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村文化工作总结(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村文化工作总结(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 】是由【hh思密达】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村文化工作总结(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村文化工作总结(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
第1篇:港口村文化村创建工作总结
三年大跨越再造新港口
——虹星桥镇港口村创建长兴县文化示范村工作总结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虹星桥镇港口村之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正是因为有一笔丰富的文化财富,是因为群众文化工作很活跃。
港口村位于虹星桥镇南,东靠吕山乡胥仓村,南靠西苕溪河畔,北靠观音村,西与厚全村相邻,长和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农户679户,总人口2370人,27个承包组,12个自然村,1个中心村。港口村设立村级党总支1个,下设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62人,预备党员3人,入党积极分子4人,后备干部2名。港口村的良田总面积是3249亩,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为5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2070元。港口村于2025年被评为湖州市卫生村、县级“民主法治村”;2025年被评为湖州市农村文化“八有保障”工程达标村,同年又获得“三八”水利示范工程等荣誉称号。
现将港口村开展县级文化示范村的创建工作总结如下:
一、文化工作重视,文化氛围浓厚
创建文化示范村,构建和谐新农村。组织建设是保障、领导班子是核心、工作重视是保障。为此村委会专门派一名村委委员分管文化工作,负责抓这项工作。并由专人购置书刊、棋牌和收集资料等,保证图书室按时开放。每年党总支部对文化体育工作召开专题研究会2-3次,做到文化活动经费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终有总结。每年用于文化活动的经费在3万元左右。在2025年建立陈列展览馆和灯光球场等文体阵地,总投入资金120万元。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全村12个自然村的水泥路浇注完成率达
100%,辖区内的自然村成立保洁员队伍,落实保洁员工作职责和管理制度,家家做好卫生净化池,达到村庄环境美化各项指标,农民居住环境明显改善。港口村设有警务室、卫生社区服务站,配备了2名夜防员,经常开展夜间巡逻,村民的安全感增强,对本村的治安情况满意率达100%。另外,村里还每年开展“星级农户奖”、“优秀家长奖”、“孝敬老人奖”、“慈善爱心奖”等活动。
二、文化设施齐全,文体功能完善
正逢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港口村抓住机遇,在创建中国“魅力乡村”的工作中,吃透精神,在中心村建立约5000㎡左右的文体活动室,320㎡的陈列展览馆,收集历史性文物藏书进馆。建立1500㎡的灯光球场和“幸福乡村大舞台”等配套设施,使之成为港口中心村的文体活动场所。这些工作都得到了群众的积极拥护和配合。
港口村的文化设施日渐齐全,文体功能逐步完善。一是创办了1所文明学校,聘请了老师,每年开展2次讲课和培训,提高了村民的整体综合素质。二是创办了农民书屋,设置了阅览室、配置了电脑、增设了报刊架,每周定期开放,让村民学文化、增见识、懂法律。三是建立体育活动中心,建有1个室外篮球场,安置了一整套健身路径,配有2台乒乓球桌,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利于他们强身健体、改变陋习。四是充分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制定了《港口村文明公约》和《港口村卫生公约》,提高文化道德素养,培养村民热爱祖国、热爱集体、文明礼貌、邻里和谐、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好氛围。五是以文明示范村为标本,在新农村建设中,结合“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六是村委工作公开亮化,港口村设有宣传栏12㎡,对本村各工程项目进行公开,对村级财务进行公开,对党务工作进行公开,还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1块,并及时更新公开内容,便于村民了解动态信息。
三、文化活动精彩,文体活动多样
港口村集体经济并不富裕,但港口的老百姓家家都算富裕,港口村有水上运输、轻纺业上百家,家庭自备轿车120辆。“物质上富了不算富,精神和物质同样富才是富”,基于这样的认识,港口村村支部和村民委坚定信心,积极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平台,着力搞活本村的各项文体活动,特别是各类文体活动场所建立以后,经常组织开展篮球、乒乓球、拔河、象棋等比赛和观看电影等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累计每年此类活动达12次之多。今年,随着“魅力乡村”创建各项工作的逐步推进,又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陈列展览馆、灯光球场等配套设施。
总之,我村一直以来重视文化发展,重视文明建设,重视文化氛围,收到村民的爱戴,得到有效的成果。
虹星桥镇港口村
2025年8月9日
