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语文教案(集锦3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语文教案(集锦3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语文教案(集锦3篇)
语文教案 篇1
第八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多音字组词。
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
( )精会神 不言而( ) 奋不( )身 精妙绝( )
( )尽全力 万马奔( ) 千( )一发 无影无( )
四、选词填空。
连续 接连 接着
1.早晨,同学们从四面八方( )来到学校。
2.那毛毛细雨,( )下了两天两夜。
3.我们要( )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
当然 虽然 既然 竟然
4.你( )答应和他一块看,就应当准时去。
5.在科学不发达的时期,人们( )不行能正确说明日出日落的现象。
6.去年种了一株桃花,不料今年( )开了几朵花,( )少得很,但终于已经开花了。
不仅……还…… 不但……而且…… 假如……就…… 即使……也……
7.( )你考试得了一百分,( )不能傲慢。
8.他( )聪慧过人,( )学习也很用功。
9.( )明天晴天,我( )到你家来。
10.这座建筑( )形式美丽,结构( )特别坚实。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1.扩句:
我登过泰山。
2.缩句:
坚韧的小草可以傲慢地嗤笑哺育在花房里的盆花。
3.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我们请王校长。王校长到我们班参与班会。
4.改成“被”字句:
我们把操场打扫得干干净净。
5.修改病句:
(1)早晨,阳光从东方渐渐升起来。
(2)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风气。
(3)这件雪白的衣服真白。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成语与广告
国内最先动用成语作为广告词的已不行考证。至今令人印象深刻的`广告用语是日本人做的,用的也不是成语,是俗语,说“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蓦然回首,如今满街跑的丰田车,早已无人称奇。
由俗语到成语,广告人像约好了似的,一窝蜂地将广告词结成了一对。你有“‘咳’不容缓”(药品),我有“‘骑’乐无穷”(山地车);你有“静默无‘蚊’”(蚊香),我有“无可替‘带’”(透亮胶带)……没人预报,亦未履行合法手续,成语已经“嫁”给了广告,并堂而皇之地添丁进口,毫无汗颜,合适吗?
看法明显难以统一。有的人认为没什么不合适,以成语或“篡改”之后的成语充当广告词,借用了成语本身具有的“知名度”,移花接木,貌合神离,既广而告之,又易于传诵,而且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一举多得,焉有不妙?有的人认为不合适,因为广告词贵在新意,然而现在大批广告人一古脑地全跑到成语中去偷梁换柱,并自诩高超,成语之林也就快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了。还有人认为对于广告记忆和传播得最多的人群是中小学生。如此这般移花接木,偷梁换柱,最终将误导中小学生把“广告用语”当成“成语词典扩大版”去研忆,其负面影响令人担忧。
1.请将下列“广告用语”改正为正确的成语。
“咳”不容缓( ) 静默无“蚊” ( )
“骑”乐无穷( ) 一“明”惊人 ( )
2.你还能从其次、三自然段中找出四个成语吗?
3.广告人运用“静默无蚊”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4.对“成语‘嫁’给广告”的现象,概括写出文中的几种看法。
答案:
一、抑制、说明、榜样、平凡、恐惊、仆人、樱桃、凄惨
二、
三、(聚)精会神;不言而(喻);奋不(顾)身;精妙绝(伦);(竭)尽全力;万马奔(腾);千(钧)一发;无影无(踪)
四、1.接连 2.连续 3.接着 4.既然 5.当然 6.竟然,虽然 7.即使……也…… 8.不但……而且…… 9.假如……就…… 10.不仅……还……
五、1.我登过峰峦宏伟的泰山。 2.小草嗤笑盆花。 3.我们请王校长到我们班参与班会。 4.操场被我们打扫得干干净净。 5.(1)早晨,太阳从东方渐渐升起来。 (2)我们从小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这件衣服真白。
六、1.刻不待时、静默无闻、其乐无穷、一鸣惊人; 2.移花接木、堂而皇之、貌合神离、偷梁换柱; 3.指“蚊香”的宣扬广告,用来指蚊香的驱蚊效果好。 4.第一种看法是蔑视,认为玷污了成语。其次种看法是赞同,认为颇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气息。第三种看法是认为不合适,使成语之林成为广告用语的木材基地。第四种看法是反对,认为影响小学生对成语的正确学习与运用。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点:
一、本单元是一个说明文单元,《中国石拱桥》和《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是比较规范的说明文,其余则有肯定的说明文性的小品。
二、本单元教学,要学生了解什么是说明文。
三、学习本单元,要理清说明文的依次,了解常用的说明方法。
四、学习本单元后,要学生学习写作说明文。
教学时间:23课时
11 中国石拱桥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列出文章结构,领悟文章的内容。
3.激发学生酷爱社会主义制度。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抓住中国石拱桥的特点,理清文章结构。
2.难点:课后思索练习题三,以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学法指导: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教具打算: 小黑板
课时支配:3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经常用桥梁来比方友情,因为是友情就像桥一样把两个人连了起来。可见桥是在没有路的地方搭起来的路。依据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会,我国就有了独木桥和数根圆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桥。河北赵县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纳弓形拱的敞肩拱桥,欧洲在赵州桥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纳弓形拱的。我们的祖先的聪慧才智值得我们每一位同学学习。
二.简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国闻名的桥梁专家、教化家、社会活动有。他主持设计的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铁路马路两用桥;他还参与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立。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报》,文笔通俗易懂,为读者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历史上的辉煌成就,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慧才智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
三.检查预习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弧形 拱桥 陡坡 匀整 惟妙惟肖
