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表示的是甲乙两物体路程与时间关系图象,如图可知,两物体速度大小( )
A.v甲>v乙 B.v甲<v乙 C.v甲=v乙 D.无法确定
2.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
C.“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
D.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
3.甲、乙两车分别在同一直线上的M、N两点(M、N间距为10m),同时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的图像分别如图所示,经过时间t,甲、乙相距80m,则该过程中
A.t一定为10s
B.甲车的路程一定为4m
C.t可能为90s
D.乙车的路程可能为36m
4.体积为450cm3的水结成冰(ρ冰=×103kg/m3),则冰的体积为
A.400cm3 B.450cm3 C.550cm3 D.500cm3
5.下列事例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的是( )
A.路灯下人的影子 B.树木在湖水中的“倒影”
C.教室黑板“反光” D.清澈的水底看起来变浅了
6.我稳、安全著称。在高速行驶的复兴号上,某乘客看到一枚立着的硬币保持数分钟静止不动。乘客所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路旁的树木 B.终点站
C.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 D.座椅
7.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器外壳接地
8.在实施科学探究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主要环节顺序正确的是(  )
A.提问、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分析和评估
B.猜想、提问、设计实验、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并收集证据、提问、猜想、评估
D.分析和论证、提问、设计实验、猜想、结论和评估、进行实验
二、多选题
9.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的位置、大小跟物体的位置、大小有什么关系?”实验中,桌上已给出的实验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刻度尺、打火机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A、B);白纸一张。A蜡烛是“物” 。实验中,确定A蜡烛的像的位置后,在白纸上沿蜡烛A和蜡烛B的边缘画圆,并测出相应的物距u和像距v。第一次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蜡烛B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应只点燃A蜡烛
B.应在“M”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C.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获得多组数据是为了减小误差
D.第一次实验测量的像距v1=
10.截面为正方形、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如图所示.则这个玻璃体( )
A.可以看做两块凹透镜 B.可以看做一块凸透镜
C.对图示光束具有发散作用 D.对图示光束具有汇聚作用
三、填空题
11.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此物体的重力为_____;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_____。
12.在数字后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单位: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_____,,
13.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龙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________;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________传播;
14.小华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器材时应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上,图中在屏上成清晰实像的场景的实际应用是______(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应将凸透镜移到______cm刻度处。
15. “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金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是宋代词人梅圣俞对泰山日出的形容,则当看见太阳刚从云海升起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_____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假设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人们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的情况相比_________(选填将“提前”或“延后”)。若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_________6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6.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刻度尺最左端与物体一端对齐。()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向空气中的一块玻璃砖,请画出这束光进入玻璃和离开玻璃后的光路图。(要求保留作图痕迹)
(______)
18.入射光线AO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请在图中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_________)
19.(10分)小明同学和小刚同学分别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实验过程中。
(1)选择实验器材时,小明同学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在不更换电流表的情况下,小明的正确操作是对电流表______;
(2)小刚同学在闭合开关前,电流表指针指在零刻度处。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请你帮小刚分析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纠正错误后,图乙是他们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4)若在图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改动后电流表测量的是______(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5)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如下表所示,由此得出初步结论:______(只写表达式);
位置
IA
IB
IC
电流/A



(6)小明提出:为了得出更普遍的规律,应当进行多次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_。
五、计算题
20.(6分)如图所示为某汽车研究所研制的一新型太阳能电动观光车。按原设计,使用钢质外壳质量高达158kg,为减轻车体自身的重,外壳拟采用一种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已知:钢的密度ρ钢=×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03kg/m3),通过计算回答:
(1)换用新材料后,该观光车外壳的质量是多少?(车身体积不变)
(2)该观光车匀速行驶5min经过的路程是3km,若以这个速度行驶18km,所需时间为多少?
21.(6分)2019年12月30日早上8点40分,开往张家口的G2505次列车(如图)从北京北站驶出,标志着京张高铁正式开通。京张高速铁路主线由北京北站至张家口站,正线全长174km,设10个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采用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设计时速为350km/h的智能化高速铁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高寒、大风沙高速铁路。列车时刻表如下。求:
(1)结合时刻表计算出G2505次列车从北京北站到张家口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____?
(2),,当它以80km/h的速度从进隧道到驶出隧道共用了多长时间_________?
(3)由于列车经过清华大学东门后,线路逐渐抬升,设计团队特意在隧道出口处设计了全封闭声屏障,这是在__________减少列车带来的噪音污染。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A
【详解】由图象可知,当甲、乙两物体所用时间相同时,甲通过的路程大于乙通过的路程,根据速度公式:可得:时间一定时,速度和路程成正比,故
v甲 >v乙 ,
所以A符合题意,B、 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详解】A.声波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所以A错;
B.光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00000km/s,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是340m/s,所以B错;
C.金子是反射光的,所以金子不是光源,C错;
D.所有声音的传播都需要介质,所以D正确;
应选D.
3、C
【详解】AC.由图象可得,甲的速度
v甲==,
乙的速度
v乙==,
根据题意可知,经过t,甲、乙相距80m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甲乙两车未相遇时相距80m,二是相遇以后相距80m。故可得:
v甲t+v乙t=80m

