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例.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例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例
摘要:
AM真菌是一种重要的土壤生物,能够有效提高植物的养分吸收和耐逆性。本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研究对象,探讨AM真菌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M真菌的出现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密切相关,而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相关性较弱。因此,加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维持适宜的pH值可以有效提高AM真菌的丰度和活性。
关键词:AM真菌;土壤因子;大柳塔矿区;相关性
一、引言
无机肥料的使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手段,然而,过量的施肥会导致土壤环境污染、生态系统改变和植物抗性下降等问题。因此,研究土壤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调控机制,发掘土壤生物资源,成为了当前土壤科学研究的热点。AM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的重要真菌,能够有效地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菌根,提高植物养分吸收和耐逆性,是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关键微生物。
二、材料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大柳塔矿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不同深度(0-20、20-40、40-60、60-80cm)的土壤样品,测定土壤有机质、pH值、含水量和温度等因子,用沉淀法提取土壤AM真菌,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AM真菌的形态和数量。
三、结果与分析
(1)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从表1中可以看出,土壤有机质和pH值在不同层次的波动较小,而含水量和温度则显著不同。表2中展示了AM真菌的空间分布,可以看出AM真菌的相对丰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变化并不明显。
表1 土壤因子的空间分布
| 深度 | 有机质 | pH值 | 含水量 | 温度|
| --------- | ------| ------|------|------|
| 0-20cm | % | | % | °C|
| 20-40cm| % | | % | °C|
| 40-60cm| % | | % | °C|
| 60-80cm| % | | % | °C|
表2 AM真菌的空间分布
| 深度 | 相对丰度 |
| --------- | ------|
| 0-20cm | |
| 20-40cm| |
| 40-60cm| |
| 60-80cm| |
(2)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根据表3可以看出,AM真菌的相对丰度与土壤有机质和pH值呈现显著正相关(P<),而与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相关性较弱甚至负相关。这说明土壤有机质和pH值是影响AM真菌丰度和活性的主要因素。
表3 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
| 因子 | 相关系数 | P值 |
| ------ | ------| ------|
|有机质 | | |
|pH值 | | |
|含水量 |- | |
|温度 |- | |
四、结论与建议
本研究研究了大柳塔矿区土壤AM真菌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pH值是影响AM真菌生长和活性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强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维持适宜的pH值,可以有效提高AM真菌的丰度和活性,进而改善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提高植物的耐逆性和产量。
随着社会发展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研究虽然仅仅探究了大柳塔矿区的情况,但对于深入理解土壤生态系统中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覆盖范围,加强对土壤生态系统中多种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为土壤环境保护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Smith SE, Read DJ(2008). Mycorrhizal Symbiosis. Third Edition. Academic Press, Inc.
Wang Y, Li F(2013). Characteristics o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and soil properties in different degraded ecosystems. Pedosphere 23(2):221-229.
Zhu Y, Wang W, Yang J et al.(2016).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 enhance both absorp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Cd by Alfred stonecrop (Sedum alfredii Hance) and reduce its translocation to shoots. Ecological Engineering 90:265-272.

AM真菌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大柳塔矿区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iuww
  • 文件大小11 KB
  • 时间2025-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