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科学活动教案7篇(合集)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学活动教案7篇(合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科学活动教案7篇(合集)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巧提沙的嬉戏,让幼儿探究提沙的方法,。
2、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3、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4、发展幼儿的视察力、想象力。
5、激发幼儿乐于探究科学试验的乐趣。
活动打算
干沙、湿沙、一次性塑料杯子、筷子、吸管、毛线、竹签等。
活动过程
一、探究的问题:不用手端,能把装沙的杯子提起来吗?幼儿探讨。
(1)不能提起来。
(2)把筷子插到沙子里。
(3)我把毛线一头埋在沙子里。
(4)我用树叶提沙。
(5)我用吸管提沙。
二、试一试。
(1)把筷子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2)把毛线一头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3)把吸管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4)把水彩笔插到沙子里,将沙压紧。
三、说一说我的试验。
(1)我用毛线把杯子提起来了。
(2)我用水彩笔把杯子提起来了。
(3)我用筷子把杯子提起来了。
四、画一画:我的试验过程。
五、留意事项
留意幼儿玩沙时不能用沙撒向他人。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的:
1、体验手影嬉戏的愉悦心情;
2、动手探究影子形成的科学现象,初步了解影子在民间艺术中的运用;
3、大胆发挥想象,创建好玩的影子。
活动打算:
1、 台灯、手电筒、应急灯若干 布3-4块
2、 手影及镂空图片、树干、书本等若干,
3、 音乐片段
活动过程:
1、以老师自编的手影故事引题
2、与幼儿共同探讨手影形成的科学原理
a、 刚才故事里的小动物是怎么变出来的?()
b、那影子是怎么形成的呢?
老师小结:影子的形成是东西拦住了光就形成影子,假如我们把灯关了,看看还有没有影子,所以影子的形成须要光的帮助。
3、自由探究,激励幼儿发挥想象,尝试手影嬉戏
a、供应各种工具及图片,激励幼儿大胆想象尝试影子嬉戏
b、边玩边沟通探究发觉影子的科学想象
4、集中幼儿共同探讨,沟通总结
a、你发觉了什么?
b、你还在什么地方发觉影子(借助图片丰富幼儿的学问阅历)
5、播放《皮影戏》片段,观赏影子在民间艺术中的运用,加深对影子的了解
师:我们的民间艺人依据影子的现象独创了皮影戏,让我们一起观赏吧!
6、与幼儿共同跟着音乐表演影子,结束嬉戏
活动延长:
1、剪画影子,表演影子
2、制作并表演皮影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对叶子感爱好,能运用多种感官探究自己喜爱的落叶。
2、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沟通探究落叶的过程和结果。
3、培育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打算
1、师幼收集的叶子分几筐放置。
2、供幼儿选用的自粘标记(每人2~4个,固定运用一种标记)。
3、在园内不同植物旁直立“我最喜爱的叶子”牌子。
活动过程
1、共享宠爱的叶子
“请你选择两片最喜爱的叶子,贴上你的标记,等会儿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老师引导幼儿主动视察收集的叶子。“选择”的目的是要求幼儿细致视察、自主决策;“等会儿”是给幼儿视察的时间;“给大家介绍”是交代任务。)
“你最喜爱的叶子是什么样的`?”(激励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细致视察、对比视察,并指导幼儿用丰富的语言主动表达沟通视察结果与感受,包括叶子的形态、颜色、叶脉、用途、像什么、摸起来的感觉等。)
“说说你喜爱的理由?”(引导幼儿结合生活,表达我与叶子的亲近。)
“谁也喜爱这种叶子?说说你的理由。”(激励表达独特感受)
2、给最喜爱的叶子找妈妈
“你在哪儿见过这种落叶?”(联想生活中的叶子进行畅想,观赏相关的文学和艺术作品。)
“你知道它生长的地方吗?你能帮它找到‘妈妈’吗?”(探究叶子与植物的关系。建立部分与整体的概念。)
