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陕西省定边县联考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陕西省定边县联考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陕西省定边县联考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
1.质量为3×103g的物体最有可能是( )
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匹马 D.一只老母鸡
2.一般情况下,下列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 )
A.海波
B.松香
C.玻璃
D.沥青
3.如图所示,2020年7月23日,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托举着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在升空过程中,下到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
B.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
C.若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静止的
D.若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
4.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就会增加
C.物体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
5.如图,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
A.图甲说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图乙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C.图丙告诉我们同种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
D.图丁表明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匀速运动
6.对以下物体运动的描述,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
B.地球绕太阳公转
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
D.静靠在运行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
7.桌面上放有三个相同的玻璃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它们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是
A.乙、丙、甲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8.学校在预防新冠肺炎期间,要求对每位师生进行体温检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体温计的量程是35℃~45℃
B.体温计的分度值是1℃
C.℃,该同学体温正常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一定为0℃
9.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
10.如图中所示的军事观察孔,图中的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在在孔中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将(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晚上,小明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白纸上,用手电筒正对着镜子照射,从侧面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镜子和白纸都较亮 B.镜子和白纸都较暗
C.白纸比镜子亮 D.镜子比白纸亮
12.根据如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狗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发声频率范围比人听觉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二、填空题
13.课堂上,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_____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的缘故;坐在座位上认真听课的同学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______传过来的。
14.小明喜欢利用pad听歌,根据声音的_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就判断出是哪位歌手;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说明声能传递_________(“信息”或“能量”)。
15.如图,将一根塑料绳一端握紧,把绳尽可能撕成细丝,用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的现象是___,说明的道理是_____。
16.物理上常用“频闪照相”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图(a)是照相机记录跑步者甲、乙两次跑步时的频闪照片,已知照片曝光时间间隔一定,由此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a)的两次记录中,________(选填“甲”或“乙”,下同)跑步的平均速度大;
(2)图(b)中的图象描述的是________的运动;
(3)若跑步路程6km用时20min,则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4)如图(c)所示是跑步者用随身携带手机APP软件记录的“配速”(配速定义:通过每公里路程所需要的时间)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则:在t1、t2和t3三个时刻中,运动得最快的时刻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17.(8分)在一次实验教学中,某小组的同学对盐水进行密度的测量:
(1)如图,小丽和小花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下实验:
①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把游码移到零刻度线处,指针停止后的情形如图甲,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选填“右”或“左”)调,直至天平平衡。
②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5 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盐水的质量为_______g,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g/cm3,
③小丽和小花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比真实值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小伟回到家里自己配置了盐水,用家里的一台电子秤(如图丁所示)和没喝完的半瓶纯净水,做了如下实验:
①用电子秤测出瓶和纯净水的总质量为m1,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标记为A,
②把瓶中的水全部用来浇花,然后吹干,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2,
③把自己配制的盐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与_____相平,再用电子秤测出瓶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3,
④则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已知纯净水的密度为ρ0,用测得的量和ρ0表达)。
18.(8分)两实验小组分别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和“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两实验小组记录数据汇总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冰)温度/℃
-20
0
0
0
10
20
30

