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地铁号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是由【kuailonggu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地铁号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03标
K29+340. 61 〜K29+803。61 段成宋区间
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巫丛阳
审核:
审批:
北京城建五维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地铁10号线二期03标项目部2010年5月12日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
二、工程概况1
2。1工程简介1
2。3地质概况2
三、土方开挖施工2
3。1施工准备2
土方施工测量5
监控项目设计6
3。4 土方开挖方法8
土方开挖技术保证措施12
3。7基坑开挖质量检验标准13
四、土方回填工程14
4。2回填土摊铺、压实14
4。3回填土施工技术要求15
五、安全、质量、文明施工15
5。4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17
一、编制依据及原则
(1 )北京市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土建施工03合同段招标文件;
北京地铁10号线二期03段工程施工设计(区间土建工程)设计图纸;
工程所在地的地质、水文、气候及地理条件;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86-21);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
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199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21);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23版);
土层锚杆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22: 90);
轨道交通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QGD-7 — 25);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根据施工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针对本工程特点、难点,编制本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满足工程施工安全、质量、工期、环保、文明施工的要求;
施工方案综合考虑周边环境、现场场地、地质条件、气候条件等因素,合理组织人员、设备,保证工程如期完成;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合同范围为成寿寺站~宋家庄站区间明挖段土方开挖,起讫里程为K29+~K29+,区间隧道全长463m。本段区间的渡线区开挖跨度大,且开挖范围内无控制建筑,故采用明挖法施工。本段区间明挖段处于宋家庄站东侧,现状为拆迁空地,区间内轨顶标高、设计坡度变化不大,结构底板标高20。〜24。27m,埋深 15. 50 〜18。90m。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基坑内设钢支撑,本段区间抗浮设防水位标高32m,
施工时需采取降水措施.
上层滞水(一):水位标高为36。75m,水位埋深为1。40m,观测时间为:27年3月7日。含水层为粉土填土①层,补给来源为管沟渗漏及大气降水,以蒸发的方式排泄。
潜水(二):水位标高为26。27〜28。37m,水位埋深为10。83〜,观测时间为:22年7月11日〜£2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以侧向径流、向下越流补给层间潜水及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层间潜水(三):水位标高为15。47〜19。74m,水位埋深为19。46〜,观测时间为:22年7月11日〜27年3月6日。含水层为卵石⑦层、中粗砂⑦1层、粉细砂⑦2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及越流补给,以人工开采的方式排泄。
地下水的腐蚀性评价:根据地下水的腐蚀性测试结果,上层滞水及潜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承压水对砼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砼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2。3地质概况
本工程沿线上部为第四纪沉积物,第四纪覆盖厚度为50〜1m。线路土层分布较为稳定,自上而下依次为人工填土(Qml)、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地层(Q41 al+pl )、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地层(Q3 al+pl )三大类。
具体地质分部见附图1:成宋区间地质剖面图。
三、土方开挖施工
3。1施工准备
3。1。1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
机械名称
数量
用途
1
反铲挖土机
3台
挖土
2
自卸汽车
10辆
运土
3
推土机
2辆
配合挖运卸载
4
装载机
1辆
清理现场
5
洒水车
1辆
现场及道路防尘
6
风镐
8台
凿桩
7
强制搅拌机
2台
搅拌混凝土料
8
履带式吊车
1辆
垂直运输
9
空压机
1台
喷射送风
10
潜水泵
10个
抽水
自卸汽车全部为有渣土运输许可证的车辆,车辆设置全封闭装置,反铲挖土机操作人员有市劳动局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
。2劳动力组织
序号
名称
数量(人)
岗位
1
司机
15
运土车、挖土机
2
挖土配合工
15
修边坡、挖土
3
喷射混凝土
6
挂网、喷混
3
推土机司机
4
配合挖运卸载
4
装载机司机
1
清理现场
6
洒水车司机
1
现场及道路防尘
7
现场总负责
1
全面管理
9
现场清洁
1
打扫除尘洗车
10
指挥
2
指挥挖土车操作
11
记录
1
车辆进出管理
。3场地准备
(1 )合理布置施工现场,
平整场地,清除障碍,硬化地面,
做好夜间照明准备,
调查地下障碍物埋置情况,对砖石结构、混凝土基础与圈梁等进行破除、外运;
管线调查及保护
土方开挖之前,应首先查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具体情况(方向、深度、直径、数量及距开挖线的距离),并用人工进行探坑开挖,联系产权单位,确定地下管线的分布和改移方案。土方开挖过程中,密切注意对周边环境,特别是对管线设施的保护。
。5桩基的检测
在土方开挖前请专业公司对桩基进行检测,检测数量不应小于施工组织设计和围护桩施工方案确定的检测数量和相关规范、质量验收标准要求。
。6降水施工
在基坑围护桩外围布置①6降水井,根据地下水位及现场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井孔位置,降水井采用反循环钻机成孔,连通统一抽降,随开挖深度加深,同时起用基坑周边的降水井,把地下水位降至最终基坑开挖面以下1米处,以疏干和加固土壤,待回填覆土后停止降水,具体布置形式见降水方案.
