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课后练习一
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7 讲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一)
主讲人:孟卫东
=×103 kg/m3,现有一块体积为 ×10-8m3 的一小块金刚
石,它含有多少个碳原子 ?假如金刚石中的碳原子是紧密地挨在一起,试估算碳原子的直
径?(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10-10 m
详解:先求出此金刚石质量,然后除以一个碳原子的质量,就是碳原子个数。
碳原子紧密排在一起的模型,就是一个一个的小球紧密相连,整个金刚石看成一个正方体,
于是一条边上碳原子个数就是碳原子总个数的三次方根。金刚石一条边的长度就是体积的三
次方根。然后边长除以一条边上碳原子个数就是碳原子直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布朗运动就是分子的运动
B.布朗运动是组成固体微粒的分子无规则的反映
C.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D.观察时间越长,布朗运动越显著
答案:C
详解:布朗运动是液体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它本身不是分子运动。布朗运动的显著程度和观
察时间无关,和液体温度,运动微粒的质量等有关。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由组成分子的原子内部的带电粒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
B.温度越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就越大
C.分子力实质上就是分子间的万有引力
D.分子引力不等于分子斥力时,违背了牛顿第三定律
答案:A
详解:A 是正确的理论知识。分子间作用力大小与分子距离有关,和温度无关。另外,分子
引力和分子斥力明显不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不能乱套用牛顿第三定律。
: .
,正确的是( )
A.当分子间的距离 r=r0 时,分子力为零,说明此时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当 r>r0 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引力比斥力增加得快,
故分子力表现为引力
C. r<r0 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但斥力比引力增加得快,
故分子力表现为斥力
D.当分子间的距离 r>10-9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D
详解:r=r0 时分子引力和斥力数值相等,分子间作用力合力是 0,但不能说分子间没作用
力,A 错。
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减小,这个任何时候都对,只是减小快慢的问题。 r
>r0 时分子间距离增加,分子斥力减小得快。r<r0 时,分子距离增加,分子引力减小快。
因此 BC 错。
D 项说的非常正确。
,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着的是( )
A.将香水瓶盖打开以后能闻到香味
B.汽车开过后,公路上尘土飞扬
C.洒在地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干了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B
详解:B 项尘土飞扬,是空气对流吹动的结果,无关分子运动。其余选项很明显有分子运动
的表现。其中 D 项是布朗运动,这是分子运动的反映。
,不考虑分子间引力和斥力,它们的
温度也相等,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氢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分子的平均速率
B.氢分子的平均动能大于氧分子的平均动能
C.氢气的分子总动能大于氧气的总动能
D.氢气的内能大于氧气的内能
答案:B
详解:温度相等,那么平均动能必然相等。因为氢分子质量较小,于是平均速率大于氧分子。
分子总动能必然是氢气大,因为两气体质量相等,必然是氢分子多。氢气内能也大,因为二 : .
者温度相同,但是氢分子多,也就是说,氢气物质的量大。
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8 讲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二)
主讲人:孟卫东
、体积和种类都相同的两部分气体 A 和 B(不计气体分子之间
的作用力),中间用导热的固定隔板 P 隔开。若不导热的活塞 Q 在外力作用下向外移动时,
下列论述:
① 气体 B 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② ②气体 B 压强减小,内能不变;
③ 气体 A 压强减小,内能减小;
④ ④气体 A 压强不变,内能不变。
其中正确的是( )
②④正确 ①③正确
②③正确 ①④正确
答案:B
详解:气缸绝热,于是 B 体积增大对外做功,又没有热传递时,内能一定减小。B 压强也
因为体积的增大而减小,内能减小就意味着温度降低。P 是导热的,于是 AB温度必然一样。
于是 A 温度也降低,内能减小。体积不变的气体降温,明显 A 压强减小。
,在某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1、V1、T1,在另
一平衡状态下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分别为 p2、V2、T2,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p1=p2,V1=2V2,T1= T2
B.p1=p2,V1= V2,T1=2T2
C.p1=2p2,V1=2V2,T1=2T2
D.p1=2p2,V1=V2,T1=2T2
答案:D
详解:一定质量的气体,根据公式,必然有 PV/T = 常数。于是只有 D 正确。
。静止时露出水银槽面
的水银柱高为 h,保持温度不变,稍向上提玻璃管(管口仍在槽内水银面下),封闭在管内
的空气的体积 V 和压强 p 以及水银柱高 h 各如何变化?
