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选题
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响度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2.如图所示,白板上嵌入LED灯做成的两个发光箭头(图甲),用玻璃杯装半杯水放在白板前(图乙),人眼观察到位于下方的箭头发生了变化,根据此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玻璃杯下半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下方箭头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的虚像
C.下方箭头成像原理在生活中应用是照相机
D.乙图看到上方箭头是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3.如图所示是一个趣味科学表演,表演者在白墙上挂三个固定的齿轮,然后用一块半透明的材料在齿轮前由左向右移动,这时你会神奇的发现,透过半透明材料,原来固定的齿轮“转动”了起来。有关这一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半透明材料相对齿轮是运动的
B.齿轮“转动”说明大小齿轮产生了相对运动
C.所谓齿轮的“转动”只是光现象造成的错觉
D.齿轮相对于白墙仍然是静止的
4.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响度分辨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振动产生的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学生可以免受噪声干扰
D.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5.演奏弦乐器时,演奏者的手指不停地在弦上不同位置按下或松开,这是在改变声音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6.用水银温度计测量热水温度时,温度计内水银液面慢慢升高,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有关温度计内水银的物理量不变的是
A.温度 B.体积 C.密度 D.质量
7.椰子是大自然对海南美好馈赠,一个成熟饱满的椰子质量最接近
A.2g B.20g C.200g D.2000g
8.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有了它,才构成了这个蔚蓝的星球。有了它,整个世界才有了生命的气息。下列图中水的三态之间转化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名称、标注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多选题
9.沏茶时,玻璃杯的杯壁上常会出现水雾,一段时间后,水雾又消失了.关于这种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外壁上
B.水雾出现在玻璃杯的内壁上
C.“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D.“出现水雾”是熔化现象,“水雾消失”是升华现象
10.如图所示是生活中的一些光现象,其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湖面“月影”
B.丹顶鹤在水中的倒影
C.古老的艺术“皮影戏”
D.河底变浅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______,电流表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2.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___产生的.打雷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13.从2012年9月起,我国海监对钓鱼岛区域实行常态化的维权执法巡逻,“海监50”绕钓鱼岛巡逻,以宣示主权,以钓鱼岛为参照物,该船是_________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4.一个身高1.6米的同学站在离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米,则镜子中的像高_____米,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米。
15.玻璃瓶装的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凝固后把瓶子胀裂了。其主要原因是瓶子里的啤酒凝固后,质量_____,体积_____,密度_____(均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6.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在图中请画出光线射出水面的折射光线以及经过透镜的折射光线(F为凸透镜的焦点)。
(________)
18.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尾灯本身并不发光,它是由许多角反射器组成的反光装置。角反射器由相互垂直的反光面组成的,当汽车的灯光照射到它上面时,它能将光反射回来以引起司机的注意。请证明入射光线与反射回来的光线平行。
19.(10分)小明做“测量矿石密度”的实验,他从同一标本上取下三块矿石,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组数据,第一组数据是m1=, V1= cm3,测量出的另外两组数据记录在纸上了,如图所示。请你帮他提取任意一组数据并标明单位_______;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驾车从大连到沈阳,如果轿车的平均速度为100km/h,。试求:
(1)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
(2)如果乘坐平均速度为220km/h的高铁列车从大连到沈阳,需要多长时间?
21.(6分)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一辆汽车的电脑收费卡上显示,该车9:00从苏州进入高速公路,9:40到达上海,驶出高速公路,苏州到上海的路程是
84km。如果你是执勤交警,是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请通过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B
【详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声波可以传递能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实用,利用超声波清洗眼睛就说明了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B正确;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改变琴弦振动的频率,即改变声音的音调,故C错误;
D.在城市主要道路两边安装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大小,并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2、C
【详解】A.由于玻璃杯下半部分的中间厚,边缘薄,所以,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故A错误;
B.由图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此时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错误;
C.由B知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说明此时相当于物体处于2倍焦距以外,像成在另一侧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该原理制成的,故C正确;
D.由于乙图上方的箭头是通过玻璃杯看到的,所以,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A.因为半透明的材料在齿轮前由左向右移动,所以以齿轮为参照物,半透明材料相对齿轮是运动的,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因为整个过程三个齿轮都固定在墙上,所以大小齿轮没有产生相对运动,故B不正确,B符合题意;
C.所谓齿轮的“转动”只是我们以半透明材料为参照物所产生的光现象造成的错觉,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整个过程三个齿轮都固定在墙上,齿轮相对于白墙仍然是静止的,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D