“在你最喜爱的叶子上贴上你的标记,然后到幼儿园内给它们找妈妈。找到后把你手中的叶子贴到植物旁“我最喜爱的叶子”牌子上。(这是叶子与植物的对应活动,由于每张叶子上都有幼儿的固定标记,有助于推断叶子是谁贴的,便于纠错;将叶子贴在牌子上是便利检查幼儿是否找对叶子妈妈。)
“带着自己的标记,在园内植物上选一片自己最喜爱的新叶,贴上自己的标记。”(幼儿细心选择视察记录的对象)
“我们一起来参观。”(相互介绍)
“这是什么植物呢?”“这些都是它的叶子宝宝吗?”(移步换植物验证与纠错,关注生成的问题。)
“有几个小挚友喜爱这种叶子呀?”(感知数量的多少,这部分内容可另组织数学统计活动)
“这都是谁最喜爱的叶子呀?”(关注同伴的最爱)
3、和最喜爱的叶子同成长
“你有什么方法知道你选的新叶是怎么成长的呢?”(引导幼儿接着视察贴上标记的新叶,以自己宠爱的方法每天记录叶子的改变过程。激励幼儿能用多种感官探究、用多种方式表达探究过程,并相互沟通好方法。)
“下个星期我们再来沟通记录方法,把你看到的、听到的、所做的介绍给大家。”(培育幼儿探究的方法和习惯,加深对叶子的了解。)
活动延长
一周内关注幼儿探究过程并在必要时作指导,一周后再依据状况,师幼共同确定探究的目标和内容,让幼儿有更足够的理由表述,有更独特的方法表现“我最喜爱的叶子”,并透过叶子表达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感受。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幼儿平常在吃饭后,或者脸上有东西的时候会去照照镜子,但是他们不明白这里面的科学原理。通过本次活动,让孩子们在操作探究中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以及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并联系实际生活,让孩子们感知镜面反射原理为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视察了解镜里镜外影像的关系。
2、初步了解镜面反射的原理。
3、培育孩子仔细视察的习惯。
活动打算
1、镜子人手两面。
2、写有幼儿自己名字的纸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探究镜面反射现象。
1、用镜子照一照自己和教室里的东西。
:今日老师给你们每人打算了一块小镜子,你可以用它来照一照自己和教室里的东西。一边照要一边动脑筋,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哪些东西,你看到这些东西时镜子是怎么摆放的?
2、沟通自己的发觉。
请小挚友回到位子后和小组里的好挚友讲一讲自己的发觉。
你从镜子里看到了哪些东西,当时你是怎么看的',镜子是怎么摆放的?
3、:小挚友用镜子看到了在我们身后和旁边原来我们只用眼睛看不到的东西。这是镜子的反射现象。
二、探究镜子内外影像的关系。
1、探讨生活中的反射现象。
镜子的这项本事用处可大了。能帮助我们人类解决许多问题。请你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镜子的反射原理。
2、材料,幼儿操作。
老师把你们的名字都写在了纸上,现在请你将纸放在桌上然后用小镜子在旁边照一照,你细致视察一下,看看你能发觉什么。
幼儿操作。老师巡察。
3、小组沟通。
将你的发觉和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探讨一下你们的发觉一样吗?
4、集体沟通
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发觉。
5、
原来镜子里的东西和镜子外的东西方向是相反的。好玩吧。你们视察的真细致。
三、多面镜子尝试。
1、小组操作。
刚才小挚友只用了一面镜子就发觉了镜子的小隐私。老师这里还有许多镜子,你试一试用两面镜子一起照名字,看看和刚才又有什么不一样。
一边照一边可以和旁边的小挚友说一说。看看你们看到的现象一样吗?
2、集体沟通发觉。
四、延长。
:镜子的隐私真多,看来我们光靠上课的时间是发觉不完的。老师会把小镜子放在区角里,你们可以去接着探究视察,发觉它的更多的隐私。
那假如同时用许多面镜子一起照,又会看到什么呢?你可以和小小挚友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杯盖是生活的必备用品,对了解和探究它的用途有爱好。
2、懂得疼惜生活用品。
活动打算:各种有盖子的杯子、一只无盖的杯子。
活动重点:知道杯盖的用途。
活动难点:知道每个杯子都有和它配套的盖子。
活动过程:
1、喝牛奶导入:
—“这里有一大罐牛奶想给小挚友们喝,但倒在哪里呢?”
