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集锦18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9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集锦18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集锦1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集锦18篇)
篇1: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
课题 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 课时 2课时 设计教师 张敏
教学目标设计 1、使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发展;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万”,能说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的数位顺序。
2、使学生通过联系实际等活动,初步理解万以内数的实际含义,了解万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 教学方法设计 让学生自己看图编故事,通过图书室里的图书、杂志数量的信息,引导学生提出:“一万是多少呢”、“怎样写一千二百五十六呢”等一系列问题。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喜欢结交新朋友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到我们的联谊学校去去参观一下,好吗?
二、自主探究。
1、认识计数单位“万”。
2、认、读、写万以内的数。
(1) 认、读、
(2) 认、读、写万以内中间有0的数。
三、巩固练习。
发散练习:按要求写数。
(1)4个千和9个百组成的数是(            )。
(2)4个千和9个十组成的数是(            )。
(3)4个千和9个一组成的数是(            )。
(4)1个万、6个千、4个百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5)写一个比 3205 小的四位数。
(6)写一个比 9080 大的四位数。
(7)写一个最接近 10000 的四位数。 1、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参照信息窗1的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进行教学。
2、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引导学生联系一百二十五写数的过程进行自主探索、交流,教师适时进行点拨,使学生将千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迁移到万以内数的读写上来。
3、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写数,然后进行交流。在此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读、写万以内的数。新课标第一网
4、“自主练习”第2题是认读生活中的数据的题目。可以让学生搜集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数据,让学生读一读并进行交流,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理解数的意义。
5、第4题是读数练习。在教学中要注意两点:一是让学生正确读出各数,并说一说数的末尾的“0”怎样读,数中间的“0”怎样读;二是说一说每个数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相同数字在不同数位上表示的意义是不同的,加深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6、第5题是一种活动式的综合练习。练习时,可以采取小组练习的形式,让学生自主地写数、拨数,然后可从数位顺序、数的组成、数的读写几方面进行交流。为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可以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看哪个小组练得好。
1、在计数器上拨出1000,问:这是多少?你怎么知道的?继续拨,学生数、3000……9000,再拨一颗,问:现在是几个千?你知道这是多少吗?我们知道在一个数位上满了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把千位上的十颗珠换成万位上的一颗珠),这就要用到一个新的计数单位“万”,它所在的位置也就是“万位”。 
2、问: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学过了那几个数位?你能完成这个数位顺序表吗?(课件一)问:从右边起,第几位是万位?
3、教师一次在计数器上拨出2个千、3个百、6个十和5个一。问:这个数是多少?试着读一读。再问:你是怎样读的?学生齐读一遍。
4、学生尝试写数。(一生板演,师讲解:千位上写2,百位上写3,十位上写6,个位上写5。)
5、练习:师在每个数位上再添一个珠。问:有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3个千、4个百、7个十和6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6、学生试读写,一生汇报,一生板演。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四、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7、“课外实践”提示的是一个调查活动。调查前指导学生分小组制订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时间、地点、内容等。然后,各小组分工调查,并以不同的方式记录调查结果,将调查的数据整理填写在统计表中。调查结束后,可组织全班学生交流调查结果及调查活动的收获,以实现用万以内的数表达具体的事物和交流信息,逐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习题设计 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重点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 1、10个一千是一万,一万里面有10个一千。
2、写作:1256
读作:一千二百五十六
3、1500      6050      3005 教学反思
中间有0的数的读写是一个难点,学生有时分不清中间到底有几个0。需要不断练习。
生活中的实际题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在不断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效果很好。
篇2:手拉手信息窗1--来到城市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
课题 手拉手信息窗1--来到城市 课时 2课时 设计教师 张敏
教学目标设计 、千、万,并能说出各数字的名称及顺序,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
,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
,交流信息。 教学方法设计
教学时,先介绍一下本单元“手拉手”活动的有关背景,再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讲故事的形式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境。然后,通过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引入对千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造情境:故事激趣,利用故事来介绍农村学生来到城市看到的情景。
二、建立模型:
1、多媒体战士手拉手活动场面,学生观看情境图,提出问题,引入对于千以内数的认识。
2、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学具,摆一摆,数一数,体会一个一个地书,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百。
3、通过计数一百一百地数,理解百和千的十进制关系。
4、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受一千是多少,加深对计数单位的千的理解。
5、让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理解计数器上每档珠子的个数所表示的意义。
6、学生尝试写数、读数。
三、拓展应用
1、学生独立写出三百、八百零八,集体交流,抽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教学第一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首先引导学生运用正方体学具,通过“摆一摆、数一数”,体会到一个一个地数,10个正方体是一十;十个十个地数,10个十是一百;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从而引出对计数单位“千”的认识。然后通过计数器一百一百地数,理解“百”和“千”的十进制关系,从而得出: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最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感受一千是多少,进一步加深对计数单位千的理解。
2、教学第二个红点标示的问题时,先让学生尝试在计数器上拨出一百二十五,再让学生说一说计数器上每个数位上的珠子个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让学生尝试写出所拨的数,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新课标第一网
3、教学绿点标示的问题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写出三百和八百零八这两个数,组织交流时,可让学生往前说自己的想法。
4、“自主练习”第2题是根据实际生活中物品的个数进行写数练习的题目。练习时,先让学生独立地观察图意并写数,再交流自己是怎样写出的,最后让学生说一说每个数的各个数位上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5、第3题是一道看计数器进行写数的练习题。可先让学生写数,然后再交流每个数中的“4”表示的意义。
6、第6题提供了一种关于读数和写数的活动化的练习形式。活动时,可以2人一组,一人说数,另一人写数;也可以3人一组,一人说数,两人写数;还可以变换形式,一人说数,一人说组成,其他人写数。练习一段时间,再相互交换。 活动一:一千是多少
1、你认为一千是多少,谁来说一说?
2、下面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先自己推想一千是多少,然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好。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倾听并指导。
3、同学们推想得非常正确,想不想知道数学小博士是怎样推想的?
活动二:读数、写数及组成
1、计数器出示125,这个数是多少?
试着在练习本上写出,谁到黑板上写?
大家觉得她写得怎么样?评价一下。
2、125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教师巡视指导。
活动三:实践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3、完成课外实践。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互动设计
2、自主练习第2题根据实际生活中物品的个数练习写数。
3、看计数器,读数、写数。
四、课外实践
让学生在课外寻找生活中的大数。
五、
通过合作,探索解决本课的问题,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自主地学习、主动学习。 7、“课外实践”是以一些生活中较大数的资料为例,引导学生在课外去寻找生活中的大数。可先指导学生制订活动计划,再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活动,并组织好学生的交流。
习题设计 常规计算题
基础练习题
重点练习题
拓展练习题
板书设计 1、10个一百是一千,一千里面有10个一百。
2、三百写作:300
3、八百零八写作:808 教学反思
以情境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同时也关注了学生多维目标德 实现。数感和估算意识也在本节课中得到培养。
篇3:庆元旦--信息窗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
荣成市实验小学 二 年级 数学 学科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九     庆元旦 --信息窗2    秒的认识 课时 1课时 设计教师 张敏
教学目标设计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体会秒的实际意义,知道1分=60秒
2、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遵守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设计 1、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
2、尝试、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一)认识秒针和1秒
(二)认识1分=60秒
三、实践活动,体验时间
教学重点:经历体验秒长短的过程,建立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知道1分=60秒会简单的时间计算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钟表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在这之前,学生知道了整时、半时大约几时几种认识时刻的说法,这部分知识学习之后,将为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2025年手拉手信息窗2-参观学校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三年级上册)(集锦1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25-02-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