第2篇: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村位于。近年来,我村先后被省评为档案工作目标省一级单位、广东省卫生村;被市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调解工作先进单位,被镇评为先进村、尊师重教先进单位等,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因为在市、镇有关部门的领导和带领下,**村党总支、村委会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建设新农村文化事业,不断加强村文化的软硬件建设,提高群众素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切实促进了村两个文明建设,现将近年来文化建设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狠抓创建的组织规划工作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速我市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步伐,更好地配合我镇建设“现代化港口新城”的发展目标,把我我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文化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党支部、**村委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思路,突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广大群众综合文化素质的提高和文化活动的开展。建立健全了文化管理机构,成立了社区文化工作领导小组,落实社区文化事业的经费投入,%以上,把发展文化事业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近年来,社区用于文化建设的资金累计近500万元。
二、加大投入,不断完善文化设施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了农村文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我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中,在注重发展生产、改造环境的同时,把农村文化设施建设作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一环来抓。我村现有小学1间,幼儿园1间,凉亭2间,灯光篮球场2个,2青少年服务中心1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间、妇女学校1间小公园三个,公园里安装了一系列康乐设施。
06年底投入近100万元对20年前建设的新、旧村坊的前街大道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和绿化工程。投入10多万对环村河进行清淤净化工作,让环村河干净流畅。为规范村内饮食业的管理,促进本村的饮食文化发展,村投入60多万元闲置资金用于兴建36多间统一风格的大排挡商铺,形成一条风味食街,让食店迁往食街继续经营。
2025年投资了100多万元,新建了村老人活动中心,为促进和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奠定了较好物质基础;投入100多万元进行学校改造,进一步完善**小学的硬件设施;投资近200万元在涌边建立两座拉膜式的凉亭和三座省一级公厕,新凉亭的落成为群众提供一个歇息乘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新公厕的落成不仅方便群众,和新凉亭一样成为我村的一道风景;投入83万在新沙路上安装路灯,方便村民夜间出行;为方便群众出行,我村在新沙公路旁50米处增建一座钢结构的桥,连通对面海新区。
08年,为了进一步绿化家园,改善环境,造福子孙后代,我村于清明节前后在村口、广麻公路旁、马士基公路旁、**工业区公路旁等区域开展三期植树活动;为美化闲置地,我村投入15万修整新老人活动中心门前的400平方米土地。投资近100万元在各路段治安盲点进行监控设备安装工程。新莞人居住中心,投入1000万建设一栋中远宿舍楼,目前工程正在进行,两栋大楼落成后,预计可容纳4000多人居住。
今年投入20多万元“改造”老人活动中心, 内设有展览室、老人活动室、图书馆、宣传室、曲艺社等活动场所。其中**图书室藏书量达3000多册,内容包括了各种科普、教育、文史、少儿等图书,报纸20多种、期刊30多种,年增长8%以上,并全天开放,提供村民学习知识、增长见闻。
三、抓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
群众是文化创建的主体,**村把提高村民素质作为文化创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创造有力条件,提高村民素质。每年**村都组织当地村民、新莞人、未成年人参加培训教育讲座,让广大村民、外来员工及学生提高认识,确保日常生活安全。为了提高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村多次邀请有关专家前来举办知识讲座,为村民、新莞人进行授课,并积极组织召开农户座谈会、外出参观等活动,向农民传播农业生产、生活的科技知识,鼓励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依靠科学技术摆脱贫穷和愚昧,追求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为了做好安全生产宣传工作,加强企业生产安全,**村配合上级部门组织好安全生产主任培训班及有关的知识讲座,提高了员工的生产安全技能。针对农村妇女的科学育儿意识薄弱的情况,通过开展育儿期、更年期、家庭教育等知识讲座,聘请专家进行详细的分析、讲解,不断加强妇女学习,提高妇女整体素质。
为进一盛渲染学习氛围,**村与时俱进,利用宣传栏、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向广大群众进行党建、计生、社会治安、农业、消防安全、交通安全、农村经济体制等方面的宣传教育,每年编撰宣传栏12期以上,不断提高村民对当前形势各方面的认识。同时,注重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实行每天开放,并定期举办讲座、读书活动、图书展销和报告会等读者活动。
