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合集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合集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合集篇
科学教案 篇1
目标:1、能初步按从头至尾的依次视察,感知小鸡、小鸭的主要外形特征和习性。
2、学会运用对应的'方法比较小鸡与小鸭的不同,驾驭名词:爪子、脚蹼。
打算:1、已经饲养小鸡、小鸭。
2、卡片。
3、ji爪子、鸭爪子。
过程:1、说出谜面,让幼儿猜谜,引出小鸡、小鸭。
2、运用从头至尾的依次视察,尝试讲解并描述自己所视察到的。
3、比较外形的不同。
小鸡 小鸭
嘴巴 尖尖的 扁扁的
颈项 短短的 长长的
爪子 没有脚蹼 有脚蹼
驾驭名词:爪子、脚蹼。
4、比较习性的不同。
小鸡 小鸭
本事 不会游泳
会游泳
食物 长大吃米、虫子、菜 长大吃小鱼、小虾
叫声 叽叽叽 嘎嘎嘎
5、复习音乐《小鸡出壳》,结束本课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交通工具的不同类型及其功能。
2、通过比较、探讨及分类活动,找出它们的不同点,并初步相识相应的汉字"水中、地面、天空。"
3、通过仿照交通工具的活动,进一步产生对识字活动的爱好。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究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许多种。
5、能主动地与同伴沟通自己的发觉,激发进一步探究事物改变的愿望。
活动打算: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把剪刀
活动过程:
一、师生阅读幼儿用书,讲解并描述故事《胡萝卜火箭》
二、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实物图片,然后分组探讨,了解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不同点。
老师:请小挚友看看图上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不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老师总结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不同点,并启发幼儿认读相应的汉字。
四、嬉戏:"给图片找家"老师在黑板上写汉字:"水中、地面、天空",请个别和全体幼儿读一读。
引导幼儿根据交通工具行驶的地点对它们进行分类。
五、嬉戏活动:"我是XX地方的交通工具。"老师请幼儿随意拿一张图片在手中,老师出示一张汉字卡片。幼儿依据汉字内容做出相应的反应。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萌生玩石头的爱好,了解石头上可以涂色画图案,体验创作的乐趣。
2、倾听故事,初步感知石头的用途,体验石头实现愿望的欢乐心情。
3、在音乐伴奏下学习用石头敲击简洁的节奏。
活动重点:
幼儿能认倾听大胆的想向,敢说。
活动难点:
通过幼儿的小手来帮助石头达成心愿。
活动打算:
1、立体教具。小鸡,小猫。蜈蚣卡片各一张贴在积木上。
2、一块贴有五官的石头。
3、幼儿每人捡3—4块石头,组织幼儿参观小区,找寻石头路。
4、音乐磁带《小星星》
活动过程:
一、画石头。
引导幼儿视察,大胆想象,自由涂、画石头,通过幼儿的小手一个个石头,摇身一变,成了幼儿手中心爱的玩物。有的变成了好玩的交通工具:汽车、轮船。。。。。。有的变成了动物,企鹅、小鸟、兔子、象、蝴蝶。。。。。有的利用了石头的形态变成了太阳和月亮,有的利用石头本身的窟窿变成了有胡子的老人、奥特曼、还有的把石头涂成了各种颜色,铺成了一条小的五彩石头路。
二、石头碰碰响。
淘气的石头、来唱碰碰歌了———石头打击乐。音乐享乐,我们用石头跟着节奏演奏吧,播放音乐,按节奏用石头与石头一起敲击。
三、听故事《欢乐的石头》
在石头王国里有一块石头,光溜溜,胖乎乎的,石头看到小挚友能每天上幼儿园跟老师学本事,心理很艳羡。一只小鸡走来了。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小鸡摇摇头,不愿把脚借给石头。这时一只小猫过来了。小猫小鸡,你把脚借给我好吗?小猫摇摇头,也不愿借脚。蜈蚣爬过来,石头说:蜈蚣大哥,你有那么多脚,借给我两只好吗?蜈蚣摇摇头,还是不愿把脚借给石头。唉,我自己要是能长出脚来该有多好啊!石头多想到处看看。哟,多美丽的石头!一个小挚友走过来,捡起了石头,把它变成了一副画送给了老师。现在石头在教室里和小挚友一起静静的听课。石头就象自己长了脚一样。和小挚友一起学习,一起做嬉戏,。
