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下列生活习惯无助于环境保护的是( )。
,%氯化钠溶液(从俗称“生理盐水”),是由于人体血液的“矿化度”(即无机盐的含量)%。另有研究表明,30亿年前地表原始海水的“矿化度”%。对此,下列猜测或评论中不足取的是( )。
“矿化度”%纯属巧合
,对于这种新微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2011·广州模拟)如图所示,2个X分子反应生成1个Y分子和3个Z分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
是( )
,1个Z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
、Y、Z物质均属于非电解质
【解析】选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得1个Z分子中含有2个A原子,A正确;反应物只有一种,产物有两种,B正确;Y、Z都属于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价,而在X中元素不为0价,因而C正确;非电解质属于化合物,而Y、Z属于单质,D错误。
,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B)与混合物(A)属于包含关系
(B)与氧化物(A)属于包含关系
【解析】选B。A项,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并列关系;C项,单质与化合物属于并列关系;D项,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
:
观察分析,符合图中变化的化学反应为( )
+3B2 2AB3
+B2 2AB3
+5B2 ==== 4AB3
+B2 ==== 2AB3
【解析】选B。观察两图之间的反应关系可知,有反应物剩余,此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它们的反应关系为2∶1,故答案选B。
( )
【解析】选C。浊液、胶体、溶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悬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通过滤纸,胶体和浊液的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A、B都是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进行分离的,与物质微粒大小有关;D项,胶体微粒能使光线产生散射,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中的离子很小,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与物质微粒大小有关。只有C项是利用一种溶质在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与物质微粒大小无直接关系。
2.(2011·淄博模拟)如图是某溶液
在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图,根据图
中数据分析可得出a值等于( )
B.
高一化学竞赛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