2. 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
四. 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 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光沟桥的?联系课后思索练习题一,填空。
2. 学生读,填空,老师巡察指导。
3. 总结:
名称 位置 修建年月 结构特征
赵州桥 横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桥结构匀称。
卢沟桥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 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美丽,结构坚实,历史悠久。
第 二 课 时
一.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1. 听写
2. 说说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二. 细读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样说明石拱桥的特点的。
1. 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举了两个例子,一个赵州桥,一个卢沟桥,这种说明方法叫做--举例子。
2. 在写赵州桥和卢沟桥时,作者列举了很多精确的数字,这种用数字来说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数字。
3. 为了让人们更清晰的相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作者的语言很具有逻辑性,例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在写赵州桥时,先介绍了桥的长度、宽度、设计施工的精致。再分四点用数字分别说明。层次性很强。
4. 作者在介绍两座桥时,既抓住了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又留意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点,请同学们找出来。(共同点是都介绍了地点,修建年头 ,及它们的结构特点。不同点是在介绍赵州桥时顺便说明白桥的设计者,介绍卢沟桥时作马可?波罗的话来赞扬其高度的技术成就和艺术价值,还介绍了卢沟桥的的特别历史价值。这不但使行文有所改变,而且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的最终两段。
1. 第九段写什么,怎样写?(文章又分三点说明了到得如此辉煌的建筑成就的缘由。先写再写最终写)
2. 最终一段写什么,怎样写?(介绍了解放后我国石拱桥的修建状况,列举了我国修建的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长虹大桥、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双曲拱桥等,说明白我国桥梁事业取得的巨大成果。
四. 引导学生体会说明文行文简洁、用词精确的语言特点。(联系课后思索练习题二)
五. 联系课后思索练习题三,引导学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说明的事理说明清晰。(我们常说用白纸写黑字,黑板其实就是一张黑色的纸,用白色的笔来写。我们把一张黑色的纸放大,再挂起来,就是一张黑板。)
第 三 课 时
一、完成课后习题。
二、拓展延长:形象的语言介绍一种事物
板书设计:
中国石拱桥
概括说明
一般:形式美丽,结构坚实
中国:历史悠久,形式多样
详细说明(举例)
赵州桥:现存最古老 独拱---(当时最长)
设计科学,施工奇妙
卢沟桥:联拱---265米
石狮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具有纪念意义
教学后记:学生对中国石拱桥的构造等的相识把握得较好,对文中的说明方法也驾驭得不错; 但对说明文的多种依次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相识有难度。
12 桥 之 美
教学目的: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作者宠爱桥的缘由。
品尝本文美丽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学习从某一角度观赏艺术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品尝本文美丽而又富有意蕴的语言。
课时支配 3课时。
课前打算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会写生字、精确注音,解除字词障碍。
课前学生借助网络或图书,查阅一些有关的图片资料,或依据课文内容绘制几幅 图画。(体现桥与四周环境的和谐统一)打算录音带、录音机、微机或投影仪。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导人新课。
马致远的小桥流水人家让人联想到家的温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使人产生无限 的惆怅在诗人的眼中桥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载体;在画家的眼中,桥则别有一番 韵味。今日就让我们跟随当代画家吴冠中去感受桥之美。(板书课题,美字写大,突出一下)
老师配乐范读课文。
(要求:留意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索以下问题:
(多媒体或投影显示问题组)
问题.a.在作者的眼中桥美在何处?
b.为了说明桥之美作者主要举了哪些例子?
c.联系课文说说怎样观赏一幅画?
四人小组探讨明确:
a.并不着眼于桥自身的结构美,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b.举了四个例子:乌镇苇丛上的石桥;江南乡间细柳下的石桥;水天间的长桥--颐和园 的仿卢沟桥、苏州的宝带桥;形式独特的广西、云南、贵州山区的风雨桥。
c.画面的构成是否有块、线、面的搭配;画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四周的景物既形成比照又不失和谐。
■研读与赏析
(过渡)通过阅读文章,我们不难看出作为画家,作者看桥淡化其结构、种类、功用,更重其美学价值。那么你能用美丽的语言描绘文中你最观赏的一幅画面吗7
重点研读第④小节。
(出示学生绘制的四幅图画)
四人小组探讨:
a.说说四幅图中你最喜爱哪一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画面并说说为什么喜爱?
b.请有绘画天赋的同学点评。
c.我们应从哪些角度观赏一幅艺术作品?
明确:
a.厚厚实实的平面铺开的苇丛使空间显得狭窄拥挤,令人产生憋闷感;间或出现的石桥轮廓简洁显明,能使空间陡然显得疏朗开阔,令人觉得神清气爽。
细弱的柳枝拂着桥身厚重坚硬的石块,这里有形体上的强弱、轻重、动静之分,有颜色上的对比,还有变(柳枝年年发新芽)与不变(桥能历久不变)之别,种种不同,归结起来,其实是阳刚与阴柔这两种美的类型的不同,因桥的轮廓细心设计而和谐统一。
长桥一般建筑在比较宽敞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单调感。桥是人们劳动的成果,出现在苍茫水面上的长桥,是人类创建力的体现。整个环境好像有了灵气和生命。
桥面上盖有廊和亭的桥,给人安闲、自由的感觉,这种感觉恰好与险峻的山峰、桥下的急流给人的感觉形成比照。
b.点评语言、观赏的角度。
c.从色调的搭配、画面构成(块、线、面)、景物的选择(强弱、明暗、动静等)是否对立统一角度来推断。
美句赏析。
(过渡)吴冠中以他画家的真知灼见,不但告知了我们如何用美学的眼光来重新谛视事物,而且他还用蕴涵丰富的语言引起我们剧烈的感情上的共鸣。
a.找出意蕴丰富的语句,体会句子的情昧。
2025年语文教案(集锦3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