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共26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共26篇) 】是由【lajie】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共26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共26篇)
篇1: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
“扶贫小白”幸福扶贫路
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全国上下都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作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回望自己两年的扶贫路,有辛酸、有泪水、有感动、有幸福,与结对帮扶贫困户共同向前奔跑的点点滴滴已凝结成深深记忆。
“半路出家”,扶贫小白上路
7月,我来到重庆市璧山区广普镇参加工作,成为一名基层工作人员,由于一位同事工作调动原因,马鞍村2户贫困户镇级帮扶人员出现空缺,而我还正好没有结对帮扶对象,镇里就安排这2户贫困户由我来对接帮扶。207月15日,这个日子我记忆犹新,手机版这是我第一次跟着马鞍村欧主任去入户走访。在去的路上,我感到彷徨和忐忑,惴惴不安地跟在欧主任后面。“廖大姐,这是你的新镇级帮扶责任人。”欧主任向贫困户介绍我。“对,您可以叫我小刘,以后就由我来帮扶您了。”我拘谨地向贫困户作自我介绍。廖大姐很热情地招呼我和欧主任到家里坐,“家里乱,希望你们不嫌弃。”从交谈中我了解到,廖大姐家里4口人,由于女儿患有大病,只能靠老两口种粮食、打零工来维系生计,生活非常困难。一个小时的交谈,廖大姐的热情让我们从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变成逐渐熟识的朋友,打消了我在来时路上的种种顾虑,也看到了贫困户对基层扶贫工作人员的信任。
“政策落实”,扶贫成效初显
“小刘,花椒长虫了怎么办?”“小刘,医保报账你帮我看看”“小刘,帮我联系一下收购公司呀”,通过几个月的扶贫工作,我和贫困户熟络起来了,他们有事也会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进行问询。6月左右,在完成花椒收获出售后,廖大姐告诉我,她想要再发展一些养殖业,只靠花椒种植无法实现增收。正在我帮廖大姐思考如何发展养殖业时,工作总结范文区里下发文件,给每一户贫困户分配了5000元产业发展基金,基于此契机,我帮廖大姐家购买了50只鸡、50只鸭和一些饲料,围起了圈养的栅栏,看着送上门的鸡、鸭,廖大姐显得非常高兴,“有了这些鸡、鸭就多了一些希望,日子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目前,廖大姐家种植了花椒、粮食,养起了鸡、鸭,产业发展得有模有样,20收入2万多元。除此之外,医疗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等政策一一得到落实,极大地改善了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自立自强”,致富指日可待
今年5月10日,我又一次来到廖大姐家中。“廖大姐,你又新养了小鸡呀”,我看到家门口正在活蹦乱跳的几十只小鸡仔便问道。“这不是你去年送来的那些鸡嘛,我寻思着用下的蛋孵化点小鸡,自己试着养,扩大一下规模”,廖大姐乐呵呵地说。我看着这些“小家伙”,突然心里一热,一时间百感交集。廖大姐家,从以前的土瓦房,到现在新修建的安全住房;从我刚来时的泥泞小路,到现在已经入户的四好公路;从最开始的单一种植,到现在鸡、鸭、鹅、猪等多种类养殖,一切正在变得越来越好。而我,也从最开始满怀疑惑的“扶贫小白”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扶贫干部,并为能帮贫困户脱贫奔小康感到幸福。我想,这一切离不开扶贫政策的扶持,离不开扶贫干部的心血,更离不开贫困户自己的内生动力。
像廖大姐家一样走在脱贫致富路上的家庭还有很多,像我一样奔走在田间地头忙扶贫的基层扶贫干部也有很多,我们,都在为了“脱贫路上不落一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共同目标而不懈努力,相信付出一定有回报,只要我们一直保持奔跑,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
篇2: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
深秋的老龙山,远眺层层叠翠,峰峦叠嶂;谷中杨树发黄,柳叶飘飞;远山近岭,一派秋意盎然景象。一条蜿蜒整洁的水泥公路延入山谷,袅袅炊烟点缀着宁静的小村。年10月11日上午九时,我和山西静乐县老干部局的扶贫工作队在局长焦建平、副局长谢丽芳的带领下,钻沟翻岭,不辞辛苦,再次奔赴位于老龙山脚下的神峪沟乡任家贺村,进行对口蹲点扶贫。
扶贫结下“鱼水情”
