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3届黑龙江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3届黑龙江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3届黑龙江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密度的一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kg冰与1kg水的密度相等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密度变大
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
D.固体的密度都比液体的密度大
2.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光源的是
A.月亮 B.烛焰 C.工作的电灯 D.太阳
3.一束光线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如图能正确反映折射光线偏折方向的是( )
A. B.
C. D.
4.现有“220V 40W”、“110V 40W”和“36V 40W”的三个电灯,分别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则
A.“220 V 40 W”的电灯最亮
B.“110 V 40 W”的电灯最亮
C.“36 V 40 W”的电灯最亮
D.三盏电灯一样亮
5.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雾凇的形成 B.河水结冰
C.樟脑丸逐渐变小 D.露珠的形成
6.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
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
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
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7.上体育课时,体育老师发现同学们要用的篮球很软,于是他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充气。则篮球内气体的(  )
A.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增大
B.质量增大,体积不变,密度增大
C.质量增大,体积增大,密度不变
D.质量不变,体积不变,密度不变
8.隔水炖就是把食物放在小炖盅里,再把小炖盅放在大锅里,大锅里放水,通过水蒸气的温度和压力缓慢而均匀地将热量渗入到小炖盅内,保持炖品营养可口,原汁原味!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炖盅内的水同时沸腾
B.炖盅内的水温比锅内的水温低
C.炖盅内的水不会沸腾,汤的温度只能够达到水的沸点
D.炖盅内的水温比锅内的水温高,会先于锅内水沸腾
9.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确切含义是( )
A.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B.铁的质量比木头大
C.铁的体积比木头大 D.铁的重力比木头大
10.如图是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最好在明亮的环境中进行
B.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像会成在光屏上
D.玻璃板应选择较厚且涂有水银反光面的镜子
11.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放一根粗细均匀的木棒,a端在2倍焦距之外,b端在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如图所示,那么木棒在光屏上的像是( )
A.a端变细,b端变细 B.a端变粗,b端变粗
C.a端变细,b端变粗 D.a端变粗,b端变细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属于升华现象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属于液化现象
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属于凝固现象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属于汽化现象
二、填空题
13.2019年10月1日上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如图为群众游行中的“扬帆大湾”广东彩车和“壮美广西”彩车,它们以相同的速度驶过天安门广场,如果以“广西彩车”为参照物,“广东彩车”是_____的;在天安门城楼上的观众觉得“广东彩车”是运动的,他们选取的参照物是_____;这说明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_____.
14.在人工降雨时,向高空撒下干冰,由于干冰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吸收热量,使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下落时__(填物态变化名称)而成小水珠,落到地面上成了雨.
15.,,若将镜子向人移动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_____m,像高是
______m。
16.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叫__________,它是测量_____的仪器,此时它示数为______牛。
三、实验题
17.(8分)实验桌上有符合要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质量已知的新钩码一盒(10个),铁架台。小英同学想利用以上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请你帮助小英完成实验。
(1)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小英可以通过改变______来改变该自变量。
(2)小英设计并完成实验,根据测得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G-m图像。小华同学发现该图像并没有经过坐标原点。他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复核,发现测量和记录均正确无误。经过一番讨论交流后,形成了以下四种观点,其中不符合实际的是______。(多选,填写选项前字母)
A.物体的质量变化不均匀所致 B.可能因为测量工具不够精确所致
C.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所致 D.坐标单位选的不合适所致
18.(8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点燃蜡烛后,在调整过程中,他发现光屏上承接蜡烛的像偏下,则应调整光屏、凸透镜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
(2)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按如图所示的位置放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此时物距为___________ cm,像的大小比物体要___________;
(3)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左右移动光屏均接收不到像,接着应该___________;
A.上下移动光屏去接收
B.将光屏放到凸透镜左侧去接收
C.取走光屏,直接通过凸透镜观察
(5)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光屏的___________(选填“左面”或“右面”)。
19.(8分)小兰对“物体的质量不随物态的变化而改变”产生质疑,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简述你的实验方法:
四、作图题
20.(8分)在图中,一束光射向平面镜 MN,请画出法线和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______)
21.(8分)在图中的里填上适当的电表符号,当开关S闭合时,电路能正常工作。
(_____)
五、计算题
22.(10分)一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求:
(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多少g?
(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多少cm3 ?
(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多少g/cm3?
23.(12分)如图甲是小灯泡L中的电流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将小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为4V且不变,电阻R的阻值为40Ω.求:
(1)只闭合开关S,小灯泡L实际消耗的电功率P.
(2)闭合开关S和S1,电流表的示数I.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详解】A.根据ρ=知,1kg冰与1kg水,质量相同时,冰的体积大,则密度小,故A错误;
B.乒乓球不慎被挤瘪但无破损,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体积变小,根据ρ=知,球内气体密度变大,故B正确;
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m=ρV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所以为减轻质量,比赛用的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
D.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固体的密度不一定比液体的密度大,例如铁的密度比水银的密度小,故D错误。
故选B。
2、A
【详解】能发光的物体是光源,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反射的是太阳光,所以月亮不属于光源,烛焰、工作的电灯、太阳都能发光,是光源,故选A。
3、B
【详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选B。
4、D
【详解】三个灯泡分别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电功率分别为各自的额定功率,已知三个灯泡的额定功率相同,所以三盏电灯一样亮,故选
D。
5、C
【详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天气急剧降温凝华成的雾凇,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B.河水结冰,是液体凝固成固体的现象,需要放热,不符合题意;
C.樟脑丸变小是固体樟脑丸遇热升华为气态,而变小,需要吸热,符合题意.
