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摘要:新课程理念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本文将从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转变以及评价方式的调整三个方面,对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思考。
1. 课堂教学目标的设定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目标主要集中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上,目标的设定相对较为固定。而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学目标的设定需更加多元化、个性化。一方面,要注重知识的广度与深度。破除传统单一知识点的教学模式,通过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知识体系中建立起多元的联结。另一方面,要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将素质教育作为核心目标,通过设定思维、情感、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2. 教学方法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法要从传统的讲授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型。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担当着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变成了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应通过提问、讨论、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还需重视个别差异和学生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3. 评价方式的调整
在新课程理念下,评价方式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传统的以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并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因此,需要引入多元评价的概念,将考试结果与课堂表现、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考虑。同时,评价应注重过程而非结果,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能力。评价方式要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给予学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给予正面、具体的反馈,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结论: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教师应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断改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需要学校和教育部门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支持,为教师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只有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红茜,柴文婷.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 北方教育(理论),2015,(33) ∶24-26.
2. 王凌云,张聪. 探寻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模式[J]. 高师理科学刊,2013,(1) ∶85-87.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