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归纳
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
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 正>v 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 正=v 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 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 C、P 或 T 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
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
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
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
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 .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梳理
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 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 NA 就是 ×1023。
例如:1molO2 中约含有个 ×10 氧分子
242molC 中约含有 ×10 个碳原子
231molH2SO4 中约含有 ×10 硫酸分子
23+23- 中约含有 ×10 个 Na 和 ×10 个 OH;
23nmol 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 n××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
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
用 n 表示物质的量,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 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
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 n=N/NANA=N/n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
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
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 NaOH 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
里称量。若稀释浓 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 H2SO4,并用
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大全
一、重点聚集 : .




二、知识网络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
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
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
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
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 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
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 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
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 .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
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
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
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
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
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
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
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
等。
、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 .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
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
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
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
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
“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
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
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高一化学知识点内容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
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
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
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
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
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
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
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 .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 CrO3 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
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NO 和 NO2 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Na2O2
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 和 Fe3O4 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
化物),Al2O3 和 ZnO 为两性氧化物,Mn2O7 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 )
2022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50 KB
  • 时间2025-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