每年积极参与市、镇举办的“书香之家”、“学习之星”评选活动、计生、消防等知识竞赛,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以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契机,多次邀请村的外出老干部回来指导,举办座谈会、报告会等活动,使学习气氛更加浓厚。
四、贴近群众,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村坚持贴近人民群众生活,适时组织多项文体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通过广纳贤才,成立了**村曲艺队,**篮球队、龙舟队、舞狮队、舞蹈队、合唱队、仪仗队等7支文化建设队伍,并设专人管理,专人负责,通过分层管理,抓好他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建设,提高他们整体素质,使其成为村文化工作的骨干。
每年为了使村民和新莞人过上一个欢乐热闹的春节,在村党总支、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每年**村都组织春节文体活动,内容分设了拔河比赛、篮球赛、卡拉ok比赛、文艺晚会、象棋比赛、乒乓球比赛、猜谜语、抛圈圈等活动,大家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互动游戏,同娱同乐,体现了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焕发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体现了大家努力拼博,各显其能,奋争向前的积极性。**村各个文化场所都有专人管理,确保一个安全、干净、优美的文化环境,使群众充分享受到文化气氛。每天傍晚到晚上,文化体育公园的球场上、运动场等各处上更是热闹非凡。
粤剧、曲艺在我村有悠久的历史,村中男女老少甚为喜欢。为了发扬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让群众感受气氛、接受教育,每年在元旦都举办粤曲文艺晚会,丰富大家文娱活动,陶冶大家的情操。一年到晚都有活动,每晚都有几十观众在座自娱自乐、自我陶醉、共同参与、自导自演。
每年积极组织村民参与水乡特色的龙舟活动,全体队员互相团结,齐心协力,共同进步,为村添光荣。
五、抓投入,让科教、卫生、计生等事业有新发展 **村对教育极为重视,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全面升级改造,通过绿化园林、增设多媒体电教室、电脑室、投影室、语言室、改建篮球场、建橡胶跑道等,不断提高学校的现代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近年来,**小学的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并于去年成功把**小学创建成“市一级学校”。同时,在镇党委的支持下,成立了“**教育基金会”,通过教育基金会实行“奖教奖学”,并对成绩优异的教师和学生,有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使学生勤奋学习,教师乐于施教,形成一种勤学向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教与学的学习风气,使教育事业更进一盛。
为了能更好地配合我市创建卫生文明城市,打造好“四项工程”,我村全体领导非常重视环境卫生的管理。以“五整治”活动及麻涌镇创建省卫生城市为契机,社区积极加强对广大群众的公共卫生意识教育和环境保护教育,利用多种途径,引导他们增强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努力促使他们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建立相关的环境整治制度,健全环卫队伍,把季度卫生评比检查作为一项长效的制度来抓。
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导下,**村我村始终围绕以人为本、服务广大育龄群众的宗旨开展计生工作,在抓好户籍人口计生管理的同时,抓好流动人口综合治理,全面落实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同宣传、同管理、同服务”,务实创新,真抓苦干。对人口计生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促进本村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正常开展。努力完成了镇计生办下达的各项指标,并多次被镇委、镇政府评为“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文化创建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上级组织的领导下,**村会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各项工作,打造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二〇〇九年四月八日
第3篇:村文化建设工作总结
在皖浙交界的青山绿水间,镶嵌着一颗璀璨明珠,那就是被称作宁国市东大门的——XX镇XX村。古镇XX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保存完好的石片瓦房流淌着文化的气息,青翠欲滴的野生茶散发出幽幽清香,古桥石碑讲述着古商人的传奇故事,山涧巨石古松凝固着历史的踪迹。今天的XX,民风纯朴,群众文化丰富多

2025年村文化工作总结(共5篇)-大文斗范文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h思密达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5-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