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赣粤高速.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赣粤高速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赣粤高速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43
赣粤高速大路赣州至定南段设计综述
赵卫楚 何丕元
(江西省交通设计院 南昌 330002)
摘 要:赣粤高速大路赣州至定南段是国家重点干线阿荣旗至深圳大路在江西省境内最南 端的一段,全长 。在该工程的设计中,设计单位进展了细心组织和筹划,依据交通部有关的勘察设计标准、规程、编制方法等,对全线 21 个标段统一了测设精度和深度,使全线设计文件根底资料齐全,标准把握得当,在短期内较好地完成了施工图设计, 满足了工程建设的需要。
关键词: 交通工程;高速大路;勘察设计
前 言
赣粤高速大路赣州至定南段〔以下简称赣定 高速大路〕是国家重点干线阿荣旗至深圳大路在 江西省境内的一段,也是江西省“十五”交通重 点建设工程“两纵三横一斜” 大路主骨架的一纵, 本工程的建设对于江西乃至全国的经济建设和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赣粤高速大路 赣州至龙 南段设计 由江西省交
通设计院设计。
工程设计简介
赣定高速大路设计标准为: 4 车道全封闭高速大路,计算行车速度 100Km/h , ;分别式路基宽度为 13m ,沥青砼路面,桥涵设计荷载:汽—超 20 级、挂— 120 。
工程规模
〔1 〕、路基土石方 2403 万 m3
〔2 〕、桥梁 8170m/54 座
〕、涵洞 322 道
〕、通道 252 座
〔5 〕、隧道 9413m/12 座
〔6 〕、互通式立交 7 处
(7) 、分别式立交 47 处
总体设计
赣定高速大路设计里程长、标准高、技术复 杂,地形地质条件差, 如何把握总体设计是关键, 现将赣定高速大路总体设计的主要原则分述如下:
、依据初 步设计 的各种 方案, 通过深入争论,实地考察,征求沿线各级政府的意见,并 结合当地进展规划和要求,综合论证,确定本项 目的路线走向、建设标准和规模。
、利用航 测地形 图,结 合地形 、地物、地质、水文,进展路线方案筛选,承受计算机路
线关心设计系统,优化出路线最正确方案。
、依据沿线地 质、通航 、通道 的净高、路基填筑的难易、筑路材料的分布状况,结合路 线纵面设计,反复争论路基合理的高度,以到达 削减投资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依据赣 定高速 大路与 沿线被 交道路连接位置和在路网中的作用功能,争论论证互通立 交的设置位置、间隔距离,并确定建设规模、设 计型式。
、综合沿 线水系 、水利 状况、 了解工农业进展要求,调查地方交通布局和规划,争论论 证涵洞、通道、桥梁、隧道等各种构造物的拟建 规模和构造型式。
、按赣定 高速公 路的设 计交通 量和通行力量、需要的效劳水平,争论论证本路的治理设 施、安全设施、效劳设施,以及监控、通讯、照 明、收费系统等的合理布局和建设规模。
路线设计
赣定高速大路路线方案选定遵循的原则是: 结合地形、地物、地质等因素综合定线,尽量减 少拆迁建筑物和少占良田好地。在保证汽车行驶 要求、安全性、舒适性的原则下,充分考虑技术 上的先进性、运营上的经济性和投资上的合理性。路线设计中,自始至终着重于平纵线形的协作, 将平纵横作为一个整体同时考虑,依照平面顺畅、纵面均衡、横面合理、协作得当的原则进展。
平面线形设计,由直线、园曲线、盘旋曲线 所组成。整个路线平面设计强调与地形、地物协 调,不片面追求高指标。全线承受最大平曲线半 径 6969m ,最小平曲线半径 700m ,共设 87 个弯道,曲线占总里程的 % 。纵断面线型设计, 由直坡段、圆型竖曲线组成。纵面设计在满足技
143
术指标、不降低道路使用功能的原则下,抑制了 地形起伏频繁,壑垅相间的困难,使纵断面设计 经济合理。 本工程承受最小竖曲线半径:凸型10000m ,凹型 7000m ,最短坡长 370m ,全线纵面坡度变更 162 次,最大纵坡 % ,竖曲线长占路
线总里程的 % 。
路基路面设计
路基设计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是在满足桥梁、路基设计洪水频率、分别式立交桥和通道净空要求的高度,以及路根本身所需要的稳定条件下,结合地形、地质、地下水、地表积水及气候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填方边坡坡率依据高度不