: .
答案:体积 V 增大,压强 p 减小,h 增大.
详解:向上提,体积必然增大。因为温度不变,于是压强减小,于是相应地,水银柱会上升
一小段儿,水银柱高度增大。
(看到水银柱升高,同学可能会对“体积增大”略感不放心。其实我们可以反证,如果体积
减小,那么必然有压强的增大,于是水银柱降低。往上提管,水银柱又降低,体积焉能减小?
于是假设矛盾,体积增大的结论被肯定)
( )
A.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
B. 气体对器壁的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单位时间作用在器壁上的平均冲量
C. 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少,气体的压强一定减小
D. 单位面积的气体分子数增加,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答案:A
详解:A 是气体压强的微观成因。B 项,单位时间的冲量是力,怎能是压强?C 项气体降温
气压不一定降低,因为气体体积可以变化。D 项也不对,气体如果同时降温,气压变化也难
说。
A 经状态 B 变为状态 C,其中 A B 过程为等压变化,B C 过程
为等容变化。已知 VA=,TA=TB=300K、TB=400K。
(1)求气体在状态 B 时的体积。
(2)说明 B C 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没 A B 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 Q,B C 过程中气体放出热量为 Q2,比较 Q1、Q2 的大小
说明原因。
答案:(1) 。
(2)气体体积不变,分子密集程度不变,温度变小,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减小,导致气体压强
减小。
(3) 大于 ;因为 TA=TB,故 A B 增加的内能与 B C 减小的内能相同,而 A B 过程气体对外
做正功,B C 过程气体不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 大于 。
(1)详解:等压变化中,气体体积和温度成正比,带入题中数据易得答案。
,水温等于室温,现有一个气泡从水池底部缓缓上升,那么在
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
①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 : .
②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③不断吸热
④压强不断减小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详解:上升过程压强肯定不断减小,气泡逐渐胀大,分子间距逐渐增大。但是因为是缓慢上
升,于是认为气体时刻和水同温度,于是分子平均动能不变。气泡胀大就要对外做功,然而
温度还不变,于是它肯定不断吸热。
,水平放置的密封气缸内的气体被一竖直隔板分隔为左右两部分,隔板可在气缸内无
摩擦滑动,右侧气体内有一电热丝。气缸壁和隔板均绝热。初始时隔板静止,左右两边气体
温度相等。现给电热丝提供一微弱电流,通电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当缸内气体再次达到平
衡时,与初始状态相比( )
A.右边气体温度升高,左边气体温度不变
B.左右两边气体温度都升高
C.左边气体压强增大
D.右边气体内能的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出的热量
答案:BC
详解:右边气体升温膨胀,向左推动隔板,于是左边气体接受外界对它做功,内能增大,也
升温。左边气体体积减小,同时还升温,压强必然增大。
根据能量守恒,左右两边气体内能增加量等于电热丝放的热。
10(大纲版)高二物理同步复习课程
第 9 讲 分子热运动 能量守恒(三)
主讲人:孟卫东
,得到的数据如下:铜制量热器小筒的质量 M1=200g,通
入水蒸气前筒内水的质量 M2=350g,温度 t1=14℃;通入 t2=100℃的水蒸气后水的温度为
t3=36℃,水的质量变为 M3=364g,他测得的水的汽化热 L 是多少?[铜的比热 C 铜=×102J
/(Kg.K)]
高中物理选修3-3课后习题和答案以及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