扶贫队的汽车是10时许到达任家贺村的。刚到了村委会办公室,一位上了岁数的老大姐拿着扶贫档案,早早就来到了村委办公室。“娃儿,你们可算是来了,我等了老半天了……”,大姐激动地说道。局里的这伙年轻人与来的这位大姐已经很熟了。不大的院子,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宁静的小院立刻热闹了起来。局里的这帮子年轻人,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老干局副局长谢丽芳,局里的艳颖、TOP100范文排行香萍等女士们立刻忙了起采,有的搬东西、有的打扫家,人人抢着忙活。到了中午十二点,大姐让去她家吃饭,焦部长笑着说,不打扰乡亲们了,我们自己做饭吃,办公室主任李文杰提仪午饭吃烧山药,得到了焦部和谢局长的支持,随行的所有人员都说烧山药好。文杰主任年轻利索,找来了干柴和山药,在村委会隔墙的一个土包上,文杰主任铺好山药,然后把干柴摞上,点着火,不一会儿山药就烧好了,村里的乡亲们也来了,有大婶、大姐、大爷,还有小青年、小媳妇。一场别开生面的午饭就开始了。焦部长盘腿坐在地上,根本不像一个局长,到像一个回乡多年的老农,谢局长来回召呼乡亲们,艳颖打开带来的炸菜,铺在地上,香萍端来了在村委会煮好的玉米棒子,小山包当饭厅,地作餐桌,主食是烧山药和煮玉米,就餐人是老干局扶贫工作队和村里的个别贫困户,亲亲热热一家人,根本不生分。当大家吃了一会儿的时候,谢局长拿上烧好的几个烧山药,心得体会范文去了她包扶的贫困户家,把热呼呼的烧山药亲自送上门……当大家吃了一会儿的时候,从村里走来一位上了年岁的大婶,端着一碗刚腌好的茴子白菜来到了烧山药的午饭现场……
小土包上不时传来阵阵爽朗的笑声,一派鱼水情深的景象。边吃边聊,大家围坐在一起,马上进入主题,聊的最多的还是商讨扶贫大计,如何抓住县委“百日决战”的摘帽脱贫时机,确保如期摘帽……
产业帮扶稳脱贫
自以来,按照忻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农村扶贫开发,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的精神及老干系统扶贫工作的统一安排,静乐老干局认真贯彻“单位包村、干部到户、一包五年、稳定脱贫”的总要求,积极承担起对神峪沟乡任家贺村的脱贫攻坚任务。接到任务后,局领导与任家贺村的“两委班子”积极联系并主动到村进户,详细摸底,深蹲调研。通过调研,从村89户中筛查出33个精准特贫户,局里所有人员与贫困户对接包户,进行一对一精准扶贫,“局村结对奔富路”扶贫模式,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任家贺村位于老龙山深腹,山高林密、路隘坡陡,可耕地很少。加上气候寒冷,常年无霜期不足五个月,仅能种植土豆、谷子、小杂粮等生长期短的耐寒植物。因产量很低,当地百姓十分贫困。村子大部分人常年外出打工谋生,仅留一些赢弱劳力和孤寡老人困守山村。思想汇报范文老干局承担扶贫任务以来,虽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紧缺,但是,局领导深知承担脱贫攻坚的任务很重,局领导经过考虑,按照县里的统一安排,选送了三名年轻干部担任驻村工作队,由办公室主任李文杰同志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每人包抓4户贫困户,包村几年来,局领导不定期深入村里,和工作队一起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深知要使村里稳定脱贫,还得培养造血功能。因此,经过充分调查、详细分析论证,为村里勾画出了致富的蓝图,并为村委会制作党务、村务公开栏,充公调动了广大党员、村民的积极性,赠送了办公桌椅、文化用品、生活用品等设备,补齐了联系村办公设施的短板,为村民开展集体活动搭建了平台。
真情真意扶真贫
脚上多少泥,心中有多少情。午饭后,大家没有休息,焦部长和谢局长带领一个组、李文杰队长带领一个组立刻走访贫困户。焦部长和谢局长这一组,首先来到住在村中央的白拴村家。白大爷见到焦部长一行非常高兴,笑得合不拢嘴。白大爷患老腿疼,老伴身体也不好,就一个女儿在太原打工,经常也顾不上回家来看望他们。焦部长每次来总要来看望他,现在他的病情已有所好转,他高兴地和大家交谈着。接着,大家又在村里走访了几户,可是,这几户都不在村里,焦部长对李文杰队长说,等他们回村后,咱们再来……李文杰队长的另一组,走访了几户,大家问的最多的就是房子牢固不牢固?身体咋样?今年的收入咋样?有没有需要老干局帮扶的具体问题?不知不觉到了下午两点半,因三点焦部长和谢局长还要商议老年大学的立项的事谊,急着要往回赶……又到了分别的时候。村口围拢了不少人,大家恋恋不舍、依依话别……
汽车慢慢驶出村口,沿着深沟往回返。一路上,大家心情激奋,他们每个人都在想,这方灵山厚土养育了这么淳朴善良的百姓,但并未给予他们富足的生活,怎能不令人痛心呢?“小康路上一个都不少”,好在党和政府并未遗忘这一方天地、抛弃这里的百姓。几年来,政府扶贫力度空前,出台了“产业脱贫、搬迁脱贫、生态脱贫、教育脱贫和社会兜底脱贫”的“五个一批”脱贫举措。现在,任家贺村已经制定了很好的脱贫攻坚计划,现正按照县委、政府“百日攻坚决战”的要求,进行最后的决战。我们坚信,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已经为时不远。
