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高中的文科生在准备化学会考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考纲要求,根
据考纲来复忆学过的知识才能考好。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
高中化学会考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篇 1
一、物质结构理论
、元素化合价周期性变化比较不同元素原子或离子
半径大小
、同主族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递变规律判断具体物
质的酸碱性强弱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或对应离子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的强弱。
“位--构--性”间的关系推导元素。
、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进行相关计算或
综合运用,对元素推断的框图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⑴晶体的空间结构:对代表物质的晶体结构要仔细分析、理解。
在高中阶段所涉及的晶体结构就源于课本的就几种,高考在出题时,
以此为蓝本,考查与这些晶体结构相似的没有学过的其它晶体的结构。
⑵晶体结构对其性质的影响:物质的熔、沸点高低规律比较。
⑶晶体类型的判断及晶胞计算。
二、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理论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本理论,也是化工生
产技术的重要理论基础,是高考的热点和难点。考查主要集中在:掌
握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和计算,理解外界条件 (浓度、压强、温度、催
化剂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考点主要集中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
的速率关系,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等。化学平衡的标志和建立
途径,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运用平衡移动原理判断平衡移动
方向,及各物质的物理量的变化与物态的关系,等效平衡等。 : .

主要包括: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的特征,条件改变时平衡移动知
识以及移动过程中某些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篇 2
一、化学实验安全
,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
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
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先用 Na2CO3(或 NaHCO3)中和,后用水
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
溅在眼中应先用稀 NaHCO3 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
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
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
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
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
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
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
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
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
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
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
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 : .
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 NaCl 和 KNO3 混
合物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篇 3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
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
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
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
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
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
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
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
减弱
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 ;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
共价化合物。
NaOH 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 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
键,Na2O2 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 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 : .
价键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篇 4
一、常见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1、常见分子(或物质)的形状及键角
(1)形状:
V 型:H2O、H2S。
直线型:CO2、CS2、C2H2。
平面三角型:BF3、SO3。
三角锥型:NH3。
正四面体型:CH4、CCl4、白磷、NH4+。
平面结构:C2H4、C6H6。
(2)键角:
H2O:°。
BF3、C2H4、C6H6、石墨:120°。
白磷:60°。
NH3:107°18′。
CH4、CCl4、NH4+、金刚石:109°28′。
CO2、CS2、C2H2:180°。
2、常见粒子的饱和结构:
①具有氦结构的粒子(2):H-、He、Li+、Be2+;
② 具 有 氖 结 构 的 粒子 (2 、 8) : N3- 、 O2- 、 F- 、 Ne 、 Na+ 、
Mg2+、Al3+;
③具有氩结构的粒子(2、8、8):S2-、Cl-、Ar、K+、Ca2+;
④核外电子总数为 10 的粒子:
阳离子:Na+、Mg2+、Al3+、NH4+、H3O+;
阴离子:N3-、O2-、F-、OH-、NH2-;
分子:Ne、HF、H2O、NH3、CH4。
⑤核外电子总数为 18 的粒子:
阳离子:K+、Ca2+;
阴离子:P3-、S2-、HS-、Cl-; : .
分 子 : Ar 、 HCl 、 H2S 、 PH3 、 SiH4 、 F2 、 H2O2 、 C2H6 、
CH3OH、N2H4。
3、常见物质的构型:
AB2 型的化合物(化合价一般为+2、-1 或+4、-2):CO2、NO2、
SO2、SiO2、CS2、ClO2、CaC2、MgX2、CaX2、BeCl2、BaX2、
KO2 等。
A2B2 型的化合物:H2O2、Na2O2、C2H2 等。
A2B 型的化合物:H2O、H2S、Na2O、Na2S、Li2O 等。
AB 型的化合物: CO、NO、HX、NaX、MgO、CaO、MgS、
CaS、SiC 等。
能形成 A2B 和 A2B2 型化合物的元素:H、Na 与 O,其中属于共
价化合物(液体)的是 H 和 O[H2O 和 H2O2];属于离子化合物(固体)的是
Na 和 O[Na2O 和 Na2O2]。
4、常见分子的极性: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 CO2、CS2、BF3、CH4、CCl4、、 SF6、
C2H4、C2H2、C6H6 等。
常见的极性分子:双原子化合物分子、 H2O 、 H2S 、 NH3 、
H2O2、CH3Cl、CH2Cl2、CHCl3 等。
5、一些物质的组成特征:
(1)不含金属元素的离子化合物:铵盐。
(2)含有金属元素的阴离子:MnO4-、AlO2-、Cr2O72-。
(3)只含阳离子不含阴离子的物质:金属晶体。
二、物质的溶解性规律
1、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 (限于中学常见范围内,不全
面)
①酸:只有硅酸(H2SiO3 或原硅酸 H4SiO4)难溶,其他均可溶;
②碱:只有 NaOH、KOH、Ba(OH)2 可溶,Ca(OH)2 微溶,其它
均难溶。
③盐:钠盐、钾盐、铵盐、硝酸盐均可溶;
硫酸盐:仅硫酸钡、硫酸铅难溶、硫酸钙、硫酸银微溶,其它均 : .
可溶;
氯化物:仅氯化银难溶,其它均可溶;
碳酸盐、亚硫酸盐、硫化物:仅它们的钾、钠、铵盐可溶。
④磷酸二氢盐几乎都可溶,磷酸氢盐和磷酸的正盐则仅有钾、钠、
铵可溶。
⑤碳酸盐的溶解性规律:正盐若易溶,则其碳酸氢盐的溶解度小
于正盐(如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于碳酸钠 );正盐若难溶,则其碳酸氢盐的
溶解度大于正盐(如碳酸氢钙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钙)。
2、气体的溶解性:
①极易溶于水的气体:HX、NH3。
②能溶于水,但溶解度不大的气体: O2(微溶 )、CO2(1:1)、
Cl2(1:2)、H2S(1:)、SO2(1:40)。
③常见的难溶于水的气体:H2、N2、NO、CO、CH4、C2H4、
C2H2。
④氯气难溶于饱和 NaCl 溶液,因此可用排饱和 NaCl 溶液收集氯
气,也可用饱和 NaCl 溶液吸收氯气中的氯化氢杂质。
3、硫和白磷(P4)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4、卤素单质(Cl2、Br2、I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酒精、
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故常用有机溶剂来萃取水溶液中的
卤素单质(注意萃取剂的选用原则:不互溶、不反应,从难溶向易溶;酒
精和裂化汽油不可做萃取剂)。
5、有机化合物中多数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在水中的
溶解性不大:烃、卤代烃、酯、多糖不溶于水 ;醇、醛、羧酸、低聚糖
可溶于水(乙醇、乙醛、乙酸等和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但随着分子中烃
基的增大,其溶解度减小 (憎水基和亲水基的作用 );苯酚低温下在水中
不易溶解,但随温度高,溶解度增大,高于 70℃时与水以任意比例互
溶。
6、相似相溶原理: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
非极性溶剂。
三、常见物质的颜色 :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高中化学会考文科必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3.95 MB
  • 时间2025-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