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那曲市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那曲市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那曲市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
1.图所示是一个简化了的玩具警车电路图。若只让电动机M工作,应(  )
A.只闭合S1 B.只闭合S2 C.S1、S2都闭合 D.S1、S2都断开
2.小明用凸透镜做成像规律实验,记录了成清晰像时的五组物距数据(如表),其中丁组能成等大的像,则能成放大的像的组是(  )
组别





物距(厘米)
8
10
15
20
25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戊 D.甲和丙
3.×103kg/m3的酒精,最合适的量筒是(  )
A.量程100ml,分度值2ml B.量程500ml,分度值50ml
C.量程250ml,分度值2ml D.量程400ml,分度值10ml
4.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日偏食 B.海市蜃楼 C.筷子变“弯” D.桥面倒影
5.一个放大镜的焦距为8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放大镜与药品使用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应
A.小于8cm B.等于8cm C.大于8cm D.在8cm和16cm之间
6.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物体同时开始运动
B.以甲为参照物,乙可能是静止的
C.甲、乙开始运动后,两物体相遇了两次
D.在t=3s时,甲物体的运动速度为1m/s
7.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时,小明让一束光紧贴纸板A射向O点,纸板B可沿折缝ON向后翻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α为反射角
B.增大α过程中,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
C.α=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说明此时不存在反射现象
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此时没有反射光线
8.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9.对下列四幅图阐述正确的是(  )
A.甲图,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方,用凸透镜矫正
B.乙图,远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后方,用凸透镜矫正
C.丙图,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丁图,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
10.崇左市江州区12月份的日平均气温约为
A.-10℃ B.5℃ C.20℃ D.30℃
11.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
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2.下列实例中,属于凹透镜应用的是(  )
A.近视镜片 B.照相机镜头 C.投影仪镜头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放学步行回家,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他是______的(填“运动”或“静止”)。
14.蜻蜓点水是指雌蜻蜓将卵直接产入水中。如图所示,是小华观察到的蜻蜓贴着水面沿直线飞行,连续三次“点水”后水面振动的波纹图片(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波纹,时间忽略不计),三个波纹刚好内切于坐标原点O。由图片可知:
(1)蜻蜓的飞行方向是沿y轴______(选填“正方向”或“负方向”),其平均速度______水波的移动速度(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华测得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历时2s,则蜻蜓飞行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
15.如图所示,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进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跳跃。相对于草地,他们都是_____的,相对于小袋鼠,袋鼠妈妈是
_____的。这就是我们说的运动和静止的_____性。
16.一束光AO射向平面镜,光线AO与镜面的夹角如图所示,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现在城市里很多高楼大厦采用玻璃幕墙作装饰,当强烈的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时,就会发生_____反射,造成“光污染”.
三、实验题
17.(8分)小明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间/min
0

1

2

3

温度/oC
90




98
98
98
(1)分折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温度的特点是______;
(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oC,低于100oC的原因可能是当时当地大气压强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图______(选填“乙”或“丙”)能反映水沸腾之前产生气泡的情形;
(4)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选填序号①;“自上而下”或②:“自下而上”)的顺序组装;
(5)沸腾的实验中,如果没有酒精灯的持续加热,沸腾过程就会停止,即使水温还能在短时间内停留在沸点的温度,但是水面和内部都恢复平静,所以说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______热。
18.(8分)请画出如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19.(8分)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实验中,
(1)如图,将长方体木块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滑动摩擦力大小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实验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
木块放置情况
接触面
压力F/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1
平放
木板
4

