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300 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 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7 B 1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P 31 Cl Ga 70 As 7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 13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有关实验和实验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在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彼此分离 B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应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 .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 D .观察叶绿体和原生质流动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以及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都需要保持 细胞生理活性 2.米草是分布在沿海滩涂的盐沼植物,如图为互花米草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甲)和 K +吸收速率与 潮汐水淹时间的关系曲线(乙) 。据图判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精品文档 1 : . A .进行水淹处理时,实验用水应为自来水 B .K +吸收速率逐渐下降,主要与细胞膜上载体数量不足有关 C .水淹时间为 24h/d 的实验组长势差的主要原因是光照不足 D .互花米草在水淹时间为 3h/d的环境下,抗逆性最强 3.下列有关遗传物质本质探索过程中经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 .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同位素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T 噬菌体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2 C .烟草花叶病毒没有 DNA 的事实,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D .对于遗传物质的本质,可以认为所有含有 DNA 的生物都以 DNA 为遗传物质
A .被病原体感染后,人体内的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B .有的免疫活性物质可以与病原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 C .天花疫苗的发明和使用,可根除由少部分病原菌引起的传染疾病 D .吞噬细胞吞噬、处理外来病原体并将抗原呈递给 T 淋巴细胞的过程,必须有抗体参与 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保证绿水青山就必须彻底杜绝一切砍伐和捕捞 B .绿水青山体现出来的直接价值远大于间接价值 C .退耕还林和退田还湖措施有利于形成绿水青山 D .绿水青山利于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 6.某植物花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基因( A 和 a、B 和 b、D 和 d)共同决定,基因 a 控制酶 1 的合成, 使白色物质转化为红色素, 基因 B 控制酶 2 的合成,使红色素转化为紫色素, 基因 D 控制酶 3 的合成, 使白色物质直接转化为紫色素。只要基因 D 存在,植株均开紫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紫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18 种 B .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均为红花植株 C .Aabbdd×aaBbdd 的后代表现型比例为 3:1 D .该花色遗传说明基因对性状具有直接控制作用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糖类、油脂、蛋白质是人体基本营养物质,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 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C. 向牛奶中加入果汁会产生沉淀 ,这是因为发生了酸碱中和反应 D. 食物纤维在人体内不能被吸收利用,却是健康饮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8.对羟基肉桂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对羟基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精品文档 2 : .
A. 分子式为 C H O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使溴水褪色 9 6 3 C.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 2 种 D. 能发生加成反应,但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用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3molFe 在过量的纯氧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 9N A B. 52g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 A C. 标准状况下, 和 N 的混合气体的分子数目为 2N 2 A D. CO 溶液中 CO 2-和 HCO -的总数为 2 3 3 3 A 10.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是( ) 目的 操作 在 50mL 酸式滴定管中装入盐酸,调整初始读数 ① 取 mL盐酸 为 后,将剩余盐酸放入锥形瓶 ② 清洗碘升华实验所用试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蒸馏水清洗 将 Fe(NO ) 样品溶于稀 H SO 后,滴加 KSCN 溶 3 2 2 4 ③ 检验 Fe(NO ) 晶体是否已氧化变质 3 2 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将饱和的 KBr 溶液加入 AgCl 悬浊液中振荡,可 ④ 验证 AgBr 的溶解度小于 AgCl 观察到沉淀由白色变为浅黄色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碳酸二甲酯 [(CH O) CO] 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 “绿色 ”化工产品,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的工作原理如 3 2 图所示 (加入两极的物质均是常温常压下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为直流电源正极 B. H+由石墨 2 极通过质子交换膜向石墨 l极移动 C. 石墨 l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CH OH + CO -2e−= (CH O) CO + 2H + 3 3 2 D.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和阳极消耗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l∶1 12 .X 、Y 、Z、R 、W 是 5 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可组成离子化合物 Z Y 和共价化合物 2 精品文档 3 : . RY 、XW ;已知 Y 、R 同主族, Z、R 、W 同周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3 4 A. 原子半径: Z>R >W B.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H W >H R m n C. XW 分子中各原子均满足 8 电子结构 4 D. Y 、Z、R 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13.25 ℃时,体积均为 20 mL 、浓度均为 mol • L-1的两种酸 HX 、HY 分别与 mol • L-1的 NaOH 溶液 反应,所加 NaOH 溶液体积与反应后溶液的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点 c(X -)>b 点 c(Y -) B. HX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X+OH -=X -+H O 2 C. K (HY)的数量级约为 10 -3 D. pH=7 时,两种反应后的溶液中 c(Y -)>c(X -) a 二、选择题:本题共 8 小题,每小题 6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4~18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 求,第 19~21 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 6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14 .北京获得 2022 年冬奥会举办权,滑雪是冬奥会项目之一,雪面松紧程度的不同造成运动员下滑过程中 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也不同,假设滑雪运动员从半圆形场地的坡顶下滑到坡的最低点过程中速率不变, 则( ) A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加速度不变 B .运动员下滑的过程中受四个力作用 C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所受的合外力越来越大 D .运动员下滑过程中与雪面的动摩擦因数变小