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深入推进优质增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 】是由【wyj1510845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深入推进优质增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1/30
1
深入推进优质增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5/1/30
2
问题的提出
01.
设备管理优质增效措施
04.
主要原因分析
02.
要点总结
05.
实施途径
03.
主要内容
CONTENTS
问题的提出
3
问题思考:
设备管理如何以“优质增效”为主线在全厂的每个岗位开展并落到实处,确实提供设备运行稳定的结果?
主要原因:
具备良好性能的设备是确保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硬件基础。
优质的设备管理工作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改善安全生产,创造员工不断提高收入的工作环境。
每位员工应当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每位员工在不同程度上持续关注和改进的工作。
设备管理应当具备“优质意识”和“危机意识”。
2025/1/30
主要原因分析
4
指标现状
项 目
时间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累计
比较
产量(t)
2010年
42,701
54,044
69,913
60,765
52,741
280,166
2011年
68,080
62,614
67,098
57,299
65,095
320,189
%
故障时间
(h)
2010年
2011年
%
定修时间
(h)
2010年
2011年
%
临时检修
(h)
2010年
2011年
-%
维修费用
(万元)
2010年
2011年
-%
2025/1/30
现状分析
5
%,没有因钢材市场低迷原因停产,说明在板材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加大对圆钢生产的开发,我们中轧厂走对了路子;(好现象)
%;(不足)
%;(稍有不足)
%;(好现象)
%。(好现象)
2025/1/30
主要原因:
6
员工对设备管理工作与效益关系的认识不一致、不到位,操检合一做法未形成规范;
1
员工理解优质增效有偏差,存在畏难情绪;
2
生产线适应圆钢生产还有较大差距;
3
故障时间较高,且相同故障重复发生;
4
点检发现问题不能及时处理;
5
故障原因分析不彻底,有浅尝则止的现象;
6
故障处理措施单一,管理标准化技术待提高;
7
指标分解、考核管理与激励措施尚待优化。
8
2025/1/30
实施途径
7
实施设备工作优质增效的途径是设备管理“16字方针”: 运行稳定、操作精心、预防为主、经济规范。
正确理解和完整落实决定了设备管理工作优质增效的成败。
规范就是流程,解决如何做的问题;环节就是标准,解决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执行规范,落实标准,工作就做到位了。
2025/1/30
理解要点:
8
方针的目标是确保设备运行状态稳定,符合产品制造能力。
方针围绕“运行稳定”从管理标准和实施方法两方面提出了“操作精心、预防为主、经济规范”三要素的具体要求。
方针指出了设备工作是提高员工待遇的重要途径,应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
该方针面向每位员工,不仅仅限于设备操作和维护人员。
2025/1/30
工作重点:
制定指标:
根据方针各项内容相应制定合理的管理指标,或转化成本部门可执行的指标;
区别指标是保持性指标还是改进型指标;
识别出优控指标。
根据实际管理需要对指标再分解到班组和再细化到岗位,便于执行和检查;
形成厂部、车间、班组、岗位(或个人)管理指标。
举例:机电车间“经济规范”一项制定“维修费用”指标且为保持性指标,可分解为备件消耗费、人工费和油脂消耗等二次指标,其中的油脂消耗指标则为改进型指标,优控指标是油脂消耗;对油脂消耗可再进行细分到油脂品种和区域(岗位)用油定额指标进行管理。
分级管理:
深入推进优质增效提高设备管理综合能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