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李鱓简介(通用5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李鱓简介(通用5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李鱓简介(通用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李鱓简介(通用5篇)
篇1:李鱓简介
李鱓简介
李鱓(1682~?)
中国清代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以画供奉内廷,但遭忌离职,后又被选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曾遭到保守者的反对,认为有霸悍之气 。有《土墙花蝶图》、《城南春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 〗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 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 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 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 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 〖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 使画面十分丰富,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色图》、《蕉竹图》、《五松图》等传世。 (1682~?)
中国清代画家。字宗扬,号复堂,别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以画供奉内廷,但遭忌离职,后又被选任滕县知县。为政清简,颇得民心,因得罪上司而被罢官,后居扬州,以画为生。工诗文书画。曾随蒋廷锡、高其佩学画。后又受石涛影响,擅花卉、竹石、松柏,早年画风工细严谨,颇有法度。中年始转入粗笔写意,大胆泼辣,挥洒自如,感情充沛,富有气势。为扬州八怪之一,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曾遭到保守者的反对,认为有霸悍之气 。有《土墙花蝶图》、《城南春李鱓(1686--1762),字宗扬,号复堂,又号懊道人,江苏兴化人 。康熙五十年中举,五十三年以绘画召为内廷供奉,因不愿受〖正统派 〗画风束缚而被排挤出来。乾隆三年以检选出任山东滕县知县,〖以忤 大吏罢归〗。在〖两革科名一贬官〗之后,至扬州卖画为生。与郑燮关 系最为密切,故郑有〖卖画扬州,与李同老〗之说。他早年曾从同乡魏 凌苍学画山水,继承黄公望一路,供奉内廷时曾随蒋廷学画,画法工致 ;后又向指头画大师高其佩求教,进而崇尚写意。在扬州又从石涛笔法 中得到启发,遂以破笔泼墨作画,风格为之大变,形成自己任意挥洒, 〖水墨融成奇趣〗的独特风格,喜于画上作长文题跋,字迹参差错落, 使画面十分丰富,其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对晚清花鸟画有较大的影响。
色图》、《蕉竹图》、《五松图》等传世。
篇2:李卫简介
李卫
(1686~1738)  清雍正时督抚。字又玠。江苏铜山(今江苏徐州)人。康熙五十六年(1717),捐资为兵部员外郎,五十八年升户部郎中,六十一年出为云南盐驿道。雍正二年(1724),升布政使,三年调浙江巡抚,四年,兼理两浙盐政,五年特任浙江总督兼管巡抚事,六年兼理江苏盗案。世宗认为浙江事繁“民刁”,令李卫严加整肃。李卫禀命清理仓库亏空、钱粮逋欠,严厉推行摊丁入地政策,打击不法绅衿。又奏请开设玉环厅,招民垦田。因而被世宗誉为模范督抚之一。十年闰五月,调署刑部尚书,九月任直隶总督。次年,不徇情面,奏参大学士鄂尔泰之弟户部尚书兼步军统领鄂尔奇营私扰民,受到嘉许。乾隆元年(1736),兼管直隶河道总督。三年病死,谥敏达。李卫识字不多,操守廉洁,任事勇敢。幕客为著《钦遵圣谕条例事宜》(与田文镜之作合为《钦颁州县事宜》),在浙江、直隶任内分别主持修撰《浙江通志》、《畿辅通志》。他的部分奏折收在《朱批谕旨》中。
篇3:李昉简介
《太平广记》
北宋四大部书之一;小说类书。李昉、扈蒙、李穆等奉宋太宗赵炅之命编纂。始于太平兴国二年(977),次年完成,六年雕版印行。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取材于汉代至宋初的野史、小说以及释、道两藏等,引书约四百余种。原书每年都注明出处,但错误较多,已无法精确统计。
明刻本书前所附引用书目三百四十三种,是后人补编,实不足据。该书按题材分九十二类,又分一百五十余细目。神怪故事所占比重最大,卷数多的如神仙五十五卷、女仙十五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鬼四十卷,可以看出其取材重点所在。《太平广记》实际上是一部分类编纂的古代小说总集。许多已经失传的书,也在该书里存有佚文,对研究和校辑古代小说极为有用,有些六朝志怪、唐代传奇就是依赖该书得以流传。宋元以来,不少小说、戏曲曾从中取材。明代以前,《太平广记》很少刻本流传,现存原书已有缺佚舛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谈恺据抄本加以校补,刻版重印,成为现存最早的版本。通行的版本是经过汪绍楹校点的排印本,1959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61年由中华书局重印的新一版,又稍有修订。
篇4:李通简介
李通
(?~1161)  金海陵王完颜亮时大臣。贞元三年(1155),以左司郎中为贺宋生日使,出使宋朝。正隆元年(1156),升吏部尚书。三年,海陵王召李通、宣徽使敬嗣晖、翰林承旨翟永固、直学士韩汝嘉等人,商议迁都汴京和南下灭宋之举。李通上言“天时人事不可失机”,劝海陵王迁都伐宋,深合海陵王之意,被擢任为参知政事,并典领缮完兵械,做侵宋准备。六年二月,升为尚书右丞。九月,海陵王统军南下侵宋,分诸路军为三十二总管,隶属左、右领军大都督府,以完颜昂(奔睹)为左领军大都督、李通为左领军副大都督。实际上以李通为谋主。十月,李通随海陵王渡过淮水,由庐州(今安徽合肥)进至和州(今安徽和县)。海陵王命李通督将士赶造战船,准备渡江。十一月,金军渡江失败,还军和州。这时,海陵王得报东京留守完颜雍(金世宗)在辽阳称帝,召集将帅商者对策。李通认为,撤军北还,会出现众散于前,敌乘于后的局面;留兵渡江,皇帝自己北还,诸将也会自行解体。提出:“发兵渡江、敛舟焚之,绝其归望,然后陛下北还”的建策。海陵王采纳李通建策,率军趋扬州。完颜元宜发动政变,杀海陵王,李通也同时被杀。
篇5:李石简介
李石
(?~1176)  金朝大臣。字子坚。辽阳人。先世为辽大臣,父李雏讹只为辽桂州观察使,攻渤海人高永昌时战死。金军攻占辽东后,李石归顺金朝。其姐嫁完颜宗辅(睿宗),生完颜雍(金世宗)。天会二年(1124),被授为世袭谋克、行军猛安,隶完颜宗弼麾下。八年,任礼宾副使、洛苑副使。天眷元年(1138),任汴京(今河南开封)都巡检使。后历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少尹、汴京马军副都指挥使、景州刺史。正隆六年(1161),他向完颜雍建策杀东京副留守高存福,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称帝。全世宗即位,以定策功,为户部尚书,旋任参知政事。女为世宗元妃。大定三年(1163),因冒领仓粟,降为御史大夫。十年,为太尉、尚书令,封平原郡王。寻告老,以太保致仕,进封广平郡王。病死。

2025年李鱓简介(通用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14 KB
  • 时间2025-02-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