同承受 1 : ~ 1 :2 ,坡脚设 宽的护坡道。挖方边坡坡率,依据地质状况、土石成份、
填挖平衡状况、边坡高度等因素综合考虑,一般
为 1 : ~1: 。路基边沟外侧设置 1m 宽的碎落台,一般状况下挖方大于 处设置 宽的平台并开挖平台沟,挖深每超过 设一级平台。
路基路面排水 本工程排水系 统自成体
系,通过边沟、排水沟、截水沟、平台沟、急流槽等设施保证排水通畅,不与农田浇灌设施相兼并。地下水、泉眼等通过设置盲沟、渗沟等排出路基。
路面〔含路肩〕的外表水一般散排流入边沟, 低于 8m 填方路段的路面上的雨水先散排到边坡上,经边坡“人字”骨架排水槽流入边沟上,再 汇入自然的河、沟、渠中;高于 8m 路堤承受路
侧拦水埂, 集水于急流槽中, 再汇入自然河、 沟、渠中。中心分隔带上的渗水由封水层、纵向排水
管流入横向排水管引入边沟。平曲线设超高路段的外侧路面水,经集水井通过横向排水管排解。
防护工程 填方路段高度在 以内时,
边坡承受喷草籽防护;当路堤高度大于 时, 承受“人字型”护坡,骨架用 #浆砌片石和砖砌筑,以便于排水; 骨架内施喷草籽, 以稳定、美化边坡。
挖方路段依据土质密实程度,岩石坚硬程度及路堑挖深,挖方边坡防护承受实体式护面墙、窗孔式护面墙、鳞式拱护面墙、浆砌片石护坡、各种造型的骨架护坡等防护形式,对于地质不良或挖方较深的路段,承受挡土墙、预应力锚索、框格锚杆、抗滑桩等特别支护形式。
路面设计 路面设计本着因地制宜、合理选材,便利施工的原则,结合路面使用要求和区 域自然条件进展综合设计。沥青砼路面设计使用 年限 15 年,路面构造共分三个构造层,分别为面层、基层和底基层。面层承受沥青砼路面,分 上、中、下层,总厚度为 18 〔或 16〕cm ;基层分上、下二层,均为水泥稳定碎石,其中上基层
厚为 16 cm ~20 cm ,下基层厚为 15 cm ~17 cm 。底基层为 18 cm ~20 cm 厚的水泥〔 %〕稳定碎石。土路肩设置护肩墙,并承受 5cm 厚 25# 水泥砼+15cm 厚级配碎石进展硬化,防止路面水通
过土路肩渗入路基。
桥梁涵洞设计
桥涵设计原则 本路所 经地区 ,河沟穿插,人口密集,排灌设施、地方道路还会进一步 完善。因此桥梁涵洞设置,以尽量满足目前和将 来进展的需要,力求不转变现有河道自然状态, 一般不压缩河道,保证通航、排水使用功能,顾 及群众生产生活便利为原则进展设置。
桥梁布置及方案 本工程桥梁 大局部为
高架桥,桥型布置除满足排洪和净空要求外,充 分考虑了地方大路规划、进展的需要。中小桥一 般不以压缩河道和视边孔是否兼作通道布置。全 线大、中、小桥均为钢筋砼和预应力砼梁 ( 板) 式构造,钻孔灌注桩根底和扩大根底。桥梁、明涵 及浅埋通道均设置钢筋砼搭板,一般大中桥搭板 长度为 8m ,小桥、涵洞及通道为 5m 。
桥梁构造 桥型构造的选择是依据本地区
自然条件,结合地质、水文、施工、材料供给等 因素综合考虑确定的,尽量做到标准化、系列化 及施工工业化,表达经济合理、技术先进牢靠, 同时留意造型美观和景观协调。对正交或条件较 好的桥梁,上部构造一般承受 40m 跨径以下的后张预应力砼简支 T 型梁及后张预应力砼空心板或非预应力空心板桥。为行车的舒适和安全,大桥 均按先简支后连续进展设计,并在上部构造设计 中普遍承受高强度、低松驰钢铰线及高标号砼。 对穿插条件较差特别是主要大路上的分别立交, 为保证道路的使用功能,上部构造一般承受钢筋 砼连续箱梁桥。
涵洞、通道类型 依据填土高度,结合地
质状况承受钢筋砼盖板涵、拱涵及圆管涵等形式,为便于清淤,涵洞最小孔径承受 。
143
赣定高速大路承受的各种桥型、除特别设计外,上部构造均编制了配套通用图集,涵洞和通道也编制了通用图,从而加快了设计速度,保证了设计质量,同时为施工也供给了便利。
隧道设计
本工程地形简单,隧道众多,共有 12 座隧
道 9413 延 m,其中连拱隧道 6 座、1942m ,分别
隧道 6 座、7471m 。
隧道的位置在满足路线要求的状况下,尽量 选择在地形、地质条件较好的位置。 一般状况下, 优先承受分别式隧道,隧道间距依据地质状况确
定,一般在 40m ~60m。在地形条件简单、路线布设困难、隧道长度较短的路段,承受了连拱隧道的型式。隧道依据地质报告的围岩分类进展衬砌分类,主要有Ⅰ、Ⅱ、Ⅲ、Ⅳ、Ⅴ类及偏压,明洞等围岩衬砌类型。围岩衬砌按奥法原理设计
为复合式衬砌,以锚杆、钢筋网喷砼、钢支撑〔Ⅰ、Ⅱ〕钢格栅〔Ⅲ类围岩〕作为初期支护,二次支
