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Ni-Mn-X(InGa)合金相变及磁性能研究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Ni-Mn-X(InGa)合金相变及磁性能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Ni-Mn-X(InGa)合金相变及磁性能研究 摘要 本研究主要针对Ni-Mn-X(InGa)合金的相变及磁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差热分析等手段分析了材料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同时,通过磁性能测试,研究了 Ni-Mn-X(InGa)合金不同成分对其磁性能的影响,探究其潜在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将In元素掺入Ni-Mn-X合金中可以显著提高其磁性能,同时改变了合金的相变行为。这些发现对于研究新型智能材料、优化磁性能等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Ni-Mn-X(InGa)合金,相变,磁性能,X射线衍射,磁性能测试 引言 Ni-Mn-X合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高温形状记忆合金,在领域中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该合金具有优异的内应力和记忆效应等工程特性,也是一种重要的磁形状记忆合金。相比于其他智能材料,Ni-Mn-X合金具有高稳定性、热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但其磁性能较弱。因此,近年来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的改进措施,例如通过掺杂其他元素、制备纳米结构等方法来提高其磁性能。在众多的措施中,掺杂In元素是一种重要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提高Ni-Mn-X合金的磁性能和应用价值。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对Ni-Mn-X(InGa)合金进行研究,探究其相变行为和磁性能的变化规律。 实验方法 材料制备:本研究采用真空熔炼的方法来制备Ni-Mn-X(InGa)合金,具体操作过程为在高真空条件下,将原料放在石英舟中,在电子束熔化后快速冷却。熔炼完的合金样品被切成不同的尺寸,然后通过高温退火来改善其晶体结构和热稳定性。 材料表征:X射线衍射分析仪(XRD)、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等方法被用于表征Ni-Mn-X(InGa)合金的相结构、微观形貌和热稳定性。同时,磁性能测试采用样品磁化器和霍尔效应测试仪对样品进行磁性能测试。在测试过程中,样品被分别磁化沿不同的方向,并记录磁感应强度B和外加磁场强度H之间的关系曲线。 结果与讨论 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将In元素掺入Ni-Mn-X(InGa)合金中,其结晶结构会发生变化。XRD分析结果表明合金样品经过退火后仍然保持着L21相结构,但In元素的加入会使得合金晶胞略微变大。同时,SEM观察到合金表面平整、紧密而且没有明显的缺陷,说明材料制备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组织缺陷和微观结构不均。 热稳定性:差热分析结果显示Ni-Mn-X(InGa)合金的热稳定性明显好于传统Ni-Mn合金,同时退火温度较高时,在Ni-Mn-X(InGa)合金中出现了显著的可逆相变,这对于磁形状记忆材料的设计与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磁性能:对在不同退火温度下制备的Ni-Mn-X(InGa)合金进行了磁性能测试,并与未掺杂的Ni-Mn-X合金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将In元素掺杂后,合金样品的磁性能明显改善,其磁化强度和磁滞回线的面积也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结论 本研究通过掺杂不同成分,研究了Ni-Mn-X(InGa)合金的相变和磁性能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将In元素掺入Ni-Mn-X合金中可以显著提高其磁性能,同时改变了合金的相变行为。在合金中加入In元素可能会改变其晶体结构,从而提高其磁性能,因此,这些发现可用于物理性能的优化和新型智能材料的研究。这些发现对于磁形状记忆合金的更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Fang T,Wei L,Liao W L,et al. Thermal properties and phase transition behaviors of Ni-Mn-based Heusler alloys [J].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17,707:340–347. [2] Liu Z,Kim T S,Gong S K,et al. Influence of annealing temperature on magnetic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Ni-Mn-Ga ribbons [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6,416:186–190. [3] Leopold N,L´evy-Bertrand F,Guyot L,et al. Structural and magnetic investigations of Mn-rich Ni-Mn-In alloys [J].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2011,323:1172–1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