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瘤化疗药物不良反
应应急预案
编制科室:
日期:
一、应急程序3
二、应急措施3
(一)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4
(二)骨髓抑制4
(三)胃肠毒性6
(四)肾毒性8
(五)肝毒性9
(六)肺毒性9
(七)神经毒性9
(八)心脏毒性13
(九)过敏反应13
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抗肿瘤化学治疗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常见的毒副作用有:局部反应、骨髓抑制、胃肠毒性、免疫抑制、肾毒性、肝损伤、心脏毒性、肺毒性、神经毒性、脱发等,其他还有:听力减退、皮疹、面部或皮肤潮红、指甲变形、骨质疏松、膀胱及尿道刺激症、不育症、闭经、性功能障碍、男性乳腺增大等。化疗的毒副反应分近期毒性反应和远期毒性反应两种。近期毒性反应又分为局部反应(如局部组织坏死、栓塞性静脉炎等)和全身性反应(包括消化道、造血系统、免疫系统、皮肤和粘膜反应、神经系统、肝功能损害、心脏反应、肺毒性反应、肾功能障碍及其他反应等)。远期毒性反应主要是生殖功能障碍及致癌作用、致畸作用等。虽然化疗前我们会常规给予一些预防性用药,但仍时有发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我院主要针对化疗药物近期毒副反应,制定出以下应急预案。
一、应急程序
一旦出现化疗药物不良反应,轻者由发现人员立即按照下面的应急措施进行治疗,同时报告经管医师或值班医师,由他们根据不良反应的情况,给予治疗;重者或病情复杂时,报告上级医师或科室主任,由他们组织抢救及治疗。
、应急措施
化疗药物外渗及静脉炎
一般处理步骤:
立即停止输液或注射。
吸出针头内残留液体。
拔出针头。
立即报告医生、护士长。
局部处理步骤:
(1)使用适当的解毒剂,如无解毒剂,可用生理盐水10ml+地塞米松4mg+普鲁卡因若干,做局部环形封闭。
(2 )局部冷敷24小时,冷敷时防止冻伤。如长春新碱、VP-16等药物渗出,可热敷。
冷敷或热敷后,局部用硫酸镁湿敷或用土豆片、芦荟敷之。
抬高患肢48小时,避免局部受压。
处理炎症反应期间,要加强局部肌肉群的活动。
记录化疗药物外渗部位、范围、药物名称和浓度、患者症状。
骨髓抑制
粒细胞减少
治疗:①化疗前后查白细胞总数和粒细胞计数,每周1-2次,明显减少时增加检查次数,直至恢复正常;②必要时
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③减少化疗剂量或停药;④注意预防感染的措施;⑤必要时给予抗生素。
发热性粒细胞缺乏的处理:推荐立即收治入院,有条件时进入隔离病房。进行血常规、胸片、血培养以及相关体液、分泌物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立即使用广谱的第二代头胞菌素,以后根据药敏结果调整用药。立即使用G-CSF进行促进白细胞增生治疗,推荐剂量5ug/(kg・d)。应注意合并机会性感染(真菌、病毒、支原体以及肺胞子虫)的发生。除了某些根治性化疗外,下一疗程原则上应考虑减量或预防性使用G-CSF。使用发热性粒细胞缺乏发生率高的化疗方案时,宜预防使用G-CSF。
血小板减少
治疗:①化疗前后查血小板计数,每周1-2次,明显减少时加查,直至恢复正常;②密切注意出血倾向;③避免使用有抗凝作用的药物;④防止出血的发生,避免用力擤鼻、谨慎刷牙、尽可能减少创伤件操作、注射针孔用力久压、女性需注意经期出血,必要时用药物推迟经期;⑤血小板计数过低的患者,有条件时应输注单采血小板;⑧给予止血药防止出血。
血小板生成素(TPO)、白介素-II等药物有一定的升高血小板作用,血小板下降和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时,白介素-II有效;血小板下降和骨髓巨核细胞缺乏时,白介素TI无效,此