1、倾听故事:老师操作桌面教具引导幼儿说说石头前后的心情改变,体验石头实现愿望的欢乐心情。石头虽然最终还没长出脚,但它感觉自己长了脚一样,因为它的心愿实现了,不光是那个小挚友,我们班上的每个小挚友却帮了许多石头达成了心愿。石头来到我们中间和你们一起学习,做嬉戏特别的欢乐。
四、变成一样多。
方法同组幼儿分男女,男孩拿出和鸡脚一样多的石头2个,女孩拿出和猫脚一样多的石头,用什么方法把2个和4个石头变成一样多呢?(有的拿来2个变成和4个一样多,有的把4个里拿掉1个放在2个那里,变成一样多了。还有的把4个石头拿走2个,变成和2个一样多)
五、会变的石头,用肢体动作表示。
有的变成了兔子,有的变成了大象,有的变成了飞鸟,蝴蝶。有的变成了千姿百态的奥特曼的形象......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品,通过视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外观和味道。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共享月饼的欢乐。
二、活动重难点:
1、活动重点:通过视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外形和味道。
2、活动难点:能用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月饼的特征。
三、活动打算: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幼儿自带,品种不一)。
2、老师打算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盘子若干。
四、活动过程:
(一)、幼儿自由视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沟通。
提问: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是什么味道的?
(二)、引导幼儿视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爱好。
2、视察切开来的月饼,。
(1)细致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
(2)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共享的欢乐。(引导幼儿了解月饼是中秋节特有的食品。)
(四)、拓展阅历,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提问: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五、活动延长:
可通过家校通提示家长在家中引导幼儿视察月饼的外观、品尝月饼的味道、比较月饼的内馅儿,让幼儿知道不同的月饼,它们的外观、味道和馅儿是不一样的。在中秋节晚上可以跟孩子讲一讲中秋节的故事,让幼儿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意义。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
。
活动打算:
阅历打算:
“站起来”的音乐嬉戏。
,如让笔站起来等。
。
物质打算:
1、嬉戏音乐、播放器。
。
:四张纸、记录表、积木若干、笔。
活动过程:
一、音乐嬉戏导入。
:来,让我们跟着轻松的音乐玩“站起来”的嬉戏吧,小挚友们要开动脑筋,让自己站起来、站得稳,比比看谁的方法多。
,老师报出数字指令,幼儿做“站起来”的`动作。例如,老师报“3”,则幼儿身体3个地方与地面接触;老师报“5”,则幼儿身体5个地方与地面接触。
二、自由探究,让纸张“站起来”。
:看大家玩得这么快乐,纸张娃娃艳羡极了,它也想自己站起来,我们来帮他想想方法吧。
,引导幼儿自由探究让纸张站起来的不同方法。
,老师视察指导,可给幼儿适当的提示,如可通过折叠的方法让纸张站起来。
:你用了什么方法让纸张站起来了呢?
。
三、试验比较,探究纸张的不同折叠方式对其承重实力的影响。
:哪种纸张上放的积木最多?
结合统计表提问:纸张娃娃站起来了,它们可神气了,都说自己的力气大,你们猜猜这几个纸张娃娃谁举起的积木最多。
。
小结:同样的纸张,折的方法不一样,它能承受的重量也不一样。
四、设置挑战,比较试验并记录。
:纸怎么折叠,能使积木放得多又稳呢?