护承受钢筋砼构造,在两次支护之间设防水层。 Ⅰ、Ⅱ、Ⅲ类围岩均设置仰拱。隧道防排水遵循 “以排为主,防排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的原则,争取隧道建成后到达洞内根本枯燥的要 求,保证隧道的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关心施工 依据具体状况承受了洞口锁口导管、 超前小导管、超前锚杆、长管棚、注浆地基加固、洞口地 表预加固等方式。洞门的形式主要依据现场地形 确定,主要承受了削竹式、端墙式、翼墙式、柱 式等型式。
互通式立交设计
赣定高速大路共设互通式立体穿插 7 处,各互通立交的具体位置均选在和主要城镇及交通源相连接的道路上。本高速大路为收费道路,在 各个互通式立交上设置匝道收费站。
本工程互通立交设计方案是在初设根底上, 结合地形、出入交通量、工程规模、收费方式、行车条件等,综合考虑进展设计,全线互通主要承受单( 双) 喇叭型式,只有龙南县城互通立交承受半定向 Y 型。
交通工程设计
赣定高速大路设计有完善的交通工程设施,分为监控系统、通信系统、收费系统、供电 系统、照明系统、治理效劳设施、安全设施、环 保绿化工程等八个局部。
勘察设计的阅历体会
赣定高速大路是一条山区高速大路,工程困难,设计的影响因素多,难度大,前期工作投入大,经受了预可、工可、初设和施工图设计等多个阶段,前后历时达 2 年之久。勘察设计集中了我院大局部的专家和技术骨干,通过不懈努力, 最终取得较为满足的结果,为江西山区高速大路的设计积存了阅历,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总结提高的方面,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阅历与体会。
〔1 〕、山 区高速大路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
求,不能以平微丘的设计理念来进展山区路的设计。山区高速大路不应片面强调线形指标,在满足标准的前提下,应结合地质、地形选线,应特别留意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减小边坡开挖高度,树立生态路、环保路的设计理念,适当增加高架桥和隧道的数量有利于综合效益的提高。
〕、大工程的 勘察设计 是一项系 统工程,工程组的总结筹划与内外协调格外重要,这是确保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的前提。本工程的生 产组织上成立了总工程组和工程审查小组,通过 乐观有效的治理,根本做到了忙中不乱、分而有 序,满足了工程建设的要求。
〕、全线大量 承受四 技术,提 高了高速大路的内在质量和品质,降低了造价。技术的应用永无止境,设计者应有创的意识和水平, 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 引进技术和自主开发并重,并结合国情、省情设计出精品。
〕、改进设计质量,作好后续效劳;一个再好的设计总有它的缺乏之处,赣定高速大路也不 例外。有了错误并不行怕,问题是我们怎样对待 这些错误,改正这些缺乏。整个赣定高速大路的 施工图设计仅用半年多时间,这是超常规、超负 荷运转的结果。但是到底时间太短,在一些细部 和个别工程的设计上不行能精雕细琢,因此总会 因考虑不周而消灭些小的差、漏、错。我们的态 度是不回避问题, 在施工效劳阶段派出精兵强将,加大投入,乐观作好施工效劳工作,对消灭 的问题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保证工程建设顺当进展。
结 语
赣定高速大路经过 2 年设计、 2 年施工,现
(下转第 146 页)
143
已建成通车。随着本工程的建成,将促进江西地区尤其是赣州市经济的腾飞。但这光辉业绩,来之不易,勘测设计人员的辛勤劳动、细心设计,
数万施工建设者风餐露宿、 细心施工、坚韧拼博, 实现了把赣定高速大路建成一条高标准、质量
优、投资省、效益好的现代化高速大路的目标。
但赣定高速大路设计也存在着某些缺点和缺乏, 因本路刚刚建成,尚需经运营考验,有待竣工验收,再进展总结。今日取得的阅历和成绩,仅仅是江西山区高速大路的一个起点、还要连续探究、不断实践,把山区高速大路勘察设计水平推向更高阶段。
143
143

赣粤高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