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是由【135479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特色治疗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1
02
特发性肉芽肿性乳腺炎(Idiopathic granulomatous mastitis IGM),又称特发性肉芽肿性小叶乳腺炎、慢性肉芽肿性乳腺炎、肉芽肿性小叶炎.
1972年Kessler首先报道描述该病[1].
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慢性炎症性的乳腺疾病.
发病率低,临床上误诊为浆细胞性乳腺炎、乳腺癌等疾病。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Pathology 1972;58:642–6.
概述
目前病因不明。
病因
[2] J Clin Pathol,1982,(9):941.
[3] Am Surg,1979,138(2):326.
01
02
03
04
自身免疫反应:本病查细菌、真菌培养或染色均为阴性,且经抗生素治疗无效而用类固醇药物治疗有效,提示本病发生并非病原体感染。
乳汁、脂肪、蛋白质引起的局部免疫现象和超敏反应[3]。
与高泌乳素血症等体内激素失衡或感染、创伤、化学刺激引起的小叶肉芽肿炎症有关[2]。
病原体:棒状杆菌?结核分枝杆菌?
STEP5
STEP4
STEP3
STEP2
STEP1
常见于育龄期女性,多数为已婚、经产妇女,大部分有哺乳经历。多数发生在产后数年(2~4年),亦有发生在妊娠或哺乳期。
发病前可有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史。
常发于单侧乳腺。
体温正常或稍偏高,外周血细胞检查正常。
病程短,常短期内增大迅速并成脓肿,溃后形成窦道,经久不愈。
临床特征

初期以肿块为主症,大小1-15cm不等,边界不清,质硬韧,可与皮肤粘连,表面皮肤皮色正常或出现红肿可伴有淋巴结肿大,易误诊为乳腺癌;
可伴有疼痛炎症反应,但程度不一;
中期可表现为乳房脓肿,初起时多不以乳晕为中心,后病灶可波及乳晕周围。
切开脓不多,可为积血,可波及整个象限或全乳。
后期或治疗后可出现溃疡、窦道,病情易反复,迁延难愈。


临床特征
临床特征
可伴有结节性红斑
位于皮下脂肪层皮肤淡红色、疼痛、伴有触痛的结节,范围1-5cm,常在小腿出现
结节性红斑,在激素治疗或乳腺炎症病灶清除之后可很快消失。
临床特征
根据声像图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可将其分为:结节/肿块型、片状回声型、弥散型
超声表现
超声表现
结节/肿块型:
常为本病初起改变,多表现为边界模糊、不规则形态及不均匀的低回声或低无混合回声结节/肿块,伴有或不伴有无回声区。少部分可边界清楚。
结节/肿块内呈中等血流信号,部分病变区内及病变边缘部常可见较丰富彩流信号,血管走行不规则,部分血流纤细,常无粗大、走行迂曲的血管。
该幻灯由张建兴主任提供支持,致谢!
超声表现
片状回声型:
边界不清的片状低回声。片状低回声位于腺体内,也可向皮下延伸,可伴有局部皮肤破溃;伴局灶坏死液化时,片状低回声区内可伴有细密点状回声,加压前后细密点状回声有运动感,边缘部及周边仍可见较丰富彩流信号。
片状低回声区呈中等丰富血流信号,部分病变区内及病变边缘部常可见较丰富彩流信号,血管走行不规则,部分血流纤细;病变无血流显示区常为肉芽肿性结节或坏死区域。
该幻灯由张建兴主任提供支持,致谢!

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54793****
  • 文件大小4.08 MB
  • 时间2025-02-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