幼儿说说自己的方法。
出示各种有盖子、的杯子,幼儿人手一只,自己打开盖子,老师倒牛奶给幼儿喝。
2、视察有盖杯子:
—“你们的杯子都有一个盖子,这些盖子开启的'方法是否一样?”
看一看自己的杯子,把发觉告知大家。
幼儿视察、摆布杯子和杯盖,讲自己的发觉。
小结:你们的杯子都有盖子。打开盖子就可以喝杯子里的东西了,有的杯子的盖子要转一转,有的盖子要用手扳一下。
1、盖子的用途:
出示无盖杯子:
—“我这里也有一只杯子,和你们的一样吗?为什么杯子要有盖子?”
幼儿沟通阅历。
试验:老师将温热水分别倒进有盖和无盖的杯子里。
猜猜看,杯子里的水会不会一样热?
让幼儿喝一喝这两只杯子里的水,比较一下。(有盖的杯子里的水热,无盖的杯子里的水冷了)
—“为什么有盖的杯子里水是热的?”
小结:杯子上的盖子可以隔断空气,杯子里的热气不简单散发;杯子有盖还可以挡灰尘;这些杯子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瓷的,它们很简单碎,要轻拿轻放。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思路
1、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和爱好。在生活中,我们发觉幼儿对肥皂感爱好,他们喜爱到水龙头旁玩肥皂,而且觉得好玩,抹了再抹、搓了再搓,爱不释手;在区角活动中,很多幼儿仿照成人洗衣服,有的还系上围裙,拿拼塑当作肥皂,抹呀、搓呀,很仔细、很专注、很快乐。
2、把空间留给幼儿,让他们真正“亲身经验真实的探讨过程”。既为幼儿供应相宜的材料、创建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运用已有的学问、多种感官,亲身感受和体验,发觉肥皂的特性和功能。满意他们的新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真正体验发觉的乐趣、劳动的欢乐。
3、活动中留意与其它领域的联系,有机整合。如:复习1和很多等。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肥皂的主要特性和用途。
2、尝试运用各种感官感知和发觉问题。
3、体验劳动的欢乐。
4、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5、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打算
1、物质打算:不同形态和颜色的肥皂、海绵、积木若干;肯定数量的小衣服(选择颜色艳丽、薄又易洗的布,裁成平面的小衣服);《健康歌》CD片;与幼儿人数相符的防水背心(彩色塑料袋)。
2、情景打算:洗衣坊(在室外阳台依据幼儿人数摆放相应数量的装水大脸盆、肥皂盒、晾衣绳、夹子等)。
活动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出示脏衣服宝宝,引导幼儿视察探讨。
重点:幼儿运用已有的阅历说出肥皂能使衣服宝宝变干净。
师:今日老师请来很多挚友,你们看是谁呀?
幼:衣服宝宝。
师:我们来数一数来了多少衣服宝宝?
幼:1、2、3、4、……很多很多衣服宝宝。
师:咦?白色的衣服宝宝怎么啦,为什么在哭呢?
幼:想妈妈了、有人打她、很脏……让幼儿运用已有阅历先说说衣服宝宝为什么哭,然后老师和幼儿一起宁静听衣服宝宝说——我全身都弄脏了,很难过,你们能帮助我,让我变干净吗?
师:谁最棒,能想出好方法让衣服宝变干净呢。
幼:洗一洗、用肥皂洗……
二、找肥皂
1、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在装有不同形态和不同颜色的肥皂、海绵和积木的筐里找寻肥皂。
师:肥皂能把衣服宝宝变干净,那肥皂宝宝藏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看谁最棒先找到。
幼:好!师:找到了吗?
幼:我找到了!
师:真的是肥皂吗?你怎么知道它是肥皂呀?引导幼儿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发觉什么?
幼:有点粘、有点滑、香香的、绿色的、黄色的……
师:你找到什么样肥皂?进一步让幼儿边找边感知自己找到的肥皂的形态、颜色和气味,并引导幼儿将找到的肥皂轻轻的放进肥皂盒里。
2025年科学活动教案7篇(合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