D.露珠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放热,不符合题意.
6、B
【详解】A、小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7、B
【详解】他用打气筒给篮球充气,当篮球变圆后,仍继续给它充气,此时球内体积不变,但气体质量增加,由密度公式可知密度增大;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8、C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沸腾的条件:达到沸点并且不断吸热.同时要知道要发生热传递,两个物体之间必须存在温度差.
【详解】开始锅与碗中的水都会吸热升温,但当锅中的水达到沸点时吸热会沸腾起来,但温度不再升高.此时碗中的水也会达到沸点,但由于碗中的水与锅中水的温度相同,所以不能继续吸热,所以碗中的水不会沸腾、即:碗中的水能够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沸腾的条件,一定要知道液体要沸腾,不但要达到沸点,而且要不断吸热.
9、A
【详解】人们常说:铁比木头重,应该这样说:在体积相等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要大。即铁的密度比木头大。
故选A。
10、B
【详解】A选项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这样成像比较清楚;
B选项蜡烛远离玻璃板过程中, 蜡烛的像始终与蜡烛等大;
C选项把光屏放在玻璃板后像所在的位置,平面镜成像是虚像,像不会成在光屏上;
D选项玻璃板应选择较薄且没有水银玻璃板,这样做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像的大小.
11、C
【详解】因此时b端位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故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因a端位于2倍焦距之外,故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所以木棒所成的像将是a端变细,b端变粗.故选C.
12、B
【解析】A、初春,湖面上的冰化成水是由固态变为液态的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末,草叶上形成“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B正确;
C、深秋,树叶上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C错误;
D、严冬,树枝上形成“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3、静止 天安门 相对的
【分析】选择合适的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状态,运动与静止是相对的.
【详解】[1]当物体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相同时,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
[2][3]当行驶的车辆相对于地面上固定的物体而言,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是运动的,静止和运动是相对而言的.
14、升华 凝华 熔化
【详解】人工降雨是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冷云层,会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小冰晶逐渐变大而下降,下落时吸收热量就会熔化为液态的水,形成降雨.
15、1
【详解】[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若将镜子向人靠近1m,则他距平面镜为
﹣1m=
,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
+=1m
[2]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不管是靠近镜子还是远离镜子,像的大小不变。,
16、弹簧测力计 力
【详解】[1][2]由图像可知该装置为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3],。
三、实验题
17、钩码质量 钩码的数量 AD
【详解】(1)[1][2]探究物体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那么该实验中的自变量是钩码质量;小英可以通过改变钩码的数量来改变该自变量;
(2)[3]A.即使物体的质量变化不均匀,G-m图像依然是可以过坐标原点的,选项A符合题意;
B.测量工具不够精确导致所描的点位置会有偏差,这也有可能导致图像不过坐标原点,这个符合实际,B项不合题意;
C.弹簧测力计没有调零,那么当质量为零,即没有挂钩码时,也会出现这情况,这个符合实际,C项不合题意;
D.坐标单位选的不合适,不会导致图像不过坐标原点,这个不合实际,选项D符合题意。
18、同一高度 15 大 右 C 左面
【详解】(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为了是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应调整光屏、凸透镜和烛焰,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
(2)[2][3]由图可知,蜡烛在5cm处,凸透镜在20cm处,光屏在50cm处,则物距和像距分别为
u=20cm-5cm=15cm,v=50cm-20cm=30cm
物距小于于像距,且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光屏上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即像要比物体大。
(3)[4]要想光屏上得到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需要增大像距,即应将蜡烛向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5]当物距小于焦距时,凸透镜成的是虚像,物像在凸透镜同侧,光屏上接不到像,观察时要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观测烛焰。故AB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5)[6]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戴上近视眼镜后,像成在视网膜上,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取下凹透镜,光线会聚点成的像会成在光屏的左面。
19、见解析
【详解】(1)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冰的质量为m冰;(2)用天平测量冰熔化后的烧杯和水质量为m水;(3)根据m冰=m水,可得出物体的质量与物态无关。
四、作图题
20、
【详解】首先垂直于镜面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再标明反射角。如下图所示:

21、
【详解】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使用,而电压表要与被测用电器并联;由电路图知道,上面和右边电表应为电流表,如果上面是电压表,则L1 断路,灯泡不能正常发光,左边电表应为电压表,如下:
五、计算题
22、 (1)500g;(2);(3)
【详解】解:(1)容器的质量为100g,装满水时,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600g,所以水的质量
(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
(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液体体积等于水的体积,总质量是800g,则此液体的密度是
答:(1)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质量是500g;
(2)该容器装满水时,水的体积是;
(3)用该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800g,此液体的密度是。

2023届黑龙江红光农场学校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363 KB
  • 时间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