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五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是由【文档百货】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美术教案 篇1
  活动目标:1,通过对比视察,初步了解手指引柳叶的技法。
  2,尝试手指蘸颜料点柳叶,体验手指引画的乐趣。
  活动打算:绿色颜料、柳树妈妈画纸、柳树范画、桌布、抹布
  活动过程:一、范画导入
  1,小挚友,看李老师手里是什么?
  幼:柳树
  师:对,春天来了,柳树妈妈的枝条上又长出了很多新的柳叶宝宝。
  2,柳叶宝宝是什么颜色?
  幼:绿色的
  师总结:对,绿色的柳叶宝宝。
  二、师幼示范画
  引入:柳叶宝宝是李老师用奇妙的手指引出来的,我一点他就出来。
  1,师操作:现在我要做试验了,
  (操作:先蘸颜料,然后点到枝条上)这边点一个、那边点一个,小队排的很好,一点都不挤。
  过渡句:小挚友的手指是不是也能点出柳叶呢?现在老师要请一个小挚友试一试。
  2,幼1操作:
  对比:他的手指也点出了柳叶,可是这个柳叶宝宝没有点在妈妈的`枝条上。我们再点一次,“手指先蘸一下颜料,然后点在枝条上。
  3,幼2操作:现在老师再请一位小挚友试一试,看看他的小手是不是很奇妙。










  (幼蘸颜料点到树枝上)
  点评:特别棒!他的小手也很奇妙,柳叶宝宝长在了妈妈枝条上。
  三、幼操作,师巡回指导并点评
  打算齐操作:我看到许多小挚友也想点柳叶,现在请保育员阿姨把桌布铺好,然后大家都试一试。
  强调:手指蘸颜料点到树妈妈枝条上,每个枝条上都要有柳叶宝宝,柳叶宝宝长满后,要用抹布把手指擦擦干净,把画给老师,我们看看谁的小手最奇妙,柳叶宝宝的小队排的最好看!
  师:现在请小挚友轻轻地把小椅子拿到小桌子旁边,每个宝宝拿一张画纸。(操作略)
美术教案 篇2
  折纸飞机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一)学问点:
  折纸飞机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飞机的结构
  难点:喷气式飞机的折法
  二、教学目标
  (一)学问与技能
  1、了解飞机的基本结构
  2、学会折叠喷气式飞机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飞机的构造图)让学生了解飞机的结构










  2、通过老师示范,让学生学会如何折喷气式飞机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动手实力。通过折叠“飞机”,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折纸的爱好。同时,丰富学生的社会常识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四五年级学生一般处于9到12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对新学问的接受实力强,自主探究实力提升,且对未知事物的新奇心与求知欲强,好动与主动的状态是我们教学中采纳自主探究教学法的依据,这样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让他们更好地接受新学问。
  四、学习资源的设计
  (一)学习资源的打算
  折纸
  (二)课件资源的设计
  飞机是什么样的?飞机构造的介绍?学生自己折一般的纸飞机?喷气式飞机的折法图示?学生沟通探讨、试飞
  (三)学习资源功能
  课件主要在于帮助介绍飞机的构造还有喷气式飞机的折法,是教学内容更直观的展示给学生,有助于学生更快的驾驭相应的技能。
  五、学习过程的'设计
  1、老师提问:同学们心中所想像的飞机是什么样子的?激发学生的想象
  2、老师借助图片介绍飞机的构造,以互动式问答为主
  3、老师提问:同学们平常会不会折纸飞机
  4、请一位同学示范纸飞机的折法










  5、老师示范喷气式飞机的折法,学生仿照,老师指导
  6、学生探讨折纸飞机中遇到的困难,互帮互助
  7、学生试飞纸飞机
  六、教学评价
  评价标准为飞机的美观程度,以及折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视察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不同特征。
  培育尊老爱幼的美妙品质。
  教学重点:初步驾驭老人和儿童不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画出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特征。
  课前打算:有关照片,绘画工具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你的家里有老人吗?有比你更小的儿童吗?
  2.在生活中,老人和儿童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小挚友与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之间特殊亲近。
  3.说一说你们之间发生的好玩故事。
  二、观赏照片:
  1.介绍照片中的人物身份。
  老人满脸是岁月的刻痕,
  儿童像幼芽一样稚嫩。










  朝阳、夕阳各有各的'绚丽。
  从儿童到老人,展示了生命的历程。
  2.通过视察照片,说说老人和儿童的不同的外貌、动作和神态。
  三、作品赏析:
  1.《我的外公》
  2.《我爱爷爷》
  3.《晒太阳的老太太》
  四、指导绘画;
  1.老人的外形特征:布满皱纹的脸,眼角的鱼尾纹,慈爱的微笑。
  2.儿童的外形特征:圆润的脸,有神的大眼睛,爱笑的表情。
  3.可以画成有情节的故事画:
  (1)构思故事情节
  (2)勾画轮廓
  (3)完稿后作色
  五、学生作画:
  六、作业展评:
  其次课时
  教学目标:利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等方法,培育学生的想象力、创建力、表现力以及动手实力。
  教学重点:驾驭老人和儿童外貌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了解老人和儿童的外貌、动作和神态的不同特征。
  课前打算:各种制作工具。
  教学内容:










  一、分析与视察:
  1.看实物教具:
  2.这些老人和儿童的小雕塑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3.这些美丽的手工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二、观赏范作:
  1.《老人和儿童》,维格兰德,挪威雕塑师
  2.青铜小人,汉代
  3.《欢乐的老爷爷》
  三、观赏身边同学的优秀作品:
  1.以陶土、黏土作品为主。
  2.思索:这些作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四、学习小雕塑的制作方法:
  1.选择合适的陶土或黏土
  2.也可以选用橡皮泥。
  3.用搓、捏、揉等方法,借用各种小工具,制作老人和儿童的雕塑。=
  五、学习手工的制作方法:
  1.彩纸贴画
  2.纸浮雕
  3.多种材料结合在一起综合制作。
  六、小组合作完成作品:
  七、学会自评、互评作品:
  1.是否表现出老人和儿童的外形、动作、神态等特征?










