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一、标准住院流程
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住院行保胎治疗。
诊断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症状:有停经史,或有早孕反应。出现阴道出血,常为少量出血,可伴有轻度下腹胀痛或腰酸痛,妊娠12周以后,患者有时感阵发性腹痛。
辅助检查:超声确定宫内妊娠,孕酮、雌二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升高
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有生育要求。
确诊宫内妊娠。
标准住院日为》2天。
进入路径标准。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适应证。
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治疗方案
完善相关检查的项目:
血常规、血型、凝血功能、肝肾功能、乙肝三系、梅毒等;
与流产相关的指标:甲状腺功能、免疫全套、血栓前状态等;
阴道分泌物常规培养,心、电图、肝胆胰脾脏、子宫动脉B超等。
药物等治疗
黄体功能不足者
根据孕酮水平、阴道出血、腹痛情况选择黄体酮针2040mg肌内注射,一天1次,服药:黄体酮胶囊1mg,一天2次或地屈孕酮片10mg,一天2次。
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者:根据促甲状腺素水平,调整左旋甲状腺素片的服剂量。早孕期:TSH <:TSH < 。
HCG上升缓慢者:B超检查排除宫外孕后,hCG针20U肌内注射,隔天一次。
阴道出血时间长者:查血常规若有感染迹象,可选用青霉素、头孢类或者阿奇霉索联合止血药抗炎止血预防宫内感染;阴道分泌物或者宫颈分泌物培养若有病原体感染,需根据药敏选用合适的抗生素治疗。
B超提示子宫动脉阻力偏高或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及D-,一天一次。
宫颈机能不全14周左右行宫颈环扎术。
伴有子宫收缩者:25%硫酸镁40ml加于5%葡萄糖液5ml静脉缓慢滴注抑制宫缩,孕20周后可服盐酸利托君(安宝)片或静脉滴注安宝针解痉舒宫治疗。
中医治疗应根据辨证分型进行治疗。
(1 )肾虚证
症状:阴道少量出血,色淡黯,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孕屡堕。舌淡黯,苔白,脉沉细滑。
治法:补肾健脾,益气安胎。
处方:寿胎丸加减
太子参30g 炒白术12g 炒白芍12g 梅花5g 黄芪20g 白及12g
桑叶15g 黄苓12g 菟丝子20g 女贞子15g 桑寄生20g 炒杜仲15g
苎麻根炭30g地榆炭15g
方中太子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养血安胎,白芍滋阴养血,佐以梅花疏肝理气,使全方补而不滞,桑叶、黄苓滋阴降火平肝,菟丝子、女贞子、杜仲,桑寄生固肾安胎,白及收敛止血,地榆炭、苎麻根炭凉血止血安胎,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益气止血安胎之效。
穴位贴敷:辅以中药穴位贴敷补肾安胎,药用菟丝子、党参、桑寄生碾粉加水调和,穴位予肾俞、气海、关元三穴。
(2)气血两虚证
症状: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空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 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
治法: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处方:胎元饮加味
党参15g 炒白术12g
苏梗9g 菟丝子12g
地榆炭12g山药15g
炒白芍12g 白及12g 黄芪20g 桑叶15g 黄苓9g生地12g 桑寄生15g 炒杜仲15g 苎麻根炭30g山茱萸9g
方中党参、白术、黄芪益气健脾,养血安胎,白芍滋阴养血,桑叶、黄苓滋阴降火平肝,生地滋阴养血,菟丝子、杜仲,桑寄生固肾安胎,白及收敛止血,地榆炭、苎麻根炭凉血止血安胎,诸药合用,共奏补气养血,固肾止血安胎之效。
穴位贴敷:辅以中药穴位贴敷补气养血,固肾安胎,药用菟丝子、党参、白术碾粉加水调和,穴位予脾俞、肾俞穴。
(七)出院标准。
一般情况良好。
胚胎存活,并逐渐增长,各项指标好转。
(八)变异及原因分析一需导致退出日间手术路径。
保胎治疗过程中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
先兆流产中医临床路径诊疗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