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1
  教学目标:
  1、基本驾驭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口算和笔算。
  2、通过独立思索,自主探究,借助实物操作形成“自己的算法”。通过探讨和比较,明确算理。
  教学重难点:
  在明确算理的基础上,基本驾驭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
  课前打算:
  口算卡片、幻灯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表内除法口算。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
  复习除法笔算的格式。
  9÷2=
  指名板演。提问各部分名称。
  导入新课。
  出示课题:除法。
  二、新授
  1、教学40÷2。
  出示场景图。










  视察场景图,说说知道了什么。
  出示第一个问题:平均每个男孩买多少枝?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0÷2
  2、教学46÷2。
  先自己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告知你的同桌。组织全班沟通。
  明确: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也就是20。出示其次个问题:平均每个女孩买多少枝?
  3、练习。
  学生口答算式,老师板书:46÷2。
  4、教学笔算46÷2。
  先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结果是多少,然后和同桌沟通。组织全班沟通。
  明确: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枝,再分得3枝,合起来是23枝。板书口算的想:40÷2=20 6÷2=3 20+3=23
  出示口算卡片,视算。选择几题说说算理。
  自学除法笔算的方法。
  指导笔算除法的依次和方法。
  提问: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
  其次个4是怎么来的?
  其次个和第三个6分别是怎样来的?
  三、练习
  做做第1题。
  说明46÷2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










  板书2 46说明竖式的写法,以及在横线格上的位置。
  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堂小结
  探讨并指名回答。
  作业
  干脆写得数。
  写完后比一比每组两题在计算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分。
  (1)先独立做前两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比一比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完成后两题。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今日你学到了什么学问?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2
  一课时
  教学内容
  小树有多少棵。(教材第30~31页)
  教学目标
  、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
  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并驾驭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难点: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都知道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的好处,今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有关小树的问题,有爱好吗?
  
  二探究体验,经验过程
  师:请看下面的情境图,说说从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境图)
  学生可能会说:
  我知道每捆杨树有20棵,图中有3捆杨树。
  我知道每车装有杨树500棵。
  师:依据这些信息,你能想到什么问题呢?
  生:3捆杨树一共有多少棵?
  师:这个问题你会解答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可以用加法计算,每捆有20棵杨树,3捆就是3个20相加,即20+20+20=60(棵)。
  生2:我们也可以依据乘法的意义用乘法计算,3个20的和是多少,就是20×3;依据乘法口诀“二三得六”,知道3个2是6,可以推算出3个20是60。
  师:你喜爱用加法计算还是喜爱用乘法计算?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喜爱用乘法计算,因为用乘法计算简便。
  师:4捆杨树一共有多少棵?5捆呢?用你喜爱的方法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计算,老师巡察了解状况,指导个别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学生沟通汇报,对解答正确的学生赐予表扬和激励。
  师:园林工人运走了3车树苗,一共运走了多少棵?
  生1:已知每车树苗是500棵,3车就是3个500相加,500+500+500=1500(棵)。
  生2:求3车树苗有多少棵,就是计算3个500是多少,可以用乘法计算,即500×3,依据5×3=15,可以推算出500×3=1500(棵)。
  师:算一算下面的式题,说说你发觉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最下面式题)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探讨发觉了什么,老师巡察了解状况。
  组织学生沟通汇报,只要学生说得合理,就要赐予确定和激励。
  
  三课末总结,梳理提升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可能会说:我学会了整十、整百数与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我知道可以用表内乘法来解决许多问题。
  
  板书设计
  小树有多少棵
  教学反思
  ,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进而引导学生探究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要特别留意让学生主动探究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驾驭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重视算理的理解、算法的归纳。










  ,是在以前已经学习的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可以完全以学生为主体绽开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主动探究,以合作的方式总结出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3
  第一单元
  第一课我爱我的家
  教学目标:
  1、懂得人人都有自身的家,人的生活离不开家,培育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2、通过讲解并描述日常家庭生活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暖和,激发爱家的情感。
  3、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过去和长辈们小时候的生活,进一步加深对家庭的相识和了解,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家庭暖和,培育对家的亲近感和归属感。
  教学难点:
  了解家庭的过去,感知社会进步给家庭生活带来的改变。 课程打算:
  1、教学课件
  2、家庭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老照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听曲《可爱的家》,让大家猜猜这是什么曲子,会唱的一起唱。
  2、听老师朗诵一首诗歌:《我爱我家》
  3、同学们,你们都有自身的家,你们是家庭的一份子,在家庭的关切照看下健康生长,你们爱自身的家吗?现在请我们的同学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身的家。