  2、作品是否完整?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冷色和暖色是 “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教学,冷色和暖色它与后面两课一起构成了本册教材中的色调双基教学单元。学生在了解三原色、间色等色调学问的基础上,冷色和暖色再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学习过程。且本单元的学习对下一个画心情的单元还作好了色调基础学问与色调绘画技能上的铺垫。 冷色和暖色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几乎到处都有色调,人们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色调。而人对色调天生特别敏感的,色调的感情来自各人对生活、自然的不同生理感觉和情感,但有些感情很多人还是近似的。当太阳晒到皮肤上,或看到橙色的'火光映照时,我们都会感到暖和。当站在蔚蓝的大海边,在白色的雪地上,我们会感到凉快。久而久之,当看到红、橙、黄等色时就感到暖和,它们就是暖色;看到蓝、蓝紫、蓝绿等色时就会感到冷,它们就是冷色。因色调感觉的冷暖差别而形成的对比为冷暖对比,但色调的冷暖又是相对的,(新)苏教版美术教案,它们在冷色环境中会显得较暖,在暖色环境中会显得较冷。
  (二)教学目标
  感受与相识生活和自然中色调的冷温煦他们的相对性,学会用颜料调、画出冷暖的色调。
  二、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打算
  教具:范图、音乐、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学具:调色工具和材料、白纸等。
  课时:1课时。










  (二)设计方案
  ● 教学导入:老师可打算两幅色调范画,一幅偏冷,一幅偏暖,请学生谈感受,依据学生的回答引出课题。
  ● 教学新授:
  (1)复习一下有关色调的基础学问,如三原色、间色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2)出示一个色环,分别由红、橙、黄、绿、蓝、紫构成,且可以将色环对半分开,然后分别出示色环的一半红、橙、黄,一半绿、蓝、紫让学生探讨不同的色调效果。学生通过沟通,主动了解冷暖色的不同效果。
  (3)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绽开联想,从冷色中联想到什么,从暖色中联想到什么,通过沟通加深对冷暖色的理解。
  (4)观赏书本上的彩图,辨析哪些以冷色为主,哪些以暖色为主,并谈谈各自带来什么不同的感受。
  (5)出示紫色和绿色的色卡,分别交换贴在导入时出示的范图中,感受它们在不同的色调环境中产生的不同改变,明白色调的冷暖是相对的。
  ● 学生作业:
  分小组尝试调色练习,(新)苏教版美术教案,在一张纸上调出几个暖色。老师辅导调色的方法,留意水分的多少对色调厚薄的影响。
  三、学习评价建议:
  ●是否基本了解色调冷暖的改变?
  ● 是否在探讨探讨中主动进行思索?
  ● 调出的冷色、暖色是否正确?
  ● 能否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体验到冷暖色对比的趣味。
  ● 能否大胆用冷、暖色进行简洁的设计创作。
  ● 能否用口头语言和短文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四、老师教学随笔:
美术教案 篇5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相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3、培育学生酷爱民族传统艺术。
  教学重点:
  1、相识、驾驭工具材料的运用。
  2、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教学难点:
  1、工具的运用。
  2、用笔、用墨的训练。
  教学工具、材料:
  毛笔、生宣纸、砚台、画毡、墨、装水的瓶子等。课件
  教学过程:
  1、老师检查学生所带材料、工具并进行调配。让全班的学生都有作业做。
  2、出示一幅中国画,并结合课本插图《小鸡图》引导学生进行观赏。
  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相识什么是中国画,并出示课题——“水墨嬉戏”。










  3、老师边实践边介绍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1)毛笔:羊毫(软)、狼毫(硬)、兼毫(中性)。
  (2)墨汁:(一得阁、中华)、墨块(保藏、观赏)。
  (3)纸:(生宣纸:吸水性强、画写意画用,熟宣纸:吸水性差、画工笔画用。)
  (4)砚台:(保藏、观赏作用更多,好用性较小,取而代之好用性更强的是用盘子。)
  4、在相识工具材料的基础上,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焦、浓、重、淡、清的画法。主要提示学生水在墨当中起到的作用。就是驾驭用水的量。或用墨的量。
  5、请学生与老师一起练习,探究、体验焦、浓、重、淡、清的画法。
  6、布置作业,画一幅有浓、淡改变的水墨画。
  7、老师巡回指导,激励学生大胆做画,敢于用水、用墨、敢于下笔。
  8、征集作业,组织学生谈谈体会,讲教训、阅历。最终老师小结、评价并布置下节课所要的学习工具、材料。
  9、组织学生清理卫生,教化学生酷爱环境卫生。
  札记:
  由于是第一次正式接触中国画,孩子们显得比较兴奋,听讲也很仔细,又敢于尝试。为了削减大家的“畏难”心理,我选择了较易表现的香菇、小辣椒作为第一次的'尝试练习,果真孩子们一会就较好地完成了练习。接下来布置稍难一些的熊猫,按部就班的让同学们完成了教学任务。看来课堂练习的设置不管在数学课堂上要讲究,在美术课堂上依旧重要。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尝试运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相识墨的焦、浓、重、淡、清。

2025年有关美术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档百货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5-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