焦部长和老干局扶贫工作队仍在路上……
篇3: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
“对,要这样,向右上方挑针”“走针均匀,绣得更美”……7月3日下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乡伍家村,村民项会英家里,又凑齐了全村的绣娘。屏边县绣娘扶贫车间负责人陶琼莉乘车俩小时,再次进村指导刺绣技艺。
,陶琼莉和丈夫侯振伟下岗,夫妻俩搞过种植,发展过养殖,还做过餐饮,卖过汽车配件,但都不成功。,两口子一起去打工,一干就是9年。其间,侯振伟从事民族工艺产品营销,陶琼莉从事丽江东巴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等工作。
“我们屏边苗族刺绣多好呀,现在也鼓励返乡创业,我们何不回家创业?”陶琼莉回忆当时的想法。,夫妻俩回到屏边开始创业之路。当时资金不够,但因为享受到了“贷免扶补”政策,夫妻俩贷款8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累计投入30万元,建起刺绣加工厂。,正式更名为绣莉丰乡民族工艺制品厂。脱贫攻坚工作启动后,一直把刺绣工艺的根扎在农村的制品厂,又成为屏边县绣娘扶贫车间。
企业销售慢慢走上了正轨,熟练工短缺成为瓶颈。陶琼莉想到了进村做免费培训。“先动员刺绣骨干,骨干赚到钱,那些想学刺绣的人自然会加入进来。”如今,陶琼莉的刺绣培训不再难组织,全县参加陶琼莉培训的绣娘已经超过500名,覆盖了所有乡镇。“最开心的是,越来越多完全不会刺绣的年轻人,也开始积极报名参加。”
,越来越红火的扶贫车间计划修缮厂房、购置设备。恰好,对口帮扶屏边县的上海市徐汇区扶贫干部上门调研扶贫工厂,拿出30万元资金扶持,给扶贫工厂发展又添了一把火。
虽是扶贫车间,可为了能带动更多建档立卡贫困户,陶琼莉并不要求工人天天进车间,厂里的贫困户大多在家刺绣。“留守妇女要照顾孩子照顾田,她们在家工作更方便。”陶琼莉厂里如今光建档立卡贫困户就超过20户,少的一年能赚五六千,多的一年破万。“我们厂一年付给绣娘的工资超过18万元,这些可都是绣娘们用农闲时间‘绣出来’的收入!”
“做刺绣,能增收,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来刺绣的越来越多,甚至部分贫困户家里主要收入就是刺绣的工钱,陶琼莉不敢怠慢。这不,采访期间,她时不时就接到客户的电话。“现在绣娘铆着劲‘绣’,我可得把她们带上脱贫路。”
篇4:我的脱贫故事征文
挂起红来,放鞭炮。5月5日,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的贫困户迎来了一件喜庆事,他们将和金滩乡“能人议事”大会的“能人”签订带动脱贫的认领协议,“能人”们也作出承诺通过用工、分红等形式带领大家脱贫致富,现场还对积极脱贫的贫困户和精准扶贫带头人颁发了奖章。
身上挂着红绸缎,手里捧着“金滩乡精准扶贫脱贫五星劳动户”的奖章,马秀清不禁展开了笑颜。金滩乡党委书记靳有元告诉记者,马秀清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去年就已经脱了贫。
马秀清的丈夫因为胃癌,在20xx年去世了。之后马秀清没有改嫁,自己独自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去年拿到产业入户资金后,马秀清收购了6头牛来养殖,去年就挣了六千多元钱。今年,她买了10头牛,等到牛出栏的时候,会有个不错的收入。
马秀清主动发展产业致富脱贫,为身边的贫困户带好了头、树了榜样。为此金滩乡按照“五星级文明户”中“五星”的评定标准,对马秀清给予了500元的奖励。像马秀清一样受到金滩乡政府鼓励的共有9户。
马秀清脱贫后,她所享受的扶持政策将不会发生改变。除了自己的产业,今年和“能人”签订了协议后,马秀清还可以领到不低于1500元的分红,而且他的大儿子可以到“能人”的合作社里打工。
“现在,我们金滩乡的贫困户,家家都有了稳定的收入。9个村共223户贫困户中,有一部分受聘各村的保洁员、生态管护员,长期在‘能人’的合作社务工的有七八十个人,还有29户是低保兜底。产业入户资金正在发挥效益。”在靳有元看来,现在金滩乡贫困户,家家有不低于5000元的收入。
“今年金滩乡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还要看能人议事会如何发力。”靳有元说道。为了发挥好能人议事会的作用,金滩乡决定从今年的200万元发展资金中拿出100万元,交给能人议事会支配,充分发挥这些能人“会挣钱、能挣钱”的优势,在发展壮大小实体、小产业的同时,为金滩乡精准扶贫工作再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5年我的脱贫故事征文优秀作文(共26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ajie
  • 文件大小66 KB
  • 时间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