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高压共轨原理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压共轨原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什么是高压共轨?
高压共轨技术是指在由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 ECU 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
力的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
管,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
可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
ECU 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
的长短。
高压共轨有什么用?
高压油泵提将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通过控制喷油器将燃油直接喷射到缸内。高
压共轨将喷射过程和油压产生完全分开,使供油压力不会受到发动机转速的影响。
优点:
1. 高压共轨系统中的喷油压力柔性可调,对不同工况可确定所需的最佳喷射压力,
从而优化柴油机综合性能。
2. 可独立地柔性控制喷油正时,配合高的喷射压力(120MPa~200MPa),可同时控
制 NOx 和微粒(PM)在较小的数值内,以满足排放要求。
3. 柔性控制喷油速率变化,实现理想喷油规律,容易实现预喷射和多次喷射,既可
降低柴油机 NOx,又能保证优良的动力性和经济性。
4. 由电磁阀控制喷油,控制精度较高,高压油路中不会出现气泡和残压为零的现象,
因此在柴油机运转范围内,循环喷油量变动小,各缸供油不均匀可得到改善,从而减轻柴油
机的振动和降低排放。 : .
代表车型:
1999 年年底诞生了装配着 3 缸共轨柴油发动机的 Smart,它的排量只有 799mL,最
大功率 30kW,在 1800~2800rpm 时输出最大扭矩 100Nm。
奔驰推出的 E320 上安装了第二代共轨发动机,最大功率 150kW/1000rpm 时输出扭矩
250Nm,在 1400rpm 时即可得到峰值扭矩的 85%,在 1800~2600rpm 的广阔区域内实现 500Nm
的峰值扭矩。0~100km/h 的加速时间只有 秒,最高车速 243km/h。综合油耗是
,80L 的油箱使续航能力达到了 1000km。而配有汽油机的 E320 的综合油耗是
。
技术概括:
在柴油机中,高速运转使柴油喷射过程的时间只有千分之几秒,实验证明,在喷射
过程中高压油管各处的压力是随时间和位置的不同而变化的。由于柴油的可压缩性和高压油
管中柴油的压力波动,使实际的喷油状态与喷油泵所规定的柱塞供油规律有较大的差异。油
管内的压力波动有时还会在主喷射之后,使高压油管内的压力再次上升,达到令喷油器的针
阀开启的压力,将已经关闭的针阀又重新打开产生二次喷油现象,由于二次喷油不可能完全
燃烧,于是增加了烟度和碳氢化合物(HC)的排放量,油耗增加。此外,每次喷射循环后高 : .
压油管内的残压都会发生变化,随之引起不稳定的喷射,尤其在低转速区域容易产生上述现
象,严重时不仅喷油不均匀,而且会发生间歇性不喷射现象。为了解决柴油机这个燃油压力
变化的缺陷,现代柴油机采用了一种称为共轨的技术。
高压共轨技术是指高压油泵、压力传感器和 ECU 组成的闭环系统中,将喷射压力的
产生和喷射过程彼此完全分开的一种供油方式,由高压油泵把高压燃油输送到公共供油管,
通过-对公共供油管内的油压实现精确控制,使高压油管压力大小与发动机的转速无关,可
以大幅度减小柴油机供油压力随发动机转速的变化,因此也就减少了传统柴油机的缺陷。ECU
控制喷油器的喷油量,喷油量大小取决于燃油轨(公共供油管)压力和电磁阀开启时间的长
短。
技术原理:
高压共轨系统主要由电控单元、高压油泵、蓄压器(共轨管)、电控喷油器以及各
种传感器等组成。低压燃油泵将燃油输入高压油泵,高压油泵将燃油加压送入高压油轨(蓄
压器),高压油轨中的压力由电控单元根据油轨压力传感器测量的油轨压力以及需要进行调
节,高压油轨内的燃油经过高压油管,根据机器的运行状态,由电控单元确定合适的喷油定
时、喷油持续期由电液控制的电子喷油器将燃油喷入汽缸。 : .
高压油泵的供油量的设计准则是必须保证在任何情况下的柴油机的喷油量与控制油
量之和的需求以及起动和加速时的油量变化的需求。由于共轨系统中喷油压力的产生于燃油
喷射过程无关,且喷油正时也不由高压油泵的凸轮来保证,因此高压油泵的压油凸轮可以按
照峰值扭矩最低、接触应力最小和最耐磨的设计原则来设计凸轮。
大部分公司采用由柴油机驱动的三缸径向柱塞泵来产生高达 135MPa 的压力。该高
压油泵在每个压油单元中采用了多个压油凸轮,使其峰值扭矩降低为传统高压油泵的 1/9 ,
负荷也比较均匀,降低了运行噪声。该系统中高压共轨腔中的压力的控制是通过对共轨腔中
燃油的放泄来实现的,为了减小功率损耗,在喷油量较小的情况下,将关闭三缸径向柱塞泵
中的一个压油单元使供油量减少。
2. 高压油轨(共轨管) : .
共轨管将供油泵提供的高压燃油分配到各喷油器中,起蓄压器的作用。它的容积应
削减高压油泵的供油压力波动和每个喷油器由喷油过程引起的压力震荡,使高压油轨中的压
力波动控制在 5MPa 之下。但其容积又不能太大,以保证共轨有足够的压力响应速度以快速
跟踪柴油机工况的变化。
高压共轨管上还安装了压力传感器、液流缓冲器(限流器)和压力限制器。压力传
感器向 ECU 提供高压油轨的压力信号;液流缓冲器(限流器)保证在喷油器出现燃油漏泄
故障时切断向喷油器的供油,并可减小共轨和高压油管中的压力波动;压力限制器保证高压
油轨在出现压力异常时,迅速将高压油轨中的压力进行放泄。
3. 电控喷油器
电控喷油器是共轨式燃油系统中最关键和最复杂的部件,它的作用根据ECU 发出的
控制信号,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将高压油轨中的燃油以最佳的喷油定时、喷油量
和喷油率喷入柴油机的燃烧室。
为了实现预定的喷油形状,需对喷油器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控制室的容积的大小
决定了针阀开启时的灵敏度,控制室的容积太大,针阀在喷油结束时不能实现快速的断油, : .