时可用TPO、白介素-III。
IV度血小板下降和伴有出血的III度血小板下降时,应该提防中枢神经系统的出血。
(三)胃肠毒性
恶心与呕吐
治疗:①用最低有效剂量止吐药;②提倡联合用药,如5-HT3受体拮抗剂联合地塞米松;③服止吐药与静脉注射等效;④目前所有的5-HT3受体拮抗剂效果基本相同;⑤治疗先期性呕吐应采取松弛疏导的方法,或视不同情况予以抗焦虑或抗抑郁药;⑥治疗延迟性呕吐应在化疗结束后2-3天内继续用地塞米松,急性呕吐的有效控制可显著降低延迟性呕吐的发生率。目前用于止吐的药物主要有:5-HT3受体拮抗剂、甲氧氯普胺、地塞米松、氯丙嗪等。目前常用5-HT3受体拮抗剂单用或联合地塞米松,加用镇静药物如地西泮、异丙嗪等。
腹泻
治疗:对有腹泻的患者应记录腹泻次数,粪便的性状和稠度。每次查大便隐血,并排除感染。适当改变食物形态;补充水分及电解质,以免脱水;建议患者减少或停用大便软化剂或润滑剂。在无明显炎症和感染的情况下,大多数患者仅适于进行非特异性治疗,如使用阿片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或两者兼之。可在饭前30分钟服用蒙脱石或洛哌丁胺以控制非感染性腹泻,但须严密观察。也可使用奥曲肽来控制
化疗相关的以及类癌综合征相关的腹泻。除非排除了显著感染,减少肠蠕动的药物使用不宜超过24小时。对腹泻患者,不可忽视检查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于白细胞严重低下者,
感染性腹泻可导致严重后果。
发生III IV级腹泻的患者应推迟治疗或减少用药剂量,III级腹泻指大便次数增加〉7次、失禁、静脉输液>24小时、住院、造痿术排泄量大大增加、影响日常生活。V级腹泻指可能危及生命的腹泻。
迟发性腹泻:如治疗不当,腹泻可能危及生命,尤其对于合并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患者更是如此。关键是一旦出现稀便、水样便或异常肠蠕动,必须立即开始蒙脱石或洛哌丁胺治疗。首次稀便或水样便立即服用2片(4mg)洛哌丁胺;以后每2小时1片(2mg),至少12小时,中途不能更改剂量,直到腹泻停止后继续服用12小时,但总的服用时间不超过48小时。患者同时服补液(水和电解质)。
粘膜炎
治疗:在给可能会引起腔炎的药物时,事先宜对患者介绍有关腔卫生及护理的常识。发腔炎后的处理为:①持续彻底的腔护理,目的是减轻痛苦,阻止恶化。经常特别是进食后用复方硼砂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漱。出现真菌感染多伴有白斑或白膜,应以制霉菌素液漱,亦可以使用含有制霉茵素的腔涂剂局部涂搽。腔溃疡还可选用中
成药,如冰硼散、珍珠散或锡类散涂布。②合理调整进食,应进食温度相当于室温的高营养流汁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在进食15-30分钟前用抗组胺药物
或表面麻醉剂如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止痛,利多卡因一天的最大剂量为25m1。③加强支持治疗,纠正水盐电解质失衡。④如果继发感染,应该静脉使用抗生素。⑤如果伴有出血,可局部使用凝血酶。
(四)肾毒性
主要是预防肾损害的发生。①顺铂主要为充分水化利尿以及采用联合化疗,减少单药剂量。每次用药前需监测肾功能水平,当肌酐清除率小于60ml /min时应给予减量25 %,小于30ml /min停止用药。顺铂用量较大时,要采用水化、利尿措施以保护肾功能。水化:在顺铂使用当天及顺铂使用后第2天、第3天均应给予20ml以上的静脉补液。顺铂使用当天应先给予10mL补液后再给顺铂化疗。利尿:顺铂滴注前给予20%的甘露醇250m1静脉点滴,顺铂治疗结束后给予呋塞米20mg,并记录24小时的尿量和尿常规。②大剂量甲氨蝶吟用药时,给予大量输液和尿液碱化,甲氨蝶吟血浓度监测,亚叶酸钙解救疗法。③环磷酰胺用药时则应大量摄取水分。④重度尿毒症需作透析。⑤在使用顺铂或丝裂霉素时,可出现肾损伤。表现为溶血性贫血,可有发热、皮疹、高血压、心、包炎、间质性肺炎、非心源性肺水肿及中枢神经