【详解】A.人们能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故A错误;
B.笛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笛子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故B错误;
C.教室内安装噪声检测装置是用来检测噪声等级的,不能减弱噪声,所以学生不能免受噪声干扰,故C错误;
D.发生地震时产生的是次声波,由于声可以传递信息,所以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故D正确.
5、C
【详解】弦乐器发声的音调高低是由弦的材质、长度、横截面积、松紧度来决定的;在材质、横截面积、松紧度一定的情况下,改变其长度,可以改变音调高低;所以,演奏弦乐时,手指在弦上的位置不断变化,这是为了改变琴声的音调。
故选C。
6、D
【详解】A.“水银液面升高”是由于水银吸热,温度上升,发生“热胀冷缩”现象造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水银液面升高”说明水银柱的长度增大,而温度计内径几乎不变,即水银的体积变大,故B不符合题意;
C.水银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小,因此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密度变小,故C不符合题意;
D.水银柱被密封在温度计内,在“水银液面升高”的过程中,水银的量没有发生变化,即质量不变,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7、D
【解析】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一个饱满椰子的质量约为此数值的10倍,在2000g左右。
8、C
【详解】A.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A错误;
B.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而不是液化,故B错误;
C.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冰变成水是熔化,水变成水蒸气是汽化,故C正确;
D.水蒸气变成冰是凝华而不是升华,冰变成水是熔化而不是凝固,故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
9、BC
【详解】沏茶时,水温较高,会蒸发大量的水蒸气,由于杯的温度相对较低,当水蒸气上升时,遇到较冷的杯壁液化,水雾出现在杯的内壁;
随着杯壁温度逐渐升高,水温逐渐降低,小水球又蒸发,即汽化了,则水雾消失.
故“出现水雾”是液化现象,出现在内壁,“水雾消失”是汽化现象.
故选BC.
【点睛】
重点是液化的过程,当水蒸气遇冷液化时,一定要搞清楚是哪的水蒸气遇到哪的“冷”而形成,清楚这一点就能明白形成在内表面还是外表面了.
10、AB
【详解】A.湖面“月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故A符合题意;
B.平静水面上丹顶鹤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
C.皮影中影子的形成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挡住后,物体后面就会呈现出阴影区域,就是影子,故C不符合题意;
D.人看到河底变浅是由于河底处发出的光进入空气,发生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由于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加靠近水面,因此人逆着折射光线看过去,感觉河底变浅了,是光的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三、填空题
11、不变 变大
【详解】[1]由图可知,开关S闭合或断开,电压表始终测量电源电压,因为电源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
[2]开关S断开时,电路中R1和R2串联,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为R2组成的简单电路,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压不变,电阻变小,所以电流变大。
12、振动 大于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打雷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因为光的传播速度(3×108m/s)远远的大于声的传播速度(340m/s),所以我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13、运动
【详解】由题,船与参照物钓鱼岛之间的位置在变化,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可知该船是“运动”的。
14、 6
【详解】[1]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大小相等,;
[2]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因此当他远离平面镜后退1米时,人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
2m+1m=3m
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6m。
15、不变 变大 变小
【详解】[1]质量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物体的状态无关,所以啤酒凝固结冰后质量不变;
[2][3]啤酒的主要成分是水,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水凝固成冰后密度变小,由可知,水凝固成冰后体积变大;即瓶子里的啤酒凝固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16、2
【详解】由图示知,没有用砝码,,被测物体的质量是2g。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据此在法线右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然后根据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画出通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18、见详解
【详解】先过第一次入射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到达第二个反射面,同理先作法线,再作第二次反射的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如图所示,NO1、NO2分别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得
∠1=∠2
∠3=∠4
两镜面垂直,法线也垂直,即
NO1⊥NO2

∠2+∠3=90°
∠1+∠4=90°

∠2+∠3+∠1+∠4=180°

∠AO1O2+∠O1O2C=180°
AO1为入射光线,O2C为反射回来的光线,即AO1平行O2C并且方向相反。
19、30g,6cm3 减小误差
【详解】[1]第一组数据是,,则矿石的密度为

因为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所以其质量与体积之比应为即,计算可知,

与相等,所以,另两组数据分别为,;,;
[2]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实验过程中常采用多次测量的方法;
五、计算题
20、 (1)396km;(。
【详解】(1)由公式得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

(2)由题意可知,列车通过的路程

高铁列车从大连到沈阳需要的时间:

答:(1)从大连到沈阳的路程是396km;
(2)如果乘坐平均速度为220km/h的高铁列车从大连到沈阳,。
21、126km/h>120km/h;(或80km<84km或40min<42min)超速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该汽车从苏州到达上海的时间是:
t=9:40-9:00=40min= ,
由知道,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

由于沪宁高速公路限速120km/h,而126km/h>120km/h,所以,值勤交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
答:值勤交警要对该车司机作出超速处罚。

2023届四川广安友谊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373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