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知识点归纳.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微生物的利用
一、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的基本操作程序
1、器具的灭菌: P20-21,灭菌前,试管加棉花塞或塑料
盖、三角瓶用封口膜或 6 层纱布
封口……最后各种用品均需用牛皮纸或报纸包好,用高压
蒸汽灭菌法
(121C,1kg/cm2 压力)灭菌 15min。值得注意的是,实
验中所需的棉
花不能用脱脂棉,因脱脂棉易吸水,吸水后容易引起污染。
灭菌后,通
常将实验用具放入 60~80℃的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
时的水分。在进
行实验操作前,将需要使用的用具从烘箱中取出,放到超
净台上。在超
净台工作之前,应先打开超净台的紫外灯和过滤风,工作
时关闭紫外灯。 : .
塞子制作的好坏是控制污染发生的关键。
2、培养基的配制: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
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
基质。
①培养基种类
尺度培养基类型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合成培养基
天然培养基
鉴别培养基
配制特点
加入琼脂
不加入琼脂
由已知成分配制而成
由天然身分派制而成
添加某种唆使剂或化学药剂
主要应用
菌种分离,鉴定,计数、保存
菌种的扩大培养 : .
菌种的鉴别
菌种的分离
按物理性
质分
按化学组
身分
按用途分
②微生物培养的培养基: LB 培养基。配制培养基时需考
虑营养物质的配比外,还需要
考虑微生物生长对 pH、氧气、渗透压等的要求。“细菌喜
荤,霉菌喜素”,
通常细菌培养基要用卵白胨和酵母提取物来配制,还要加
入一定量的氯化
钠,以维持一定的渗透压;霉菌培养基一般用无机物配制
或添加蔗糖的豆
芽汁即可。此外.细菌通常要求在中性偏碱的环境中生长,
霉菌要求在中性
偏酸的环境中生长。
选择培养基添加(或短少)某种化学身分 : .
3、培养基的灭菌:通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但假如
培养基中有葡萄糖,为防止葡萄
糖分解碳化,要用 500g/cm 压力(90C 以上)灭菌 30min。
有些不能加热灭
菌的化合物,如尿素(加热会分解)等,只能用 G6 玻璃
砂漏斗过滤,但玻
璃砂漏斗使用前也要在 121℃下用纸包好灭菌。玻璃砂漏
斗 6 种,即 G1~G6,
G6 孔径最小,细菌不能滤过。玻璃砂漏斗用后需用
1mol/L 的 HCl 浸泡,并
抽滤去酸,再用蒸馏水洗至洗出液呈中性,干燥后保存。
2
4、倒平板技术:在酒精灯火焰旁,将三角瓶中的培养基
倒在培养皿里。每倒入一个培养
皿后,将其置于水平位置上,并轻轻晃动,使培养基铺满
底部,待凝固后即
形成平面。
5、微生物的接种(包括培养和分离):
细菌的接种或分离方法有两种:划线法和涂布法。划线法
就是用接种环蘸菌 : .
液后在含有固体培养基的培养皿平板上划线,在划线的过
程中菌液逐渐减
1
少,因此划线末了局部的细菌间间隔加大。涂布法需要先
将培养的菌液稀释,
-5-7 通常稀释 10—10 倍。取 稀释度不同的菌液,
加在培养皿的固体培
养基上,用玻璃刮刀涂布在培养基平面上,然后进行培养。
在适当的稀释度
下,可产生相互分开的菌落,通常以每个培养皿中有 20
个以内的单菌落最
为合适。划线法,方法简单;涂布法,单菌落更易分开,
但操作复杂些。
6、微生物的恒温培养: 37c 培养 12-24h(培养皿需倒置)
7、菌种的保存: ①临时保藏: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
37℃培养 24h,菌落长成后置于
4℃冰箱保存。②长期保存:甘油冷冻管藏法
【注意点: : .

物污染外,另有什么目标?答:无菌技术还能有用避免操作者
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需要冷却到 50℃左右时,才能用来倒平
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答: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
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

答: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
,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
答: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固结水珠,将平板倒置,能够
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形成污染。

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旧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
答:操作的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
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
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
上的菌种间接起原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从而通过划线次数的增
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削减,以便得到菌落。划线 : .
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
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举行划线?
答: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为什么总是从上一
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答: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
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
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单菌落。】
二、尝试 1 大肠杆菌的培养和分离
(一)尝试目标

1、举行大肠杆菌的扩增,利用液体培养基举行细菌培
养的操作。

2、举行大肠杆菌的分离,用固体培养基举行细菌的划
线培养。

3、说明大肠杆菌培养的条件和操作要求的原理。
(二)原理 : .
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的肠道杆菌,属于原核
生物。在肠道中一般对人无害,但也有一些菌株对人体是有害
的,可以侵袭肠黏膜并产生毒素。但是,任何大肠杆菌如果进
入人的泌尿系统,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大肠杆菌是基因工程
技术中被广泛采用的工具。
2
本实验的内容是将大肠杆菌用 LB 液体培养基进行
扩大培养,在 LB 固体培养基上划线进行分离。分离后,
一个菌体便会形成一个菌落(菌落是鉴定菌种的重要
依据)。单菌落的分离是消除污染杂菌的通用方法,
也是用于筛选高表达量菌株的最简便方法之一。(三)
设备及用品
(四)材料
(五)步骤 P22-23
三、实验 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一)尝试目标

1、使用专一的培养基(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
基)分离专一的细菌(含有脲
酶的细菌)。 : .

2、利用唆使剂颜色的变化检知酶(脲酶)所催化的反
应。
(二)原理
脲或称尿素,是卵白质降解的产品。在氮源只有尿素时,
有一些细菌含有脲酶,能通过降解尿素作为其生长的氮源,而
其他微生物却不能,所以这类细菌可从泥土平分离出来。
脲酶
(NH
2
)C=O+H
2
O2NH
3
+CO
2
本尝试的内容是从泥土平分离出能利用尿素的细菌,观察
菌落数,需要以 LB 全营养培养基为比较。
(三)鉴定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方法 : .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酚红是
一种淡红色的酸碱指示剂,在酸性下呈黄色,在碱性下呈红色,
变色范围 —)培养皿中圆形红色区域愈大,表明这
种菌利用尿素的能力愈强。
(四)设备及用品
(五)材料
配置培养基时需要加琼脂糖(不含 N 元素)作凝固剂,配置
尝试组培养基时,需要添加酚红作为唆使剂,灭菌后冷却至
60℃,加入通过 G6 玻璃砂漏斗过滤的 10ml 尿素溶液,摇匀。
(六)步调

高中生物浙科版选修一知识点归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IKAQIU
  • 文件大小533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