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是由【382748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武汉市第五医院重症医学科 梁智雄
机械通气时气管导管致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汇报人姓名
CLICK TO ADD TITLE
气管食管瘘(Tracheo—esophage~fistula,TEF)
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多种原因可能导致气管后壁损伤、坏死,形成气管后壁与食管前壁之间的异常窦道。
气管套管的气囊设置在导管的前端,在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时,气囊内注入一定量的气体,既可以保证机械通气时无漏气,又能够防止口咽部分泌物、呕吐物流入下呼吸道。但是同时气囊对气管黏膜的局部压迫,可使其血液循环障碍、淋巴回流受阻,引起黏膜坏死、脱落,气管软化、扩张,甚至造成气管穿孔、破裂等一系列相关的并发症。
1
病因及发病机制
2
机械通气时气管套管致TEF的发生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气管套管的气囊压迫支气管黏膜造成的损伤,主要取决于气囊内压和气管黏膜毛细血管灌注压。气管黏膜的毛细血管压力在30-32cmH2O之间,目前临床上通用的气管套管类型均为高容量低压气囊,其气囊压力维持在25cmH2O以下水平即可有效封闭气道,一般认为,此时的气囊压力不会造成气管壁损伤。
气管黏膜上皮损伤不仅与气囊压力大小有关,还与压力持续时间有关。有研究结果表明:气囊内压无论20cmH2O还是30cmH2O持续时间超过4小时以上,气管腔内均有纤维素样渗出,黏膜坏死脱落、黏膜下充血水肿、出血、炎性细胞浸润显著,而气囊压力20cmH2O持续2小时后放气2O分钟以上,气管黏膜上皮组织形态和超微结构均完全正常。
气管的损伤均发生在后壁形成气管食管瘘,而气管切开置入气管套管的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时呼吸机管道的重力直接作用于气管后壁,后壁的膜部结构又相对薄弱。因此有人推测,气管切开置入套管所致的TEF与呼吸机管道的重力压迫气管后壁有关。
患者情绪烦躁不安,头部经常活动,反复吞咽动作,或呼吸道分泌物多、咳嗽频繁,或气管套管固定不牢,以及人机不协调等,使得气管套管在气管内的不稳定活动增多,气囊对气管黏膜的机械性摩擦增加,也加重了气囊对黏膜的损伤。
气管切开后再置入气管套管,这种创伤性操作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气管的结构和稳定性
其他一些全身性因素,例如营养不良、年老、低氧血症、贫血、肺部感染等。
呼吸机通气时的漏气量增加,需要增加气囊内的注气量才能减少漏气,提示气管已经存在扩张或软化。
出现TEF时,留置胃管和/或口腔内有大量、持续的气体溢出,此时再增加注入气管套管的气囊内气体,不能缓解。
呼吸机监测提示泄漏的气体量明显增加,气道峰压和平均压下降,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经提高吸入氧浓度、增加吸气时间、予以呼气末正压等处理均无效。
吸痰时发现气道中有返流的胃内容物。
患者出现明显的腹部胀气和膨隆。
临床表现
气管食管瘘的原因分析和预防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