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是由【rongfunian】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投影仪可以把图片放大
B.利用望远镜可看见血液中的细胞
C.照相机可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2.以下研究方法与“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方法相同的是(  )
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通过蜡烛火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
C.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控制钢尺长度不变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
3.建筑物内遭遇火灾时,受困人员直立着身体迅速撤离火场,从物理学角度讲,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是因为与房间内其他空气相比较,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 )
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
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
4.有些司机朋友喜欢在小轿车内放一瓶香水,而香水的主要成分是易燃酒精,如图所示为四瓶香水,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最容易在阳光暴晒下引发火灾的是( )
A. B. C. D.
5.如图是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图中的(在标准大气压下)(  )
A. B. C. D.
6.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是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是小孔成像实验,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图d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是光的反射现象
7.如图所示,能正确说明“水中的潜水员看见岸上树梢位置变高的原因”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8.如下图所示,N是一个水平放置的长方形暗盒,盒内有水平向右的平行光,P为暗盒右侧平面上的一个圆孔,M是一个与暗盒右侧平面平行的、相间一定距离的光屏,若用一个外径与圆孔P相同的光学器件嵌入其中,发现在光屏M上呈现出一个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则嵌入圆孔P的光学器件
A.一定是凹透镜
B.一定是凸透镜
C.可能是凸透镜或凹透镜
D.可能是厚平板玻璃
9.如图所示,两手的食指分别用沿水平方向的力顶在削好的铅笔两端,使铅笔保持水平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铅笔对左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B.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力较大
C.铅笔对右侧食指的压强较大
D.铅笔对两侧食指的压强大小相等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音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样做是为了(  )
A.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
C.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 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11.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面关于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凝华形成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固形成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12.如图所示,将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速度滑过,可以用来研究乐音特征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都可以
二、填空题
13.把物体放在主光轴上,当物体距离凸透镜40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_cm;如果用一张硬纸板遮挡住凸透镜面的任意一半,光屏上得到像是_____(选填:“仍然明亮的完整像”、“已经变暗的完整像”、“已经变暗的残缺像”)。
1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到某一位置,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这是光的_______ 现象。
15.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音色。()
16.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_kW·h。
三、实验题
17.(8分)在探究甲和乙两种物质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甲的温度/℃
70
72
74
76
78
78
78
78
78
84
87
乙的温度/℃
70
71
73
74
76
77
79
82
84
86
89
(1)在甲和乙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_________(填“甲”或“乙”);
(2)该晶体的熔化的时间为______min;
(3)该晶体在76℃时,它处于__________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4)固体在熔化过程中需要__________热量(选填“放出”或“吸收”)。
18.(8分)某同学为了探究物体发声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他选择了四根钢丝进行实验,如下图所示。具体数据如下表:
编号
材料
长度
粗细
松紧

