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隔振施工方案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隔振施工方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 隔震加固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北京****** 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一年七月
1 :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二、托换减震加固工艺流程
三、托换前对原建筑物检测要求
四、上、下托架及墙体托换梁设置(托换结构)方案
五、上部结构与原基础切割方案
六、后期工程施工方案
七、质量保证措施
2 : .
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采用 LRB D500 和 LNR D500 两种隔振垫。LRB 为有铅芯橡
胶垫,LNR 为无铅芯橡胶垫。
二、 托换减震加固工艺流程
1. 室内外土方开挖
室内土方分两部分开挖:第一部分为整体开挖至托换梁底标高,
然后向托换梁外侧留约 30 公分再向下挖至设计要求标高- 米;第
二部分为当托换梁施工完成后达到规范允许强度,再将第一部分预留
的托换梁下及外侧 30 公分土方开挖至- 米。
室外土方开挖也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同室内土方同时开挖至托换
梁底标高;第二部分为当托换梁施工完成且达到规范允许强度,再向
下开挖至- 米, 米
2. 施工上加固托换梁、连系梁以及墙柱托换节点及支座;
上托换梁:根据设计要求,当土方开挖至托换梁底标高时,开始
绑扎托换梁、连系梁钢筋,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钢筋的搭接长度,安
装好预埋件;立模浇筑砼。
下托换梁:上托换梁达到允许强度后,土方全部开挖至- 米
时,制作下托换梁,方法同上托换梁。此部位需做好预埋件螺栓的布
设和固定。
3. 安装调试支撑体系装置;
根据建筑受力特点确定托换节点位置,安放托换垫块(大小比上
3 : .
下托换梁间隙小 1-2 公分)并用钢板塞紧,中间不得留空隙。
4. 切断墙柱摆放隔震橡胶支座;
按图纸要求切断墙、柱,使上部荷载通过托换支撑系统传递至
基础上,此过程需观测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从而保证其安全。
5. 隔震支座支墩的制作和检查,隔震垫的安装;
在留设和预埋件位置安装下支墩钢板并固定,浇筑灌浆料,同
时必须保证其水平度满足设计要求的千分之五标准,施工好以后及时
检查调整。接着安放隔震垫,其中心位置必须与构造柱中心相重合,
其误差不得超过 毫米。最后安装隔震支座上钢板,使其和隔震垫
上表面完全贴合,不得有空隙,固定钢板,浇筑灌浆料。
在浇筑灌浆料前,需对预埋件外露部分进行防锈处理,对隔震垫
需有临时保护措施。
6. 架空板的制作
架设支撑脚手架及模板,绑扎底板钢筋,浇筑砼
7. 拆除托换系统;
上两项完成后,各项强度指标达到规范及设计要求后,即可拆除
临时支撑系统和底板脚手架,使建筑完全落在隔震系统上,达到设计
抗震加固目的。
8. 恢复作业
完成配套的水电等工作,使建筑满足使用功能要求。(根据合同
要求完成)
4 : .
三、 托换前对原建筑物检测要点
在施工前,需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外观与内在质量检测,要点如下:
1. 实际使用荷载调查;(用于托换过程受力分析)
2. 大空间、特殊结构部位现状观测;(分析是否需要特殊加固措
施)
3. 结构缝(沉降缝、温度缝、抗震缝)构造、缝宽现场测量记录;
(优化上托梁与整体加固托架方案)
4. 墙体明显裂缝的观测与记录;(观测是否切断墙柱对结构造成
新的损伤)
5. 主要梁柱节点、门窗洞口、墙柱连接部位连接构造和裂缝观测
与记录;(观测结构是或存在局部损伤,以免影响对结构安全
产生影响)
6. 楼梯底部与地面的连接构造检测记录;(确定局部托换构造)
7. 首层柱根部、地面、外墙散水、室外地坪实际构造观测,(优
化局部托换方法,确定基坑开挖方案)
8. 施工场地现场考察。(确定场地布置方案,交通设置方案)
9. 水电管线及配套设施。(满足施工期间正常施工。)
四、 上、下托架梁及墙体托换梁设置(托换结构)方案
1. 托架梁
保证墙、柱托换节点的绝对安全可靠,托换承载力计算有科学依
据;水平托换加固有足够的强度和水平刚度;下托架梁不出现较大沉
5 : .
降变形。
上托架梁、墙体托换梁、柱托换节点和水平支撑共同构成上部结
构水平托换加固桁架,起到增大上部结构刚度,承担上部结构竖向荷
载和水平荷载的作用。
2. 托梁和墙体托换
纵横向上托梁:采用双夹梁钢筋混凝土梁,截面尺寸约 300×
550mm(包括板厚),每隔 设横向穿墙扁担梁。
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有以下优点:整体性好,整体刚度大,同时解
决柱纵筋切割后锚固长度不足的问题。
梁高根据纵墙托换荷载大小、整体刚度需要确定,因跨度较小,
并考虑到上部不超出室外地坪-。
施工工序为:每隔 ~ 在墙体上开凿 300×230 洞口——
摆放连糸梁拉筋——绑扎两侧夹梁钢筋——支模——浇筑砼。上部托
换结构顶标高为- 米,下托换梁结构标顶高- 米。上下托
换梁施工方法相同。
3. 基础与隔振墩改造
先施工上托梁,再施工下托换梁,在隔振墩外侧设置临时支撑,
将整个建筑物托换到临时基础上。切割墙柱,然后施工隔振支墩,预
埋隔振垫下钢板。
4. 安装隔振垫
隔振垫安置净空间应大于隔振垫高度+100mm,按照厂家要求安置
隔振垫以及上钢板和锚固件。
6 : .
5. 二次浇注隔振垫上钢板与上墩之间的缝隙
安置好隔振垫后,将托换梁与隔振垫之间的缝隙用微膨胀混凝土
或灌浆料充填。
五、 上部结构与原基础切割方案
方案关键点:确保切割时结构安全、无沉降差、振动小、效率高、
成本低,同时考虑就位连接构造满足现行规范要求。
上托换夹梁与下支座之间的垫块有效高度为 514mm,该空间为切
割墙体与构造柱的工作空间。
综合考虑工期和成本,采用人工切割(排孔取芯)与机械切割(工
具式盘锯)相结合的方案。
六、 后期工程施工方案
隔震橡胶垫按完后、混凝土墙柱对接后,主要的后续工作包括隔
震沟挡土墙、地面恢复及水、电、通讯恢复,均属于常规工程。
原有的水、电、通讯等管线已经在平移前进行处理,新基础施工
时应完成相应的预留、预埋工作,因此到位后只需要将相应的管线进
行连接和恢复。
按放隔震橡胶垫施工期间,加强对建筑物的观测,初期为每天观
测两次,后期每天观测一次,直到稳定为止。
七、 质量保证措施:
7 : .
1. 必须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把好工程质量关。
2. 施工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前必须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
底,让全部施工人员都了解每一道施工工序的质量要求并监
督施工。
3. 必须严格执行质量检查验收制度,实行三级验收(即班组自检、
专职质检员检、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4. 严格执行施工人员的交接班制度,并认真详细地做好“施工日
志”。
5. 进场的所有材料必须符号质量标准,主要施工材料必须有质保
书,并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送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6. 认真做好每一道工序的记录工作,特别是隐蔽工程,专职资料
员对资料收集与管理,做到资料填写真实、清楚。
8
隔振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