3。2 土方施工测量
。1明挖施工段平面、高程控制桩的布设与测量
施工放线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上的数据计算出轴线上坐标及各部位高程,依据测量的内业成果,采用附合导线和附合高程路线的形式进行施工定线和施工放样。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
平
导
线
每边
测距
测角
测回数
方位
全长
相邻点
均
总
长
测距
相对
中误
I级
II级
角闭
相对
的相对
边长
度
中误差
中误差
差〃
全站仪
全站仪
合差〃
闭合
差〃
点位中误差
350
3〜
5
±6
1\6
士 2.
5
4
6
5 / n
1\350
±8
注:n为导线个数;全站仪的分级按本规范附录A,表的规定执行
3。2。2工程控制桩布设与测量
依据导线桩点位布设,在主体结构区域外侧,分别布设高程控制点,并将这些高程控制点与精密水准点组成闭合和附合水准线路,进行II等水准测量,调整平差后,作为施工测量高程控制的依据。控制桩点的埋设,选择在不易被破坏、坚实、通视的位置。
精密水准的主要技术要求
每千米高差中数中误差(mm)
附和水
准路线
平均长
度
水准
仪等
级
水准尺
观测次数
往返较差,附和或环线闭合差(mm)
偶然中误差MA
全中误差Mw
与已
知点
联测
符合或环线
平坦地
山地
±2
± 4
2〜4
DS1
因瓦尺
往返
测各
一次
往返测各一次
±8/
L
± 2 / n
注:L为往返测段,附和或环线的路线长度(以km计);n为单程的测站数.
3。
地铁区间主体明挖段开挖时,在开挖中间对所挖的边线、高程随时进行测控,避免开挖边线不够和基底超挖,开挖到底层时,及时测设5m*5m的方格网,方格网的高程值不得超过设计值5cm,。。
主体结构完成后,依据平面、高程控制点桩将主体结构的中轴线点、高程点测设在底板和边墙上,(每段设1-2个点)并与原始导线、高程进行联合复测,调整合格后作为暗挖施工的依据.
3。3监控项目设计
监测由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施工前制定专项监测方案,该方案按我公司程序文件和相关上级程序批准后实施。
3. 3。1监测内容
(1)基坑内外观测;
(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3)围护桩顶位移监测;
(4)地下水位的监测;
(5)桩体变形观测;
(6)围护桩内钢筋应力量测;
。2施工监测方法
(1)基坑内外观测
施工过程中,随时对基坑外建筑物、基坑围护桩、地层土质进行观测并做记录。看建筑物是否有裂缝,地层岩性变化等。及时了解施工现况,指导安全施工。
(2)基坑周围地表沉降
使用仪器及观测方法与暗挖地表沉降观测完全相同,只是在观测断面内测点布置不同。观测点要布置到距基坑边缘一倍开挖深度处。距基坑边缘最近的两测点间距为5米,往外则变为9
米.
(3)桩顶位移监测
测量仪器 观测使用TOPCON—310S全站仪和配套棱镜;
观测方法 观测时采用方向观测法;
点位布置在基坑周围护坡桩顶部冠梁20m布设一个观测点;
资料整理及时绘制点位移时间变化曲线图。
地下水位的监测
测量仪器 电测水位计、PVC塑料软管.
测点设置待设计图纸确定后,在区间合适位置设监测点进行监测。
水位监测孔用地质钻机来完成,具体的深度依据地质勘察报告设计(保证可以测量到因施工影响的降低的水位)。测管用①°8m左右的沉淀管,水位线到沉淀管之间是①90mm的过滤管,外面用过滤布裹好。测管的上端要设立封闭盖.
测量方法用水准仪测量出观测的高程。观测时,将电测水位仪的触头沿测管缓慢下放,记录蜂鸣器响时测尺的读数。
数据处理 根据观测收集到的资料,及时绘制每个观测孔的水位时间的变
化曲线;水位-工作面距离的变化曲线。
桩内钢筋应力量测
测试设备:采用钢弦式钢筋应力计及频率接收仪。
传感器安装:将钢筋应力计作为钢筋的一部分,代替护坡桩指定位置的主筋,随钢筋笼一起浇注,将电缆线引至冠梁顶部。
测定方法:在安装前,采集钢筋计初始值。并根据施工进度,对钢筋计数值进行采集.
数据处理:每次测量数据可以得到钢筋应力。并汇总成桩钢筋应力变化曲线。
支撑轴力的监测
测量仪器轴力计和钢弦式频率仪
测点布置在竖井和基坑中的主断面上,在每道钢支撑和围护结构布置;
数据处理 及时根据观测的数据绘制应力变化曲线。
桩体变形观测
使用测斜技术对桩顶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监测仪器设备 采用美国SINC O测斜仪。
导管埋设 在安放冠梁钢筋前,将导管固定在钢筋上,使导管和钢筋一起吊装就位。混凝土凝固后导管与冠梁共同变形。
地铁号线土方开挖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