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2014年高考).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2014年高考) 】是由【ATONGM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2014年高考)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化学选修 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4 年)

第一章 化学与工农业生产
一.学习目标
1、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2、工业制硫酸的生产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及其对化工生产中条件控制的意义和作用。
3、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合成氨生产的适宜条件。
4、氨碱法的生产原理。复杂盐溶液中固体物质的结晶、分离和提纯。
二.知识归纳
工业制硫酸

1.原料:主要有硫铁矿、(或者硫磺)、空气、有色金属冶炼的烟气、石膏等。
2.生产流程
(1)SO 的制取 (设备:沸腾炉)
2
点燃 高温
①原料为硫黄:S+O =====SO , ②原料为硫铁矿:4FeS+11O =====8SO +2Fe O 。
2 2 2 2 2 3
(2)SO 的催化氧化 (设备:接触室):
2
催化剂
2SO +O 2SO
2 2 3
(3)SO 的吸收 (设备:吸收塔): SO +H O===HSO 。注意:工业上用 98%的浓
3 3 2 2 4
硫酸吸收 SO 这样可避免形成酸雾并提高吸收效率。
3 ,
3.三废的利用
(1)尾气吸收
废气中的 SO 用氨水吸收,生成的(NH ) SO 作化肥,SO 循环使用。
2 4 2 4 2
SO +2NH +H O===(NH) SO 或 SO +NH +H O===NHHSO
2 3 2 4 2 3 2 3 2 4 3
(NH ) SO +H SO ===(NH) SO +SO ↑+H O 或 2NH HSO +H SO ===(NH) SO +2SO ↑+2H O
4 2 3 2 4 4 2 4 2 2 4 3 2 4 4 2 4 2 2
(2)污水处理
废水可用 Ca(OH) 中和,发生反应为 SO +Ca(OH) ===CaSO↓+H O。
2 2 2 3 2
(3)废渣的处理
作水泥或用于建筑材料;回收有色金属等综合利用。
催化剂
: 2SO +O 2SO 放热 可逆反应(低温、高压会提升转化率)
2 2 3
转化率、控制条件的成本、实际可能性。 即选:400℃~500℃,常压,五氧化二钒
(V O )作催化剂。
2 5
5.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1.反应原理
催化剂
N +3H 2NH ΔH<0
2 2 高温高压 3
1 : .
反应特点:(1)该反应为可逆反应。(2)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3)正反应为
放热反应。
2.条件的选择
结合反应的三个特点及实际生产中的动力,材料设备,成本等因素,得出合成氨的适宜
条件是:(1)压强:20MPa~50MPa ; (2)温度:500℃ ; (3)催化剂:铁触媒 ;(4)循环
操作:反应混合气通过冷凝器,使氨液化并分离出来,N 、H 再通过循环压缩机送入合成塔。
2 2
3.生产流程
(1)造气
①N :可用分离液态空气获得。
2
高温
②H : :C+H O=====CO+H
2 2 2
高温
b.利用 CH 制取:CH +H O=====CO+3H
4 4 2 2
(2)净化:原料气净化处理,防止催化剂中毒。
(3)合成:N 和 H 通过压缩机进入合成塔并发生反应。
2 2
(4)三废的利用
①废气:主要有 H S,SO 和 CO 等。采用直接氧化法、循环法处理,CO 作为生产尿素和
2 2 2 2
碳铵的原料。
②废水:主要含氰化物和氨,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③废渣:主要含炭黑和煤渣,可作建筑材料或用作肥料的原料。









工业制纯碱


氨碱法(又叫索尔维法):食盐、氨气、石灰石(经煅烧生成生石灰和二氧化碳)。
联合制碱法(又叫侯式制碱法):食盐、氨气、二氧化碳(合成氨厂的废气)。
2.主要反应原理
二者基本相同:
NaCl+NH +CO +H O===NaHCO↓+NH Cl
3 2 2 3 4

2NaHCO =====Na CO +CO ↑+H O
3 2 3 2 2
3.生产过程
第一步:二者基本相同;将 NH 通入饱和食盐水形成氨盐水,再通入 CO 生成 NaHCO 沉
3 2 3
淀,经过滤、洗涤得到 NaHCO 微小晶体,再煅烧制得纯碱产品,其滤液是含有 NH Cl 和 NaCl
3 4
的溶液。

第二步:氨碱法:NaHCO 分解放出的 CO (2NaHCO =====Na CO +CO ↑+H O)、滤液(含
3 2 3 2 3 2 2
NH Cl)与石灰乳混合加热产生的氨气回收循环使用[CaO+H O===Ca(OH)、
4 2 2

2NH Cl+Ca(OH) =====CaCl +2NH ↑+2H O]。
4 2 2 3 2
联合制碱法:在低温条件下,向滤液中加入细粉状的氯化钠,并通入氨气,可以使氯化
铵单独结晶沉淀析出,经过滤、洗涤和干燥即得氯化铵产品。此时滤出氯化铵沉淀后所得的
2 : .
滤液,已基本上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可循环使用。
4.综合评价
(1)氨碱法:①优点:原料(食盐和石灰石)便宜;产品纯碱的纯度高;副产品氨和二氧
化碳都可以回收循环使用;制造步骤简单,适合于大规模生产。
②缺点:原料食盐的利用率低,大约 70%~74%,其余的食盐随CaCl 溶液作为废液被抛
2
弃;过程中产生了没多大用途且难以处理的 CaCl 。
2
(2)联合制碱法:使食盐的利用率提高到 96%以上,应用同量的食盐比氨碱法生产更多
的纯碱。另外它综合利用了合成氨厂的二氧化碳和碱厂的氯离子,同时生产出两种可贵的产

高中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知识点总结2014年高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ATONGMU
  • 文件大小3.15 MB
  • 时间2025-02-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