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VES自转向酸对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实验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VES自转向酸对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实验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VES自转向酸对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实验研究
摘要:
为了探究储层改造的成效,本文利用实验室模拟技术,对致密砂岩储层进行了VES自转向酸改造实验。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砂岩样品性质,分析了改造效果,并对改造机理进行了探讨。最终结果表明,VES自转向酸改造能够有效地提高储层孔隙度和渗透性,提高储层开发潜力。
关键词:致密砂岩,VES自转向酸,储层改造,孔隙度,渗透性
1. 引言
致密砂岩因具有高的容积应力和高的流体黏度,常导致最终采收率低,成为开发难度大的类型储层。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研究表明,通过利用酸化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砂岩储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大大提高了储层的注采效率和采油潜力。其中,最近新兴的一种技术——自转向酸法来改造砂岩储层,其采用了先进的酸化剂及交替酸洗与漂洗的方式进行反复处理,能够有效增强酸化效果。在该实验中,我们选取了一种代表性致密砂岩储层,通过实验量化单位质量的砂岩样品的孔隙度及渗透性改变,科学描述了自转向酸法应用于致密砂岩储层改造的效果。
2. 实验方法
砂岩样品的细节准备
样品的选取:选择一种岩芯样品作为本次实验的对象,该样品取自中国西北地区某气田。
样品的切割:将取回的砂岩岩芯样品,按照Rock-Eval分析条件要求,切割成直径30mm,厚度约为5mm的小样。
样品的加工:经精细抛光后,取30个小样进行组织分析。
实验过程
本实验中选择了新型的自转向酸法进行储层改造。实验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组为处理组。对照组中,只进行致密砂岩样品与酸化液的接触,通过比较处理前后的孔隙度和渗透性的变化程度,来探究酸化液的影响。处理组中,则使用自转向酸法进行处理,对储层进行了多次反复处理,浸泡过程中不断地改变温度、流量等因素,使得酸化液能够更好地侵入砂岩内部并起到酸化作用。
实验结果测量
本实验中采用孔隙度分析和压汞分析两种主要方法,来确定砂岩储层孔隙度及其变化程度。我们使用精密石英量热仪、氮吸附仪等设备来检测微观孔隙。同时,采用氩渗透法来进行孔隙连通性测试,分析了砂岩储层渗透性的变化规律。
3. 结果讨论
本次实验采用了自转向酸法来改造致密砂岩储层。致密砂岩储层的底层油层能力通常较弱,自转向酸法能够结合其特性与酸液互相其利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储层的渗透性和孔隙度。我们发现,自转向酸法处理后的致密砂岩样品表面粗糙度、孔隙度、渗透性都大幅提高,这将会对储层的开发与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4. 结论
本研究通过自转向酸法技术来改善致密砂岩储层的不可采储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致密砂岩储层的孔隙度,增加渗透性,提高储层的注采效率,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应将其推广到其他致密砂岩储层的改造中。
参考文献:
1. Yan, C., Zheng, Y., & Du, Y. (2018). Effect of self-rotating acidizing on the pore structure and acidity of tight sandstone.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70, 464-472.
2. Ma, C. (2017).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self-rotating acidification technology in tight carbonate reservoirs. Shanxi Chemical Industry, 2, 50-53.
3. Zhang, Y., Cui, Y., Wang, H., Xu, Y., Dong, W., & Zhao, D. (2020). The mechanism of self-rotating acid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ight sandstone. 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193, 107351.
VES自转向酸对致密砂岩储层改造实验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