功能障碍,可有血尿和蛋白尿,在发病后1 -2周出现肾功能不全。停用有关药物并迅速采取血浆置换术可使肾功能恢复。输血可促发或加重微血管溶血性贫血,应尽量避免。
(五)肝毒性
治疗:①化疗患者应先了解病史包括用药史,有肝功能不全者慎用或减量使用抗肿瘤药物,尤其是有肝损害的药物。②化疗期间应定期查肝功能,需与转移性肝癌或肝浸润以及病毒性肝炎等鉴别。③一般而言,肝细胞损伤,尤其是给药后短期内出现的转氨酶升高,多属一过性,停药后可迅速恢复。如能给予护肝药物,大多仍可继续接受治疗。④对于出现较迟的肝功能损害,应予重视,最好停药。
(六)肺毒性
治疗:处理化疗有关肺毒性的最好方法是预防和控制药物的累积剂量。一旦发现肺毒性,首要措施是停药,并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包括吸氧、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
(七)神经毒性
治疗:发生神经毒性的患者在停用相关药物的同时,给予营养神经治疗(维生素b「B12,激素等)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顺铂的神经毒性治疗方法为停止用药,氨磷汀可能有保护作用。一旦出现异环磷酰胺的神经毒件,应停用药物,同时静脉给予地西泮和亚甲蓝。
(八)心脏毒性
治疗:治疗蒽环类引起的CHF,通常需经静脉用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并降低心脏的后负荷。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稳定心力衰竭和延缓心肌病的恶化中起着重要作用。以上措施无效者也可选用选择性0受体阻断药。不易用药
物控制的心律失常可用埋藏式心脏除颤器和心脏起博器。
曲妥珠单抗引起心力衰竭的治疗:对于轻度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主张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药和0受体阻断药,如发生中、重度心力衰竭可用地高辛;而对于收缩性心功能不全,则利尿药和硝酸酯类是有症状患者的首选药物,钙通道阻滞药、0受体阻断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也可选用。
(九)过敏反应
过敏反应可分为局部和全身两种。局部过敏反应表现为沿静脉出现的风团、尊麻疹或红斑,常见于多柔比星和表柔比星,如静脉使用氢化可的松或生理盐水后消退仍可继续用药,但宜慢速。在用药开始后15分钟内出现以下的症状或体征应视为全身性过敏反应,可表现为额面发红、尊麻疹、低血压、发绀等。患者可诉有瘙痒、胸闷、言语困难、恶心、失听、眩晕、寒战、腹痛、排便感及焦虑等。典型的I型过敏反应通常发生于给药后1小时内,但也可以发生在给药后
24小时内。
治疗:须立即停止输液并作相应处理,静脉给予肾上腺素0・35-0・50m1,每15-20分钟一次,直至反应消退或总共给药6次;肌注给予非那根25mg;如有低血压而用肾上腺素无效,可静脉补液;如有喘鸣而用肾上腺素无效,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0・35m1;静脉给予甲泼尼龙125mg或地塞米松针10mg。
紫杉醇预防性抗过敏处理:地塞米松20mg,分别在给药前12和6小时

医院肿瘤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5-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