钢丝
11cm
1.2mm2


钢丝
11cm
1.1mm2


钢丝
5cm
1.1mm2


钢丝
5cm
1.1mm2

(1)用同样的力拨动钢丝甲和乙,发现拨动乙钢丝时的音调高.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弦的长度、松紧程度相同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 _____ 有关。
(2)为了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他应用同样大小的力先后拨动 _____ 和 _____ 钢丝。
(3)上述实验中所使用到的方法是 _____ 。
19.(8分)小海进行“测量平均速度”实验。
(1)试用刻度尺和停表,如图所示,图甲读数为_______cm,图乙读数为______s。
(2)用图装置实验时,测得AB间距离sAB=,AC间距离sAC=,小车从A到B所用时间tAB=2s,A到C所用时间tAC=3s,则AB间平均速度vAB=______m/s,AC间平均速度vAC_________ vAB(选填“>”、“=”或“<”),小车做_______(选填“匀速直线”或“变速直线”)运动。
(3)如果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使所测AC间平均速度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作图题
20.(8分)请在图中,作出光线由空气中斜射到玻璃时的反射光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
21.(8分) (1)如图所示,作出光线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完整光路。
(______)
(2)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斜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圆心O,在屏幕MN上出现两个光斑,请画出形成两个光斑的光路图。
(_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将一质量是6g的金戒指缓慢投进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问:此戒指是纯金制成的吗?()
23.(12分)为了判断一个铁球是不是空心的,小明同学用天平、量筒和水测得如下数据:(ρ铁=×103kg/m3)
铁球的质量m/g
量筒内水的体积V水/mL
量筒内水和铁球的总体V总/mL
790
200
350
(1)通过计算判断该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2)若铁球是空心的,则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是: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幻灯机和投影仪;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A.由上述规律知道,利用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所以,可以把图片放大,故A正确;
B.显微镜结构均由两个凸透镜组成,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用来看清微小物体的利用显微镜可以看见血液中的细胞,故B错误;
C.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知道,照相机可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
D.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D错误.
2、C
【详解】研究蒸发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时采用的控制变量法;
A.研究物体的运动时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采用的是分类法,故A不符合题意;
B.通过蜡烛火焰晃动的情况来判断声音是否可以传递能量采用的是转换法,故B不符合题意;
C.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时,控制钢尺长度不变,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故C符合题意;
D.研究光的直线传播时引入光线采用的是模型法,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D
【详解】建筑物内起火后,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
A. 温度较低,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 温度较低,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下方与分析不符,故B项错误;
C. 温度较高,密度较大,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 温度较高,密度较小,大量集聚在房间的上方与分析相符,故D项正确.
4、B
【解析】由图知道,四瓶香水的透明玻璃瓶盖形状各异,由于B瓶口是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所以,最容易在阳光下引发火灾,故
B符合题意。
5、D
【详解】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的冰棍温度低于0℃,舌头贴住冰棍,舌头上的水分遇冷凝固成了小冰晶,所以舌头“冻”在冰棍上。
AB.晶体吸收热量,当温度到达熔点,从固态转化为液态。熔化过程持续吸热,温度不变。AB选项显示为晶体物质的熔化图像,且B选项显示该晶体物质的熔点为0℃,是冰的熔化过程,AB选项不符合题意。
C.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下降。选项中图像符合非晶体物质凝固过程,没有固定的凝固点,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当温度降低到某温度即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不变。选项中图像符合晶体物体凝固过程,且凝固点为0℃,是水的凝固过程,D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6、B
【详解】A.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A错误;
B.木工师傅用一只眼睛沿着棱的长度方向看过去,能看到另一端,就说明木板的棱是直的,这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故B正确;
C.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错误;
D.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发生色散,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错误。
故选B。
7、C
【详解】潜水员在水中看岸上的树,所以入射光线应该来自岸上,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由此可知, 故选C。
8、C
【分析】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分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M在焦点外,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继续传播,M离焦点越远,则光斑越大,所以可能是凸透镜,此时M在焦点外某一距离处,A错误;
由题意知,光线经过光学元件后形成了比圆孔P大的圆形光斑,可能是光学器件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则可能是凹透镜,B错误;
光透过厚平板玻璃后,仍平行射出,光斑的大小不变,所以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铅笔处于静止状态,铅笔受到的两手指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两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相等,由于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对手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铅笔对手的压力也相等;由图可知,右手指的受力面积比较小,根据
可知,右手指受到的压强比较大,故C正确,ABD错误.
10、A
【详解】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乒乓球,发现乒乓球被多次被弹起,这样做是为了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该现象说明了音叉在振动,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A.“雾”是液态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冬天,“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
C.“雾”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形成的,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故C错误;
D.冬天窗户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附着在玻璃内表面,故D正确。
12、A
【详解】薄木片从木梳的梳齿上以不同的速度滑过,梳子齿振动快慢不同,频率不同,音调不同,所以,此实验研究音调跟频率的关系,故A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
13、20~40之间的任何一个数(不包含20、40) 已经变暗的完整像
【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条件可知,要使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则物距应该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已知物体放在凸透镜前40cm处,则物距40cm,结合凸透镜的成像条件可判断焦距的大小;若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则凸透镜其它部分仍能够折射光线而成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光线少了一半,成的像会变暗些。
【详解】[1]物体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的条件是物距大于一倍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40cm,则物距为40cm,根据题意可得
f<40cm<2f
解此不等式可知凸透镜的焦距
20cm<f<4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20~40cm之间的任何一个数(不包含20cm、40cm)。
[2]用不透光的纸板遮挡住凸透镜的任意一半,凸透镜的另一半仍能够折射光线而成完整的像,只是成的像会变暗些。
14、虚 折射
【详解】[1][2]当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时,来自硬币的光线会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从而发生折射,当折射光线进入人眼时,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看去,看到的便是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虚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偏高),所以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折射现象。
15、正确
【解析】乐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即乐音的三要素。
16、
【详解】电能表上示数的最后一位为小数点后一位,单位是,所以图中电能表的示数为。
三、实验题
17、甲 4 固 吸收
【详解】(1)[1]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甲从第4到8分钟,温度保持不变,即甲有固定的熔点,所以甲是晶体。而乙在整个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所以乙是非晶体;
(2)[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甲从第4min开始熔化,到第8min结束,因此熔化过程共用了4min;
(3)[3]当晶体的温度是76℃时,由于其温度低于熔点,所以此晶体为固态;
(4)[4]固体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8、粗细 乙 丙 控制变量法粗细
【详解】(1)[1]由表可知,甲和乙钢丝粗细不同,用同样的力拨动只有粗细不同的钢丝甲和乙,是探究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粗细的关系,拨动较细的乙钢丝时的音调高,说明弦越细发声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2)[2][3]探究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高低与弦的长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选择的两根钢丝除了长短不同以外,其它因素皆应相同。由表中数据可知钢丝乙、丙只有长短不同,符合题意。
(3)[4]当我们研究的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时,要研究该物理量与其中某个因素的关系时,除了该因素条件不同以外,其它因素条件都要相同。这种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
【点睛】
19、 > 变速直线 偏大
【详解】(1)[1],,因此待测物体长度为
-=;
[2]由图像可知分针位于3min至4min之间,偏向4min位置,,因此时间为
=;
(2)[3] AB间平均速度

[4] AC间平均速度
因此vAC> vAB;
[5]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是变速直线运动;

江苏省高邮市车逻镇初级中学2022年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ongfunian
  • 文件大小395 KB
  • 时间2025-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