,提出要求:每人一张记录表,把折纸的方法画在第一行格子中,纸张实际能承受的积木数量记在其次行格子中。
,共享沟通:
(1)你的纸张娃娃放了几块积木?你用了什么折叠方法?
(2)你在摆放积木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发觉了什么隐私?
:折纸的次数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纸对齐折;要先让纸自己站稳,再当心轻放积木,不能碰桌子。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知道测量气温的方法,能够用温度表测出当时某个地方的气温。
(2)啦解气象站测量气温的工作原理。
2.学问与技能:
(1)能够从不同地点测量的温度数据中发觉问题。
(2)能够从亲身经验的活动中体会数据的真实性和重要性。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1)情愿从事收集数据工作,乐于探讨自己提出的问题。
(2)有重证据的科学看法。
二.教学打算:
1.空气温度计,百叶箱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学会运用温度表。
(1)视察温度表,相识温度表的各个组成部分。
(2)学会温度的读写。
(3)用温度表的模型练习温度的读写。
(4)重点指导零下温度的读写。
2.测量教室里的空气温度。
(1)学生测量、记录教室内的温度。
(2)比较教室内不同位置的温度。
(3)学生探讨各组测量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觉问题。
(4)学生汇报各组测得的结果,引导学生从数据中发觉问题。
3.测量不同地方的温度。
(1)探讨哪些因素会影响测量的数值,在此基础上探讨本小组测量的方法。
(2)确定测量的地点,并对自己小组的测量结果作出预料。
(3)学生分成小组测量各个不同地方的'温度,并记在P83的活动记录纸上。
(4)汇报数据,探讨测量结果和预料的结果是否相同及缘由。
4.探讨测量温度的规定和百叶箱的由来。
(1)视察P41的“一天气温改变的记录图表”。
(2)思索:从表格中你能发觉什么?
(3)学生汇报自己的发觉,引导学生总结数据中隐藏的规律。
(4)探讨:怎样测量气温才比较牢靠。
(三)课后探讨:
指导学生接着收集天气数据,并且记录在天气日历上。
科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探究莫比乌斯圈的奇妙改变。
2.能制作莫比乌斯圈,并能大胆进行猜想和尝试记录。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打算:
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激趣
以手指嬉戏引入纸圈。(老师用食指和大拇指改变出一个圈、两个圈、很多圈导入课题--纸圈。
1.出示纸条,激发幼儿探究的爱好。(师纸条也想变成圈,你们能不能帮助纸条变出圈?激励用多种方法,可以跟别人的不一样等。)
2.幼儿尝试做纸圈。(幼儿做出的纸圈都一样)
3.老师以魔术的形式展示莫比乌斯圈的奇妙改变,引起幼儿的爱好。
二、设疑
1.幼儿第一次尝试剪圈,让幼儿体会挫折,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及探究精神。
2.画线对比
老师提出要求:在两个圈上分别画线,从接头处起先画,到起点处结束,可以在里面画也可以在外面画。可以两人合作,一个人转圈,一个人画线。
师:你的线画好了吗?你发觉了什么隐私?一般圈的线只画了一个面就连了起来,但是莫比乌斯圈的线特殊长,画过了红颜色的一侧又到了蓝颜色的一侧,最终又回到了原来的动身点。
结合PPT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第一个特征:一般圈有2条边2个面,莫比乌斯圈只有1条边1个面。
3.试验总结出莫比乌斯圈的其次个特点:沿线剪开一般圈,变成一样大的两个圈,莫比乌斯圈变成有两个接口的大圈。
4.尝试自己制作莫比乌斯圈。老师小结:把纸条的一端扭一下和另一端粘合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这样的圈。咱们做的这个圈啊,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呢,叫做莫比乌斯圈。是德国科学家莫比乌斯在1858年发觉的。人们为了纪念他就给这个圈取名为莫比乌斯圈。
2025年科学教案模板合集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