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翻译理论弗米尔.ppt


文档分类:外语学习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翻译理论弗米尔 】是由【5415645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翻译理论弗米尔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目的论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20XX
汉斯 •弗米尔的目的论
弗米尔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杰出贡献者, 他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奠基理论, 功能学派也被称为目的学派。由此可见, 弗米尔对翻译理论最大贡献就是目的论。
一、提出的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西方翻译理论基本上是从语言学
和对等理论的角度研究翻译, 主要从原文的角度来研究翻译
的奥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弗米尔根据行为学的理论,
把翻译置于人类行为理论的范畴中进行研究, 提出翻译是一
种人类行为活动, 而且还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活动(1)。(2)理论具体内容: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 。
弗米尔强调: “翻译时, 译者根据客户或委托人的要求, 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 从原作所提供的多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 弗米尔首次提出目的论是在 1978年发
表的《普通翻译理论的框架》 , 这篇学术论文是目的论的奠基文献。 1984年, 弗米尔与其老师赖斯合著 《普通翻译理论基础》本书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弗米尔的目的论, 是研究目的论的重要文献。
使用某种特殊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
3
译者的目的
1
译文的交际目的
2
“目的”含三种意义:
Three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theory
Skopos
[determines the translation methods and strategies]
Addressee
[the receiver of the target text, determines the purpose of a translation]
Source text
[In skopos theory, the status of the source text is lower than it is in equivalence-based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The source is an "offer of information”]
二、目的论三个重要的概念
弗认为翻译是有目的的行为。而翻译是由译者来完成的, 并用来交流, 可见翻译行为是指译者在翻译中的行为。翻译行为作为人的行为, 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都会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因此可见, 翻译是一种以原文本为基础, 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
委托人。弗米尔称委托人是指翻译的发起者。通常情况下, 翻译委托人会提供尽可能详细的翻译目的, 告诉译者他们基于什么样的目的翻译一个作品, 希望收到什么样的效果, 实现自己的利益。译者正是在委托人的委托下开始翻译, 可想而知译出来的作品也要符合委托人的目的。
翻译委托。弗米尔认为翻译委托中则会指明需要什么样的翻译。翻译委托除了包括翻译目的外, 也包括交稿日期和译者的薪酬, 这些从间接程度上会影响译文的质量和水平。可见, 翻译目的的实现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01
以上三个新的概念虽然各有区别, 但三者之间是环环相扣, 紧密相连的, 都是为了实现最终的翻译目的。
02
三、目的论的三个法则
目的性法则(skopos rule)——目的决定翻译方法和策略
目的论认为目的性法则是翻译中所要遵循的首要法则。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所采取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都是由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的。也就是常说的结果决定方法。
01
连贯性法则(coherence rule)——译文文内连贯
02
目的论中的连贯性法则主要是指翻译出来的译文要符合语内连贯的标准, 即译文能让读者理解,并在译入语文化中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里连贯性法则主要强调译文的在译入语文化中的可读性及其交际意义。

翻译理论弗米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4156456
  • 文件大小3.39 MB
  • 时间2025-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