  二、相识自身的家庭
  1、让两名同学出示照片(家人合照或家居照),向大家介绍自身家的家庭成员和家居环境。
  2、谈话,让学生明白到家人各有特点,每个家庭也各有特点,不同地区,人们的家居和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
  三、你什么时候最想家
  1、看图说说这些人在干什么,想象当时的情景。说说他们为什么想家。
  2、说说你什么时候最想家,为什么?
  四、有家感觉真好
  1、看照片评价照片中的`小孩有一个什么样的家。
  2、老师给学生介绍自身也有一个温馨的家,以和家庭的基本状况,谈谈自身对家庭爱的一些体会和详细事例。让学生感受到小挚友是在家人的关爱下生长的。
  五、我爱我家
  1、请学生用彩笔在教材上画自身家居的外观或内景,或者把家居的特点和自身在居室里的一些活动。
  2、展示个别同学的作品,并让他说说怎样美化自身的家居。比方,自制一张剪贴画,贴在墙上;将零乱地房间整理干净、整齐。
  3、同学们各抒己见:我们应当用什么行动去爱我们的家?
  六、讲讲我家历史上的小故事
  1、老师先讲讲自身小时候的故事或自身家长小时候的故事。
  2、让学生将自身的调查状况在小组或班级中汇报,也可以将找到的照片和实物向大家做介绍。
  3、沟通一下调查后的感想。谈一谈,自身从中知道了什么?发觉了什么?










  4、教化学生珍惜今日的美妙生活。
  七、也谈我的苦恼。
  1、老师:家庭是暖和的,是我们欢乐生长的摇篮,是我们避风的港湾,但是在实际的家庭生活中,不少同学也会遇到过大大小小的“家庭中的苦恼”,现在,请我们的同学说说心里话。
  2、让学生自身谈谈与家长发生的冲突,通常是怎么解决的。大家相互沟通解决冲突的阅历。
  3、老师设置三种选择,学生先选其一,并说明自身选择的理由: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他们;爸爸妈妈有时对我不好,我还是爱他们;爸爸妈妈不喜爱我,我也不喜爱他们。
  4、选读一位学生的习作,宣读。
  八、小结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用行动来爱我们的家和我们的家人吧,愿我们的家庭生活更加温馨、更加美满!
  其次课、我们的学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自身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体会学校生活的欢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
  2、通过观看学校的橱窗、展板、专栏、学校特色角等,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在增加对学校的亲近感的同时,获得主动的人生启迪。
  3、通过了解学校的发展改变和全校师生取得的各种成果,形成为学校感到傲慢骄傲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让学生发生“我也要为校争光”的愿望。
  4、初步了解一些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的学校,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进对学校的相识和对将来学校的神往。
  二、教学重点
  体会学校生活的欢乐,以和学校与自身生长的关系。感受学校文化的丰富内涵,增加对学校的亲近感。










  教学难点
  从学校文化中,获得主动的人生启迪,形成良好的学习看法,发生为校争光的愿望。
  三、活动打算
  1、收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的照片,学校的展板、专栏、文化墙、学校特色角等的照片,以和过去和现在本校校舍的照片或图片。
  2、收集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学校的照片。
  四、教学过程
  (一)音乐引入:
  1)播放歌曲《学校中的喜悦》
  2)提问:听了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吗?你们喜爱学校的生活吗?
  (二)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
  1)看图片,了解学校开展了哪些活动。
  2)说说自身参加学校活动的纪念品,回忆自身参加的学校活动,如入队时的照片,参加活动时的照片,竞赛中获的奖,春游时买的小纪念品,活动后写的日记,上课时画的图画,制作的美术作品。
  3)讲一讲对自身印象最深的学校活动。
  (三)学校文化探秘
  1)将学生实地了解到的本校的学校文化写成一个小报告。内容可以为“学校文化面面观”、“我最感爱好的一角”、“我给学校文化的寄语”等几方面绽开。
  2)小组探讨,学校设计这样的学校文化的用意是什么。
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4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逐步建立空间观念。
  2、实力目标:学会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提高学生的视察比较实力、动手操作实力以及估计的实力。
  3、情感目标:通过估计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的估计习惯。
  教学重点:
  能较精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
  教学难点:
  驾驭对长度进行估计的方法的。
  教学打算:
  学具盒、彩带、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想象1千米的长度。
  3、估计:
  每个小组桌子上都有一条绳子,请绳子拉直,估一估这条绳子大
  约有多长?
  4、引入:
  师:估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在应用,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估计。
  板书课题:估计
  5、不用尺子,在本子上试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精确。

2025年数学教案三年级上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