v甲t+v乙t=10m+80m=90m,
代入数值可得:
×t+×t=80m

×t+×t=10m+80m=90m,
解得
t=80s,

t=90s,
即t可能为80s,也可能为90s,故C正确,A错误;
BD.当时间是80s时,甲车的路程
s甲1= v甲t1=×80s=32m,
乙车的路程
s乙1= v乙t1=×80s=48m,
当时间是90s时,甲车的路程
s甲2= v甲t2=×90s=36m,
乙车的路程
s乙2= v乙t2=×90s=54m,
故BD错误。
4、D
【详解】水的质量为m=ρ水V水=1000kg/m1×450×10−6m1=,水结冰后质量不变,冰的体积V冰= =×10−1m1=500cm1.故选D.
【点睛】
已知水的体积,根据公式m=ρV可求水的质量,水结冰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V=可求冰的体积.
5、A
【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出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湖水中树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黑板“反光”是光线发生了镜面反射,所以不是光的直线传播,故C不符合题意;
D.水底看起来变浅了,属于折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6、D
【详解】A.硬币和路旁的树木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硬币和终点站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终点站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硬币和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以车厢中走动的服务员为参照物,硬币是运动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硬币和座椅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座椅为参照物,硬币是静止的,故D符合题意。
7、D
【详解】,导线裸露在外面,容易触电,故A错误;
B. 使用测电笔时,手不能接触金属杆,但要接触笔尾金属体,故B错误;
,容易引发触电,故C错误;
D. 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应使用三孔插座,这样可防止因电器漏电而触电,故D正确.
8、A
【详解】科学探究过程一般要经历的主要环节是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环节,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二、多选题
9、ABD
【详解】AB.做实验时,只点燃蜡烛A,蜡烛A在玻璃板中成像,观察蜡烛的像时,眼睛要在蜡烛A的一侧,眼睛既能看到蜡烛A,又能看到代替蜡烛A像的蜡烛B,当B好像被点燃时,说明B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A与A的像大小相同;故A、B正确;
C.实验中,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主要是为了获得多组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故C错误;
D.实验测量的物距是A的右端到直线的距离,则根据对称性可知,像距应是B的左端到直线的距离,由图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所以此时对应的像距v=,故D正确。
10、AC
【详解】如图,中空部分为椭圆形的玻璃体,整体看好像是一个凸透镜,但要清楚对光起折射作用的是玻璃部分,所以将其从中间分开来看,相当于两个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C符合题意,BD不符合题意.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将其从中间分开来看,这时相当于两个凹透镜,不能当成一个凸透镜来考虑.
三、填空题
11、 竖直向下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到,,,;
[2]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2、cm;m/s;kg
【分析】此题考查我们对常见物体不同物理量的估测,根据对常见物体和相关物理量单位的认识,填上合适的单位。
【详解】初二同学平均身高约160cm左右,,。
【点睛】
一个数据在数学上如果没有单位还可以表示出其大小,但在物理上一个数据如果没有单位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结合生活常识加上一个合适的单位,物理数据才有意义。
13、振动 空气
【解析】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歌唱时声带在振动,所以感觉喉头在振动;教室的同学听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
14、主光轴 投影仪 40
【详解】[1]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即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才能使像成在光屏中央。
[2]由图示位置可知,物距u=15cm,像距v=30cm,即u<v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
[3]保持蜡烛和光屏在10cm处和55cm处不动,要再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光的可逆性,此时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应将凸透镜移到10cm+30cm=40cm刻度处。
15、下方 延后 大于
【分析】根据光发生折射时的光线偏折情况和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来解答;游泳池水面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是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由于光的折射,人看到的池底比真实位置变浅。
【详解】[1]由于光的折射作用,太阳刚刚从云海升起时,阳光已经被大气折射到山上,此时太阳实际的位置位于云海下方;
[2]若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太阳光将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由于地球是圆形的,所以只有太阳升到某一位置时才能观察到;而正因为地球表面上有大气层,太阳光射入大气层时会发生折射现象,能够提前观察到;所以如果地球表面不存在大气层,那么观察到的日出时刻与实际存在大气层时的情况相比将延后;
[3]由于水面是平面镜,灯离水面6m,水中灯的像离水面也是6m,而人看到的池底是折射形成的虚像,比真实的池底偏高,由题意可知池底的像离水面6m,所以池底离水面的距离大于6m。
16、错误
【详解】使用刻度尺测量时,测量的始端与0刻度线对齐,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测量结果要减去前面的数值,不必将刻度尺最左端与物体一端对齐。
四、作图、实验探究题
17、
【详解】首先过入射点画法线,然后根据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从玻璃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作出折射光线,并且进入玻璃砖的光线和离开玻璃砖的光线平行。如图所示:
18、
【解析】先过入射点O点画出法线,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由于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法线右侧的水中画出折射光线,且向法线偏折,如图所示:
19、校零 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C B IC=IA+IB 换用规格不同的小灯泡进行实验
【详解】(1)[1]选择实验器材时,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如图丙所示,指针偏转到零刻度的左侧,应该对电流表校零。
(2)[2]当闭合开关试触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丙所示,测量电流时,电流要从电流表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电流表指针会反向偏转,说明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
(3)[3]由图乙可知,电流表测的是干路电流,所以对应甲图的C位置。
(4)[4]图乙中把a导线的左端由电流表的“”接线柱改接在“-”接线柱上,电流表与L2串联,对应甲图中的B位置。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2022-2023学年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559 KB
  • 时间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