使后期的燃油雾化不良;控制室容积太小,不能给针阀提供足够的有效行程,使喷射过程的
流动阻力加大,因此对控制室的容积也应根据机型的最大喷油量合理选择。
此外喷油嘴的最小喷油压力取决于回油量孔和进油量孔的流量率及控制活塞的端面
面积。这样在确定了进油量孔、回油量孔和控制室的结构尺寸后,就确定了喷油嘴针阀完全
开启的稳定、最短喷油过程,同时就确定了喷油嘴的稳定最小喷油量。控制室容积的减少可
以使针阀的响应速度更快,使燃油温度对喷嘴喷油量的影响更小。
但控制室的容积不可能无限制减少,它应能保证喷油嘴针阀的升程以使针阀完全开
启。两个控制量孔决定了控制室中的动态压力,从而决定了针阀的运动规律,通过仔细调节
这两个量孔的流量系数,可以产生理想的喷油规律。
由于高压共轨喷射系统的喷射压力非常高,因此其喷油嘴的喷孔截面积很小,如
BOSCH 公司的喷油嘴的喷孔直径为 ×6,在如此小的喷孔直径和如此高的喷射压力
下,燃油流动处于极端不稳定状态,油束的喷雾锥角变大,燃油雾化更好,但贯穿距离变小,
因此应改变原柴油机进气的涡流强度、燃烧室结构形状以确保最佳的燃烧过程。
对于喷油器电磁阀,由于共轨系统要求它有足够的开启速度,考虑到预喷射是改善
柴油机性能的重要喷射方式,控制电磁阀的响应时间更应缩短。 : .
4. 高压油管
高压油管是连接共轨管和电控喷油器的通道,它应有足够的燃油流量减小燃油流动
时的压降,并使高压管路系统中的压力波动较小,能承受高压燃油的冲击作用,且起动时共
轨中的压力能很快建立。各缸高压油管的长度应尽量相等,使柴油机每一个喷油器有相同的
喷油压力,从而减少发动机各缸之间喷油量的偏差。各高压油管应尽可能短,使从共轨到喷
油嘴的压力损失最小。BOSCH 公司的高压油管的外经为 6mm,内径为 ,日本电装公司
的高压油管的外经为 8mm,内径为 3mm 。
共轨腔内的高压直接用于喷射,可以省去喷油器内的增压机构;而且共轨腔内是持
续高压,高压油泵所需的驱动力矩比传统油泵小得多。
通过高压油泵上的压力调节电磁阀,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以及经济性和排放性的要求对
共轨 腔内的油压进行灵活调节,尤其优化了发动机的低速性能。 : .
通过喷油器上的电磁阀控制喷射定时,喷射油量以及喷射速率,还可以灵活调节不
同工况下预喷射和后喷射的喷射油量以及与主喷射的间隔。
高压共轨系统由五个部分组成,即高压油泵、共轨腔及高压油管、喷油器、电控单
元、各类传感器和执行器。供油泵从油箱将燃油泵入高压油泵的进油口,由发动机驱动的高
压油泵将燃油增压后送入共轨腔内,再由电磁阀控制各缸喷油器在相应时刻喷油。
预喷射在主喷射之前,将小部分燃油喷入气缸,在缸内发生预混合或者部分燃烧,
缩短主喷射的着火延迟期。这样缸内压力升高率和峰值压力都会下降,发动机工作比较缓和,
同时缸内温度降低使得 NOx 排放减小。预喷射还可以降低失火的可能性,改善高压共轨系统
的冷起动性能。
主喷射初期降低喷射速率,也可以减少着火延迟期内喷入气缸内的油量。提高主喷
射中期的喷射速率,可以缩短喷射时间从而缩短缓燃期,使燃烧在发动机更有效的曲轴转角
范围内完成,提高输出功率,减少燃油消耗,降低碳烟排放。主喷射末期快速断油可以减少
不完全燃烧的燃油,降低烟度和碳氢排放。
扩展阅读:
柴油共轨系统已开发了 3 代,它有着强大的技术潜力。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
在最高压力,导致能量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温度。第二代可根据发动机需求而改变输出压力,
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射功能。预喷射降低了发动机噪音:在主喷射之前百万分之一秒内少量
的燃油被喷进了气缸压燃,预加热燃烧室。预热后的气缸使主喷射后的压燃更加容易,缸内
的压力和温度不再是突然地增加,有利于降低燃烧噪音。在膨胀过程中进行后喷射,产生二
次燃烧,将缸内温度增加 200~250℃,降低了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
由于其强大的技术潜力,今天各制造商已经把目光定在了共轨系统第3 代—压电式
(piezo)共轨系统,压电执行器代替了电磁阀,于是得到了更加精确的喷射控制。没有了回 : .
油管,在结构上更简单。压力从 200~2000 巴弹性调节。最小喷射量可控制在 ,减
小了烟度和 NOX 的排放。
“电控”是指喷油系统由电脑控制, ECU(俗称电脑)对每个喷油嘴的喷油量、喷油时刻进
行精确控制,能使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性达到最佳的平衡,而传统的柴油机则是由机
械控制,控制精度无法得以保障。
“高压”是指喷油系统压力比传统柴油机要高出3 倍,最高能达到 200MPa(而传统
高压共轨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