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ppt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生存的智慧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CLICK HERE TO ADD A TITLE
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
演讲人姓名
人世间有很多种智慧。孔子的智慧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智慧,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智慧。孔子的智慧,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智慧,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智慧。荀子在《天论》一文中说:“无用之辩,不急之察,弃而不治。”意思是说,不切于实用的辩说,不切于实际需要的明察,应该抛弃而不加研究。这种看法并非百分之百的正确,但却凸显了先秦儒家学者的立场。
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知识明白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
选文1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已的无知。孔子告诉我们: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无知。选文第1则:“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这句话的含义是说,人的聪明不在于知道什么,而在于坦然地承认自己不知道什么。──聪明的人正视自己的无知。
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译文】孔子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不知怎么办了."(我拿他也没有办法)
——正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
视自己的无知,不是说安于自己的无知。面对问题,应该开动脑筋,勤于思考。选文第2则,孔子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末如之何”,“末”通“无”就是无如之何,即拿他没办法。面对问题,不停地念叨怎么办啊怎么办啊,说明他在动脑筋,说明他在做着解决问题的努力。
选文3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
——正视错误很很重要,而改正错误更重要。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选文第3则: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意思是说,犯了错误而不改,这就是错误;──错误不在犯错误,而在犯了错误而不改正,一如《左传·宣公二年》所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孔子这句话真是充满了智慧。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君子的过错好比日月蚀,他犯过错,人们都能看得见;他改正过错,人们都仰望着他。
选文4、5
子夏曰:“小人之过必文”
【译文】子夏说:“人格卑下的人犯了错,一定会加以掩饰。”
——孔子启示人们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他的弟子有时候也这样做。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xh2875
  • 文件大小4.02 MB
  • 时间2025-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