2
平放
木板
6

3
平放
木板
8

4
侧放
木板
8

5
平放
木板上铺棉布
6

6
平放
木板上铺毛巾
6

①分析2、5、6三组实验数据,可得到相关结论,下列实例与结论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②分析______(填序号)两组数据可得: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关。
③分析1、2、3三组实验数据,可以写出滑动摩擦力f与压力F的关系式为:f=______。
四、作图题
20.(8分)如图为一束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此光线通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________)
21.(8分)一棵小树生长在水塘中,图中用带箭头的线段AB表示小树露出水面的部分.请在图中画出AB通过水面反射所成的像A′B′.
(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一列长为36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m的大桥,测得火车全部在大桥上运行的时间为48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为多少km/h?;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需要的时间为多少s?
23.(12分)超声波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声呐系统向海底发出信号经8s被该系统接收,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详解】由电路图知,若只让电动机工作,则需闭合开关,断开开关。
故选A。
2、D
【详解】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当物距为2倍焦距时能成等大的像,由此和丁组数据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所以在所给数据中当物距为8cm时,物距在焦距之内成放大的像,当物距为15cm时,物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放大的像,甲组和丙组能成放大的像。
故选D。
3、C
【详解】×103kg/m3的酒精体积为
用量筒量取125cm3酒精的质量就是100g,因为要一次量取酒精,因此答案A不符合要求;要尽可能精确的量取,量筒的分度值越小越精确,因此要选用量程为250ml,分度值为2ml的量筒较合适。
故选C。
4、A
【详解】A.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很多,如日食、月食,井底之蛙,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排队、植树等,A符合题意;
BCD.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现象;筷子变弯是光的折射现象;桥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A
【详解】放大镜实际上是一个凸透镜,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张大爷用此放大镜来观察药品使用说明书上较小的文字时,放大镜与药品使用说明书之间的距离应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即小于8cm。
故选A。
6、C
【详解】A.由图可知t=0时乙开始运动,t=2s时甲开始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甲、乙图像的斜率为v,v甲≠v乙,因此以甲为参照物,乙不可能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分别在t=3s,t=9s时两物体路程相同,即相遇了两次,故C正确;
D.由图可知t=3s时,甲的速度为
故D错误。
故选C。
7、B
【分析】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增大α过程中,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判断其变化情况;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同时当把纸板向后缓慢旋转时,反射光线将会消失,证明了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但此时光线仍是存在的。
【详解】A.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所以图中α为入射角,故A错误;
B.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增大α过程中,反射角也增大,反射光线沿顺时针转动,故B正确;
C.α=0°时,看不到反射光线,是因为反射光线原路返回,与入射光线重合,此时仍存在反射现象,故C错误;
D.纸板B向后翻折后,反射光线消失,是因为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此时反射光线仍存在,故D错误。
故选B。
8、C
【详解】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可以得到凸透镜的焦距f=20cm.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u=30cm,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C.
9、B
【详解】A.甲图中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说明该眼睛是近视眼,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故A错误;
B.乙图中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后面,说明该眼睛是远视眼,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进行矫正(使光线提前会聚);故B正确;
C.显微镜的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放大的虚像;其物镜相当于投影仪的镜头,成放大的实像,故C错误;
D.望远镜中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正好落在目镜焦距内的位置,目镜再对这个像进行放大;因此其物镜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故D错误。
故选B。
10、C
【详解】崇左市江州区距离省会南宁110km,平均气温约为22℃,12月份偏低,约为20℃,故选C。
11、B
【详解】A. 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 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故 B正确;
C.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者是等效的。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A.近视镜片应用的是凹透镜,故A符合题意;
B.照相机镜头应用的是凸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投影仪镜头应用的是凸透镜,故C不符合题意;
D.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应用的都是凸透镜,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3、静止
【详解】以该同学身上背着的书包为参照物,同学与书包无相对移动,故他是静止的。
14、负方向 等于
【详解】(1)[1][2]因为三个水波的圆心在y轴上,而且沿y轴负方向水波半径越来越小,所以蜻蜓应沿y轴负方向飞行;根据三个水波内切,即蜻蜓点水时先点水的水波恰好传到后点水的位置,所以蜻蜓的飞行速度等于水波的传播速度。
(2)[3]蜻蜓每次点水只形成一个圆形波纹,点水的位置在于圆形的圆心,蜻蜓三次点水的坐标依次为:(0,8m)、(0,3m)、(
0,1m),蜻蜓由第一次点水到第三次点水飞行的路程
s=8m-1m=7m
时间t=2s,飞行的平均速度
v==
15、运动 静止 相对
【详解】[1]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时,相对于草地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是运动的;
[2]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
[3]由此可见: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6、65° 镜面
【分析】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平行光射到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反射面时,反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会造成光污染.
【详解】首先做出法线,如下图所示: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所以入射角为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反射角也为65°.
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表面光滑,这些作为反射面的时候,都属于镜面反射,太阳光射到上面,入射光线被反射,从同一方向射出,光线很强,照到物体上会给人们的生活工作等造成很大的不便,称为白亮污染或光污染.
故答案为65°;镜面.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要注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概念.此题还考查镜面反射的实例,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积累与物理相联系的现象,将物理与社会联系起来.
三、实验题
17、吸热但温度不变 98 低于 乙 ② 吸
【详解】(1)[1],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2)[2][3]由表格知水的沸点为98℃,小于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则当地大气压强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3)[4]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
(4)[5]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即自下而上的顺序。
(5)[6]停止加热后,水不能吸收热量,水面和内部很快恢复平静,表明水不再沸腾,这说明液体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吸热。
【点睛】
本题考查探究水沸腾的实验,解题关键是将实验操作要求及结论熟练掌握,认真审题分析。
18、
【详解】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
【点睛】
有些同学不注意会将像画成实线,切记平面镜成的是虚像,应该画成虚线才合适,这些细节问题要注意。
19、等于 B 3、4
【解析】第一空.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时,
木块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则木块在水平方
向上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
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示数;
第二空.分析序号2、5、6三组数据可知:压
力相同,接触面越粗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
大,摩擦力越大;
A.用力压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笔字,是通
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题
意; B.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
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加摩擦力的,
故B符合题意。
第三空.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接触面的面积无

那曲市2022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285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