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3课-《孟子》三章(基础训练)(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23课-《孟子》三章(基础训练)(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3课-《孟子》三章(基础训练)(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23课《孟子》三章
【基础训练】
一、选择题

(yan).张仪岂(qi)不诚大丈夫哉?
• •
B. 一怒而诸(zhii)侯惧,安居而天下熄(xT)。 • •
(nti)家,必敬必戒(jie),无违夫子! • •
(yin),贫贱(jian)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
.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
百里奚举于市 *
相与步于中庭
*
贤于材人远矣
其一犬坐于前 *
,衡于虑,而后作 *


,发于声,而后喻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与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女子之嫁也

• •
• •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已连续6天不断出现高温(35C以上)天气。(删去“不
断“)
,贾利民就投身于中国高铁的科研创新工作,见证了中国高铁发展及孕育的全过 程。(将“发展”和“孕育”对调)
,无论是在宫廷还是在民间,三国人物和故事也是戏曲中普遍受到欢迎的题材之一。(将“也” 改为“都”)
、初中、小学直抵幼儿园,一些上海的地区,小朋友为了升入理想中的小学,从幼儿 园开始就要进行应试训练。(“应试”改为“考试”)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fti) 富贵不能淫(yin)
• •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百里奚举于市() *
(2)所以动心忍性() • •
(3)衡于虑,而后作()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再依据实例讲道理,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意在论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的重要性。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既指前面叙述的六个人,还包括其他能担“大任”的
人。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句话表达的观点与本文的论点是一致的。
(xT ) 行拂乱其所为(fo)
C.
胶鬲(ge )
往之女家(府)
D.
管夷吾(yf)
妾妇之道也(qi6)
6.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B.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C.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肋骨,饿其体肤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吠亩
(quan)
缥缈(piao)
剖析(p6u) 流水溅溅(尚n)
B.
拂士
(bi)
载体(zai)
友谊(yi)莘莘学子(x^n)
C.
诸侯
(liu)
隔河(ge)
刹那(shA)
少不更事(geng)
D.
筋骨
(jin)
广袤(m&o)
提着(ti)
卓有成效(zhuo)
8.
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亲戚畔之
B.
曾益其所不能
C.
威武不能屈
D.
入则无法家拂土
9.
孟子在文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
人要成大器,必须先经受磨炼。下面列出的名言中,与之
意思相近的是()和()这两句。
A.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B.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C.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D.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绮少伟男。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课文列举古代圣贤起于微贱的事例作为论据,
得出要增长才干,必须先经受磨炼的观点。
B.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
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愤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人的故事证明了“生
于忧患”的道理。
,主要体现“死于安乐”;后论国,主要体现“生于忧患二
()
其真无马邪
• •

• •

• •
,发于声,而后喻择其善者而从之
• •
()
(曾经) ■
(犯错误)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 *
,发于声,而后喻(了解、明白)
()
、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
(怎么,哪里)
,妾妇之道也(准则,标准)
,威武不能屈(委屈) ■
()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 • •
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
:违背 :使……震撼
:同"增”,增加 :好处
.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译: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
。(译: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
。(译:增加他所不能干的事情。)
,死于安乐。(译: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
A.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曾益其所不能。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yan)
*
(qiB)
(yue)
(ceng)
丈夫之冠(guan) ■
吠亩(quan)
法家拂士 (fu)
忧患(huan)
第n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n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
(1)以光先帝遗德()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3)小惠未彳扁()
(4)良多趣味() *
.文学常识填空。
(1)孟子,名,字,时期邹人,我国伟大的、o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
学派最有影响力的大师,有“”之称,与孔子并称“孔孟”。
(2)《孟子》是记录 言行的著作,共 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
人共同编著的。宋代朱熹把它和、、编在一起,称为“四书二
三、字词书写
.给下列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夫环而攻之() 米粟() 畔之() 吠亩()
♦ • • •
傅说(—) 孙叔敖(—) 拂士(—) 胶鬲(—)
• • • •

吠亩() 傅说() 丈夫之冠()
♦ ・ •
胶鬲() 拂士() 拂乱()
• • •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 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乙)青龙①时,禁地多鹿。有诏杀鹿者死,并籍②其家;有不告者同罪。禁地广轮千余里,鹿日蕃息, 百姓病之。是时蜀兵数犯境,帝问高柔日:“安得猛士,使守西界,而虏不敢犯乎?''柔对日:“臣闻圣王用 兵,百兽皆可使战。今禁地有鹿可万头,陛下何不使之?''帝笑曰:"闻有驱虎豹而军者矣,未闻使鹿也。” 柔日:“何但鹿,雀亦可使。昔卫懿公有乘轩③之鹤,而民不得余粳稻④,戎人伐之,公使国人逆之,国人不 往,皆曰:‘使鹤今天下未一,戎马在郊,正宜积谷养民,以卒大业。而乃有猎禁,群鹿暴犯,残食生苗, 民虽障防,势不敢御,至如荥阳⑤左右,周数百里,岁略不收。方今天下,生财者少,而鹿之所损者多,卒 有兵戎之役,水旱之灾,何以待之?”于是帝悚然,更令使民得捕鹿,无伤禾稼。
(选自《经世奇谋》) [注]①青龙:三国时魏明帝(曹睿)的年号。②籍:没收入官。③轩:古代一种有帷幕而前顶较高的车。④ 粳稻:水稻的一种。⑤荥阳:地名。

①委而去之()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
③蜀兵数犯境() ④戎人伐之()
• •
.翻译句子。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闻有驱虎豹而军者矣,未闻使鹿也。
.结合选文内容,谈谈(甲)(乙)两文在论述内容上的相同之处?
阅读(甲)(乙)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 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 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 夫。”
(选自《孟子•滕文公下》)
(乙)
梁惠王日:“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日:“杀人以梃①与刃,有以异乎?”
日:“无以异也。”“以刃与政②,有以异乎?''日:“无以异也。“日:"庖③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 野有饿孳④。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⑤在其为民父母 也?仲尼日:,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⑥人而用之也。如之何⑦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厨房。④饿孳:饿死的人。⑤恶:表示反问的语气。⑥象: 同"像⑦如之何:怎么,为什么。
.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一处)
此率兽而食人也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往之女家 (2)威武不能屈
• •
(3)无以异也 (4)始作俑者
•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请根据(甲)文内容,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的表达效果。
.孟子的文章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
舜发于吠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 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 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 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②织。孟子辍然③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④也,呼而问之日:“何为中止?“对日: “有所失复得。“其母引⑤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选自《韩诗外传》卷九) 注释:①诵:背诵。②方:正在。③辍然:突然中止的样子。辍,停止,废止。④喧:遗忘。⑤引:拿来。
.用“尸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节奏。(划两处)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曾益其所不能曾:
*
(2)人恒过,然后能改过:
(3)其母引刀裂其织裂:
*
.翻译下列句子。
(1)入则无法家拂士。
(2)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
.(甲)(乙)两文在表达方面有什么不同?
.你认为(乙)文中孟母教子的方法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第23课-《孟子》三章(基础训练)(原卷版)-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同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60287****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