(冰)状态

固液
固液
固液




蜡温度/℃
35
45
50
54
58
62
66

蜡状态


粘稠
变稀




(1)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冰与蜡在熔化过程中的不同点是:冰熔化时温度______, 蜡熔化时温度______。(两空均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2)在上表所示实验中的第 1 分钟末至第 3 分钟末的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选填“A”或“B”)
A.冰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B.冰不吸收热量,因为它温度不变
19.(8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钢尺做探究声音的特性实验,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
(1)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使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改变钢尺振动的快慢。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越慢时,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_________。
(2) 让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拨动钢尺,改变钢尺振动的幅度。从实验可观察到: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就越_________。
(3) 用手握住钢尺,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_而产生的。
(4) 该同学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声性能,除了待检测的材料外,可利用的声源还有:音叉、机械闹钟。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______。该同学将声源放入鞋盒内,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他设想了下面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比较好的是_________。
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
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若另一同学通过实验得到的现象如表格所示,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
材料
衣服
锡箔纸
泡沫塑料
距离
响度
听不见声音
听不见声音
听不见声音
四、作图题
20.(8分)画出图中一束光线经过玻璃砖的光路图_____。
21.(8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M′中的像A′B′.
五、计算题
22.(10分)从上海到南京的某动车组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项目
上海
苏州
常州
南京
到站时间
09:51
10:32
11:45
发车时间
09:15
09:53
10:34
里程km
0
84
165
300
(1)该动车由上海到南京的时间是_____h,从上海到南京的平均速度是_____km/h。
(2) 假设该动车以全程的这个平均速度完全穿过一条长2200m的隧道,所用时间是72秒,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____
23.(12分)用燃气灶烧水,,使50kg的水从20°C升高到70°C。×103J/(kg•°C)×107J/kg。求:
(1)。
(2)水吸收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
【详解】A.一只麻雀的质量在30g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
B.一只老鼠的质量在200g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
C.一匹马的质量在300kg左右,故C不符合题意;
D.一只老母鸡的质量在3kg左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A
【详解】A.海波有确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属于晶体,故A符合题意;
BCD.松香、玻璃、沥青无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因此都属于非晶体,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B
【详解】A.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天空一号”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天问一号”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静止的,故A错误;
B.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B正确;
C.在升空的过程中,“天问一号”相对于火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火星为参照物,“天问一号”是运动的,故C错误;
D.在升空的过程中,运载火箭相对于地球表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球表面为参照物,运载火箭是运动的,故D错误。
4、D
【详解】A.晶体在熔化的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故A错;
B.物体吸收了热量,若不同时对外做功,它的内能就会增加;若同时对外做功,就不好确定其内能变化,故B错;
C.物体温度升高,也可能是因为对物体做功引起的,故C错;
D.物体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要正确理解温度、热量与内能的关系.记住解决问题的诀窍.
5、A
【详解】A、横坐标表示质量,纵坐标表示重力,由图象可知重力跟质量成正比,符合题意;
B、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速度随时间的增大而增大,是一种加速运动,不符合题意;
C、横坐标表示体积,纵坐标表示质量,说明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跟质量、体积都无关,不符合题意;
D、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如图斜线部分,路程跟时间成正比,表明速度不变是一种匀速运动;横线部分,当时间增大时,路程不变,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先匀速再静止,不符合题意.
故选A.
6、C
【分析】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详解】A.月亮在白云中穿行,月亮和白云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白云为参照物的,故A不符合题意;
B.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和太阳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太阳为参照物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坐在奔驰的火车里,以地面的某一点为参照物,车和人与地面的某一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故C符合题意;
D.静靠在行驶中的列车座椅上的人,以列车为参照物,人和车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人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A
【详解】如图,取相同体积的三种液体V,可得质量关系m甲>m乙>m丙,
由ρ=可知ρ甲>ρ乙>ρ丙;
在左图中,三种液体的质量相同,而ρ甲>ρ乙>ρ丙,由V=可知V甲<V乙<V丙,
所以左边烧杯的液体为乙,中间为丙,右边为甲,
三个杯子从左至右依次装的液体种类:乙、丙、甲.
8、C
【分析】本题要从体温计的读数、分度值、读数时能否离开被测物体以及温度计原理来解答,℃,根据分度值和液面位置可以读出温度值;摄氏温度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
【详解】A.体温计测量的范围是35∼42℃,故A错误;
B.℃,故B错误;
C.人的正常体温大约37℃左右,℃属于正常体温,故C正确;
D.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故D错误。
故选C。
9、C
【详解】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以及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如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A正确;
B.声音由振动产生,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动发声,故B正确;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C错误;
D.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品质特征,可以用来区分声源,所以“暮鼓晨钟”里的钟声和鼓声是人们依据音色进行分辨的,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注意能正确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特征,由声源振动的材料、方式等决定,可以用来区分声源.
10、A
【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定律进行分析,即作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路径和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路径,然后比较两次观察的范围。
【详解】眼睛通过空气孔看到的范围和通过玻璃看到的范围如图所示:
内侧两条光线表示在空气中的光路,外侧两条光线表示在嵌入玻璃砖后的光路,从图中可以看出,嵌入玻璃砖后观察的范围变大;
故选A。
11、C
【详解】由于镜面光滑,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逆着手电筒的光线反射回去;而白纸是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从侧面看的时候由于白纸发生的是漫反射射向各个方向的光线都有,所以看到的白纸较亮。而平面镜表面很光滑所以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反射光线仍然沿同一方向射出,因此镜子几乎没反射光线射入人的眼睛,所以从侧面看,应该是白纸比镜子亮。
故选C。
12、B
【详解】A.由图可知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10000~120000Hz的声音,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人能听到频率为20~20000Hz的声音,狗发出的声音在这个范围内,故B正确;
C.由图可知人发声频率范围比人听觉频率范围要小,故C错误;
D.15Hz的声音超出了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即使振幅足够大,人耳也不能听到,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漫 空气
【详解】[1]教室里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因为光在黑板上发生漫反射,漫反射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同学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过来的。
14、音色 能量
【详解】[1]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不同的发声体,其音调和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一般不同;因此听歌时,很容易分辨出是哪个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2]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
15、细丝会分开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详解】[1][2]干燥的手捋塑料细丝时,出现摩擦起电现象,使塑料细丝带同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而分开。

2023届陕西省定边县联考物理八年级上册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673 KB
  • 时间2025-01-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