墙上的广告牌为参照物,小红相对于墙上的广告牌发生位置的变化,则小红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
8、D
【解析】A. 声音具有能量,该选项说法正确;B. 声波定向发射器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分散,增大响度,该选项说法正确;C. 护航官兵佩戴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D. 强声设备发出高达150dB的警示音、语音等声波,是人耳能够听到的,而次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
9、B
【详解】A.温泉池上方的大量“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汽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底的小石头,是光线从水折射到空气,说明该过程涉及光的折射,故B正确;
C.人们在温泉池岸上看到池面的白云的倒影成因是白云的光线通过水面反射到人的眼睛,该过程涉及光的反射,故C错误;
D.温泉池边树枝上的“白霜”是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凝华形成的,故D错误。
10、B
【详解】A.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表示的是所含物质的多少,所以,1kg的铁和1kg的棉花比较,它们的质量是相等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杯子在太空处于失重状态,而质量和密度都没有改变,故B错误,符合题意;

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2022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ezhihe
  • 文件大小742 KB
  • 时间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